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洋人物▏崔军红教授:智慧海洋,通信先行

 新用户0118F7lQ 2022-06-29 发布于湖北

2019年10月17日,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海博会首次落户深圳,开启了中国海洋第一展的新纪元。当前,深圳正在积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凝聚“双区驱动”强大动力,建成社会主义的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世界沿海国家搭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共享的平台,也是深圳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一个起点

图片

在海博会的12场论坛上,来自海洋领域的著名学者、企业家深入研讨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技术前沿和热点问题,其中提到,着重加快海洋信息技术的建设,整合海洋大数据。如今,大数据已成为新时代的产业助推器,各行各业与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融合创新、协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在本届“蓝色机遇,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智慧海洋科技董事长、水下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专家崔军红出席了智慧海洋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并做了精彩演讲。

在论坛上,崔军红首次提出“智慧海洋,通信先行”的发展思路,她指出,海洋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力,而搭建海洋数据体系架构建设,其第一步离不开水声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图片

整合海洋大数据,水声通信技术是关键。“智慧海洋大数据”是智慧海洋的神经中枢,要实现对各种资源的集约利用、各种海洋数据资料的交互融合和智慧挖掘,而水声通信作为目前水下最合适的无线通信方式,在整合海洋大数据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的作用。打造水下移动平台自组织(Ad Hoc) 网络,还可集成海洋感知、智能控制、数据分析、数据融合与可视化等技术,与水上通信构成“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

演讲中崔军红表示,目前陆上与空中的有线及无线通信已经很成熟,但是水下无线通信仍处于研究与试用阶段,尽管在水下可以使用电缆、光缆等有线方式进行通信,但是这些方式中节点无法移动,适用对象极其有限。声波是唯一一种能在水介质中进行长距离传输的能量形式由于受到海洋环境、传播介质等物理局限性,给技术实现带来很大的挑战,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大难题。

在论坛上,主持人这样描述崔军红作为水声通信技术领域的学者,撑起了半边天。她曾创立康涅狄格大学水下传感网络实验室,于2016年任吉林大学智慧海洋研究中心主任。她潜心钻研水下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十八年,从美国回到中国,从学术踏入企业,实现了一个“转身”两个“跨界”,带领其团队在原有水声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研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基于水声通信技术的网络系统,并提出了“云-洋计算”的新理念,把智能放在前端,提高算法复杂度和通信的性能,做到“云-洋融合”的新理念,旨在解决水声通信与网络这一世界难题,为打造智慧海洋的信息互通做了有力支撑打开了国内水声通信技术的新局面。

图片

水下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是智慧海洋大数据的先行者,也是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其广泛应用将推动深圳市乃至我国在海洋国防、海工装备、海洋科学观测、海洋监测与预警等领域的发展,也将带动水下机器人、潜水消费、海洋渔业等行业的产业升级。

图片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智慧海洋产业的发展。水下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是趋势,是海洋信息化的深度发展,是构建海洋新兴网络的重要技术支撑。

智慧海洋,通信先行!“通信+计算”技术是核心、是基础、是灵魂,它为构建海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和理论研究基础,以适应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进而打造我国的“海洋强国”梦。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