分享

[歪评]中国历史上最会花样作死的十个人

 老鄧子 2022-06-29 发布于海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天咱们换个口味,和尚给诸位看官老爷扒一扒历史上最会花样作死的十个人。

排名仅为和尚的主观臆断,能博各位一笑就可以了。

图片

No.10    嬴荡

看过《芈月传》的观众老爷应该都知道这位大仙,嬴荡,秦武王,也就是秦始皇的老祖宗。据史书记载,嬴荡天生神力,所以从小就喜欢跟将士们玩拼力气的游戏,包括他封赏手下,也是看人家力气够不够大,力气大的就做大官,力气小的就做小官。

可好好的一国之君,不勤于治理国事,非要学人家玩举重,而且还非要举周王室的大鼎。最后,鼎没举起来,嬴荡自己把自己给砸死了。

享年23岁,还是虚岁。

图片

No.9    祢衡

关于祢衡同志的一生,可以用狂拽炫酷屌炸天来概括,裸奔什么的对祢衡同志来说根本就不叫事

给曹操打工时——

祢衡:曹操,老子他妈的就是瞧不起你,你要是牛逼你杀了我啊。

曹操:你牛逼,我不杀你。

给刘表打工时——

祢衡:刘表,你个大傻逼,有本事你杀了我啊!

刘表:哥忍了,哥不杀你。

给黄祖打工时——

祢衡:黄祖,我就骂你丫了怎么着吧,有种你杀了我啊。

黄祖:我他妈受不了你这鸟人了!

于是,祢衡卒,终年26岁。

图片

No.8    牛二

牛二同学,可怜到在《水浒传》里只有百余字来介绍,他深刻地诠释了“生的平凡,死的牛逼”的含义,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一生,是基本上没人鸟他的一生。但他在临死前,给后人留下了一句震耳聩聋的名言,被永远地记在了史册中。

牛二临死前是这么说的:“来呀,是好汉你就砍我一刀试试!”然后,他真的被杨志给砍死了。

图片

No.7    晋景公

晋景公,本名姬獳,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君主。这位爷在历史上除了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病入膏肓”的成语之外,还跟我们诠释了另一种不同的No zuo no die。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他生病,找了巫师进宫,巫师说:你这病挺严重呵,估计吃不到明年用新麦子做的饭了。

晋景公心想,尼玛这是在咒我挂掉啊,一边玩儿蛋去!

等巫师走后,晋景公赶紧满世界找医术高明的医生,终于治好了毛病,晋景公马上开始作了。

他派人把巫师抓进宫里,盛了一碗新麦饭给巫师看,你他妈不是说我吃不上了吗?老子这就吃给你看!为了吃下这满满一碗新麦饭,晋景公先跑去上了个厕所,为了排空大小二便。

然后,他掉坑里淹死了。。。。

图片

No.6    许攸

许攸同志本来有着一条光明似锦的仕途。

他和曹操是从小到大的玩伴,他出身名门,他在曹操灭袁绍中献计奇袭乌巢,被曹操誉为灭袁第一功臣。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许攸同志都不应该被曹军砍了脑袋,可是许攸同志本着不做死不舒服的觉悟,在曹操大军进驻邺城的时候,站在城楼上对曹操说:阿瞒,没有我,你进的了这座城吗?

换做今天,你去跟你老板说一句“狗子,没有老子你能有今天?”试试。

然后,这位许同志就干净利索地被另一位许同志剁了。

图片

No.5    刘荆

刘荆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的兄弟,提到这个仁兄,那是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而且能孜孜不倦地做。

刘秀死后,刘荆冒充大鸿胪给一个封建大王写信,请求造反。可惜那个大王不想造反,就把信给了皇帝看,皇帝念在兄弟一场,就放了刘荆一马。

自此之后,刘荆就天天问江湖术士:什么时候天下会发生巨变啊?术士吓到了,直接跟皇帝报告,但是皇帝依旧仁慈,只是再度把刘荆贬官。

后来刘荆到了封地,找到看相的问:都说我长的像先帝,我是不是可以举兵了?看相的同样吓鸟了,也直接告状了。皇帝知道后,还是没有治罪,只是把刘荆身边的跟班全部赶走了。

刘荆还没完,继续找巫师……可惜又被皇帝知道了,但他依然想放刘荆一条生路。

最后刘荆可能良心发现,觉得自己太作了,自杀了!

