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义老爹

 hab图书馆 2022-06-29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杜长胜是江苏省睢宁县梁集村村民。2010年,年过七旬的他本该安享晚年了,可天有不测风云,他的大儿子因为交通事故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多么痛苦!然而对杜长胜来说,他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难题。原来杜长胜的大儿子生前借款建了一家面粉加工厂,如今人走了,留下了高达330万元的债务。正当杜长胜发愁,不知怎么办的时候,不幸又降临了,几个月之后,他的大儿媳同样因为车祸去世了。这下子,巨额的债务就完完全全压在了杜长胜老人身上。

这么多的外债,就是搁在一般的年轻人身上,也会承担不起,心生绝望,更何况搁在一个古稀老人的身上呢?然而,杜长胜却没有犹豫,而是毅然决然地挑起了替子还债的重担。他对所有的债务人承诺:“请大家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哪怕是倾家荡产,我也要把儿子的欠债还了!”

一听说杜长胜要还债,就有亲朋好友忙不迭地劝他:“钱是你儿子借下的,又不是你借下的,你儿子和儿媳都不在了,你一个老头子还认什么账啊!再说了,你都70多岁的人了,啥也干不成了,你咋去替儿子、儿媳还债啊!其实,你拖一拖就过去了,还会有哪些债主去为难你这样一个古稀老人呢?即便是债主起诉到了法院,法院也拿你没办法。”也有人说:“现在借钱跑路的人多了,人死账烂,还什么啊?”

好心人的规劝并没有动摇杜长胜替子还债的决心,他说:“凡是愿意借钱给儿子的,都是和儿子关系不错的人,他们都是我们家的恩人。况且,他们的钱也是用血汗换来的,咱怎么能够做出昧良心的事情,把人家坑了呢?人活这一辈子,钱算什么东西?重要的是出来进去都能把腰板挺直,堂堂正正地做人。虽然我儿子不在了,但我这当老爹的还活着,还能动,我怎么能够让儿子留下骂名呢?更不能让我的孙子在长大以后,因为还不起钱而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因此,我再苦再累,吃糠咽菜,砸锅卖铁,也要将儿子的欠债还掉。”

为了落实清楚所有债务,也便于逐一还债,杜长胜给债主们打电话,也请他们相互转告,让他们拿着借条来,重新立一份跟他的借条。但也有没打借条的,有一户债权人借给大儿媳妇1万元钱,杜长胜也只是听儿媳妇随口说过一句,但他二话没说当场认账。还有一户因为卖变压器而产生12万元债务,他也认了。杜长胜说:“当时人家借钱的时候信任你,连借条都没让你打,现在更得诚信地还给人家。”

杜长胜先是卖掉儿子留下的面粉厂,加上儿子、儿媳的事故赔偿金,把债还了一大部分。后来又卖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房子,他和老伴还有孙子一起搬进村子里废弃的板房里居住。屋里就一张床,一张破沙发,一个茶几,一个柜子。为了省钱,他们顿顿吃的都是煎饼、盐豆,几个月都吃不上一口肉。冬天就靠一件破棉服扛着。对这种苦日子,杜长胜不后悔。他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家没了不要紧,良心不能丢。”

除了一分钱一分钱地省,杜长胜还一天一天地起早贪黑去打工,赚辛苦钱。但凡攒够了一定数额的钱,就赶忙去还一笔钱。就这样,经过5年的努力,杜长胜终于替儿子还清了债务。

但是,杜长胜心里还是惦念着一块,那就是这么大一笔钱,还有20多万元的利息。他觉得,别人的钱不能白借,还应该把利息还上。于是,他又攒了几年钱,开始挨家挨户地还利息。可是当他去还利息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要利息。债主们说:“人死账没烂,就凭老人的这份信义,利息钱我是万万不能要的。”杜长胜交代孙子说:“可惜我真的老了,干不动了,等你长大了再报答这些好人吧。”

杜长胜替子还债的举动令人感动,他的事迹被广泛宣传后,引起广泛社会反响。大家誉他为“信义老爹”。杜长胜当选为“中国好人”“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后,各级文明办先后为杜长胜送来了17万元困难补助金,未料,杜长胜竟然不肯要这笔钱,他说:“还有人比我更困难,这笔钱给他们吧!”后来,他拗不过收下了这笔钱,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梁集镇政府,要求捐给贫困学生。镇政府考虑到杜长胜生活实在困难,没有接受这笔捐款,杜长胜冒着酷暑先后跑来五六趟,坚持要捐款。不得已,镇政府收下了2万元钱。给学生发放助学金那天,杜长胜久久望着孩子们的笑脸,深情地说:“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吃点苦无所谓,这些孩子更需要帮助。”

20211月,杜长胜信比天大、爱比天高的优秀事迹被拍成电影《子债父偿》。20211018日,杜长胜因病去世,享年83岁。遗体告别仪式上,许多人自发从各地赶来,只为再送这位“信义老爹”一程。网友们说:“人虽去,信义永存!”(发于《做人与处世》2022年第9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