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是档案记录,还以为土八路发明的“土坦克”只会出现在神剧里|武器

 Loading69 2022-06-29 发布于四川

豪华版“土坦克”长什么样?

在今天一些还不算太神的抗战剧中,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古怪的兵器——

据说这种用棉被罩在八仙桌上制成的巨型防御 武器 刀枪不入,是八路军攻打日军据点的看家装备。

从“土坦克”出现在荧屏上,几乎一直有人质疑它的真实性。理由也是符合逻辑的:日军三八式步枪有效射程内击穿胸墙的厚度可以达到0.99米,也就是说一米厚的土墙才能挡住敌人的子弹,靠一床棉被能挡得住?

这一点我是支持的。二战中军队的火力已经达到了相当强悍的地步,记得在采访一位解放战争中当团长的老兵时,听他讲起淮海战役某次战斗,因为冲击通道被封死,他临时调了重机枪来连续射击,硬生生在敌据点的墙上掏开了一个洞,突击队便从这个洞冲了进去。

等细看历史,才知道“土坦克”的使用确有先例。

1932年7月,张甲洲率领巴彦反日游击队攻克巴彦县城,开抗战中收复县城之先河。打巴彦城门明覆门的时候,就用了“土坦克”。这个东西,从构造上是八仙桌上覆盖棉被,和影视中接近,但具体结构更复杂。

根据当事人回忆,是在八仙桌上覆盖了四层浸水的棉被,棉被之间则是泥土,这样才挡住了敌军的子弹,掩护爆破手炸开城门。

从原理上来说,土坦克能够挡子弹,依靠的是两个机理——浸水的棉花纤维缠绕弹丸,降低其动能;而不同介质多层防护分散冲击波并使子弹容易发生翻滚,破坏其穿透力。

不过,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使用,土坦克绝非百战百胜。

首先,对方不能有炮,哪怕是掷弹筒都是土坦克的克星;其次,道路要比较平坦,不然土坦克会翻车;最后,得有几个大力士操纵,不然弄不动这个笨家伙。

尽管有着种种缺陷,但在战史中南到红军北到八路,确有多处使用土坦克的记录,甚至关东的胡子也用过,说明土坦克源远流长。

在反映清王朝的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清王朝那种避雷针式的棉甲,看起来远不如明光铠一类的铁甲精神,让人怀疑这是一种仪仗用品。实际上,棉甲是传统铠甲最后的一种模式,确切地说是火器出现后较受青睐的护甲,防护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个道理和土坦克异曲同工,不过,这只是滑膛枪时代的情况,等步枪有了膛线,无论尖头弹还是圆头弹,都可以轻易破开棉甲了,传统的铠甲就此走进历史。这也是土坦克为何要弄好几层棉被的原因。

不过,如果看看下面这张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某兵工厂的生产清单,我们也许会对土坦克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当然了,这批东北军区军工部驻哈尔滨办事处组织36棚铁道工厂生产的土坦克,大概要算土坦克的豪华版了,可能也是这种兵器发展的最高阶段。

需要兵工厂生产的土坦克,当然不会是用棉被八仙桌作原料了,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铁甲喷火、流线型的轮式战车,只不过要靠人力来开动。

刘正栋,1920年生,江苏无锡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6月到延安陕北公学和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8月到茶坊兵工厂工作。抗战胜利后自愿报名前往东北,1947年2月奉总军工部部长韩振纪的命令到哈尔滨组织军工生产,任军工部驻哈尔滨办事处技术室主任兼哈尔滨实验工厂厂长。

他和战友经过反复努力,设计制造了宣传炮弹、60迫击炮等一系列实用而且可以批量生产的武器。不过,他自己也在武器试验中因引信问题导致左手被炸致残。伤愈后,刘正栋依然活跃在兵工战线,后来成为八机部的主要领导人。

1947年7月,东北民主联军夏季攻势开始后,向军工部门提出,前线需要一种既能够压制敌军火力,又能够接近敌人碉堡炮楼的活动装备,即类似坦克一样的武器,给的设计时间……是三天。

三天设计一种坦克?!

当然不是。首先我们知道当时还不具备生产坦克的能力,另外三天只是要那个方案出来,并不是详细的设计。

那也很紧张了。不过最后刘正栋还是给设计出来了,这就是“哈尔滨式土坦克”

根据记载,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武器。哈尔滨式土坦克拥有四个车轮,宽1米,长1.7米,前后有射击孔,带有13mm厚的钢板装甲,采用焊接技术,外壳呈流线形,能乘坐1人,安装1挺机枪,使用人力推行,可前进、后退、左右转弯,共生产出18辆送往前线,在秋季攻势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刘正栋在《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的军工生产》中曾详细描述了这种土坦克的设计情况——

“我设计了一种'土坦克’,外型类似一个大的甲壳虫,外有防护装甲,内能容纳一个士兵携带一挺轻机枪,用人力可向前后左右推动。在接近敌人暗调地堡时,可向敌人射击,掩护爆破手炸毁敌堡。第一辆'土坦克’是在36棚铁路工厂制造的。”
“所需装甲全部用锅炉钢板,焊接加工全在各厂进行,车轮用挂橡胶的铁轮。”

土坦克样车完工时,东野司令员林彪还专门来观看了它的射击试验,工作人员把射击后的钢板拿给他看,证明在20米内射击时步枪无法击穿土坦克。于是,林彪下令一个月之内造第一批土坦克出来到前线使用。

这批堪称豪华版的土坦克在当年的夏季攻势、冬季攻势中使用得非常出色,战士在作战中还在这种土坦克上面覆盖湿棉被以增强其防御能力——这也算是维护了土坦克的传统形象吧。

问题是,这么好用的武器,为什么只造了18辆就不继续造了?

原因令人啼笑皆非——原来是坦克用的轮子找不到。刘正栋带人搜遍了哈尔滨,这种挂橡胶铁轮也只找到能装备18辆坦克的,再多一辆也不可能,只好就造了这么一批。

忽然想到,这玩意儿要是留到后代可不得了,这是典型的限量版和收藏版嘛。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