图片

No.4    杨彦洪

话说唐末黄巢之乱时,李克用帮助朱温退了敌兵。朱温就请李克用吃顿饭。结果这李克用酒喝多了,开始胡言乱语说汉人都是一帮废物。此时朱温和一个叫杨彦洪的酱油人物愤然而起,决定干掉李克用。这个杨彦洪献出一计:胡人逃跑会骑马,一会我们就专射那些骑马的人。

但李克用的部下都骁勇善战,最后护送李克用逃走。杨酱油一看,得赶紧告诉朱温啊,于是便骑着马去找朱温。

而在另一侧埋伏的朱温,看到一人策马奔腾,呼啸而过,熟练搭起弯弓,一箭穿心,骑马人应声而亡。

杨彦洪,卒。

图片

No.3    杨一笑

《笑林广记》记载狂人杨一笑:

者狂人杨一笑,其碑志曰:“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不用和尚解释了吧。

图片

No.2    华元

这位老兄,和前面的晋景公一样,除了把自己做死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朽的成语:各自为政。

故事是这样的:华元是宋国名将,当时郑国和宋国打仗,华元为了鼓舞士气,便下令宰杀牛羊,犒劳将士们。不知道是华元粗心还是故意,他把车夫羊斟忘了,结果这位羊斟连一口羊肉汤都没喝上,他认为大元帅这是故意不给面子。

结果到了两军战斗一打响,车夫羊斟就开始发挥自己的天赋了,他不听将令,赶着马车到处乱跑,哪里敌人多就到哪里去,直接把自家主帅的战车开到了郑军的阵地上去了,华元惊惶失措,问:“你这厮这是做什么?”

车夫羊斟得意洋洋说道:“昨天分羊肉,你说了算;今天开车,老子说了算!”——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这句话就演变成了“各自为政”。

于是宋军主帅开战就被擒了,宋军大败。

图片

No.1    朱高煦

如果说历史上还有其他做死的人,能够和前面9位有的一比的话,那么排名第一这位大爷,在做死界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几千年来,这位爷就把花样作死发挥到了极致和巅峰,相信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有两个儿子。长子朱高炽,体弱多病;次子朱高煦,武勇过人。虽然朱棣很宠爱二儿子朱高煦,但此人太过骄纵蛮横。朱棣权衡之下,还是立了心地仁厚的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

汉王的封地原在云南,但他嫌那地方偏僻,不肯去。朱棣没办法,把他的封地改到青州,朱高煦又嫌穷。最后朱棣没辙了,问他到底想去哪儿,朱高煦说自己哪儿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着。而且朱高煦软磨硬泡,把朱棣的亲军“天策卫”要来当自己的护卫。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当初就被封为“天策上将”。朱高煦每次出门,都要得意地跟别人炫耀:“哎,你看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啊?”

人人都知道,唐太宗是干掉自己的父兄才当上皇帝的,现在你爹还活着,你自比唐太宗是几个意思?这不是作死是什么?!就算朱棣再宠爱这个儿子,也忍不下去。朱棣北伐后回到南京,听闻朱高煦的所作所为,勃然大怒,差点废掉他的王位。还是太子朱高炽不计前嫌为弟弟求情,才改封到山东乐安。

可即便这样,朱高煦还是坚持不懈的把作死风格发扬光大。

几年后,朱棣驾崩,朱高炽顺位当上明仁宗。可朱高炽也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当时太子朱瞻基人在南京,而皇帝即位在北京。朱高煦打好算盘,自己的封地乐安正好在南京通往北京的路上,只要派兵干掉北上奔丧的朱瞻基,自己就可以趁乱进京登基。

朱高煦布好埋伏。左等,朱瞻基没来。右等,朱瞻基没来。再等,从京城传来消息,朱瞻基已经正式即位,年号宣德。

朱高煦当时就崩溃了。也不知道这傻逼的情报工作是怎么做的,人家早绕路去了北京,就你跟傻老帽似的蹲在路边一直等等等等等。

最窝心的还不是当不成皇帝这件事本身。而是这几十年来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知道汉王朱高煦做梦都想当皇帝,就是当不上;天天招兵买马想造反,就是造不成;变成了天下头号笑料。

朱高煦一跺脚,继续推进他的作死之路:那就真反了吧!

结果这才刚宣布造反,宣德皇帝朱瞻基就亲自带兵杀到乐安城下,朱高煦第二天就乖乖出来投降。这尼玛哪里是造反啊,朱高煦你丫的人生简直是个闹剧啊。谋反是必须杀全家的大罪,可朱瞻基跟他爹一样心软,也不想刚登基就大开杀戒。

于是他把朱高煦软禁起来。身为一个叛国的王爷,不砍头、不发配边疆、不进天牢,这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吧。问题是,朱高煦的人生座右铭是:No zuo no die。

有一次,朱瞻基想起这个造反的叔叔,下朝后就去看望他。你们知道朱高煦干了什么?他冲着朱瞻基来了一记扫堂腿,把侄子皇帝给绊了个跟头。朱瞻基脾气再好,也没法忍受了。但他还是不想下狠手,只是吩咐侍卫搬一口铜缸,把朱高煦扣在里面。

要是朱高煦老老实实待在缸里,等皇上气消了可能还可以留一条命。可朱高煦是谁?是No zuo no die教派的忠实教徒啊,还是原教旨主义骨干。他顶起这口三百来斤重的大铜缸,COS钢铁侠的模样,摇摇晃晃地冲向朱瞻基。

这尼玛要再不死就枉称作死派了。果然,朱瞻基直接下令侍卫在缸下堆满柴草木炭,活活把朱高煦给串烧了。

一代作神,最后也算死得其所,没辱没教派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