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去的关帝庙 紫阳储德昂

 zsw77792 2022-06-29 发布于陕西

五郎坪关帝庙位于今汉王镇五郎坪小学宿办楼楼基处。原庙建于何朝何代,暂无从考证,占地面积约500平米,庙门朝南,庙西曾建有高大的戏楼一座。早年,这一带老百姓生活同当时全国各地一样,处于水深火热,却大多把解脱痛苦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上,所以这庙里一直香火旺盛,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每逢庙会,大戏登台,香烟缭绕,锣鼓震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相传,正殿神像前正处于龙山的龙口里。

这关帝庙原是一幢颇具斗拱飞檐,造型风格颇具寺庙特点的三合面院落土木结构庙屋。民国后期,虽然这里的主庙屋正殿还是香火不断,但庙屋厢房已成为当地国民政府五马乡公所乡干部及五郎铺保保干部常常处理政务与议事的地方。因为既属神鬼宗教重地又属国民政府乡保办公议事之地,所以,许许多多政治黑幕在这里升起谢下,许许多多罪恶勾当在这里酝酿,许许多多滑稽荒唐的悲惨闹剧在这里上演,许许多多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在这里开场,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传说、骇人听闻的故事在这里诞生,许许多多的鸿门宴在这里开设,时时危机重重,处处杀气腾腾。

1912年春的一天,安康岚河口人谢帅臣仰慕汉中革命军首领张宝麟,率200余人赴汉中投张,途经这里时,遭民团围歼,张闻讯,急报省府,省府军部指使血洗五郎坪。时任陕西省都督府军政司次长陈树发,主动要求回陕南处理,获准,遂以标统兼招讨使名义率一营兵力赴陕南。先在石泉、汉阴杀掉哥老会骨干分子30余人,于1912年3月3日来此,在庙里升堂审案,处决了制造“五郎坪事件”的首恶分子陈振武、陈树浩、杨旺等4人。陈树发在告老还乡后遭“五郎坪事件”余孽报复杀害全家。由此,在汉王城一带流传着一首孝歌:“五郎铺杀人,马营铺背名。张仲仁告状,谢帅臣丢人。陈统领回来救百姓,满共只杀了四个人,不晓得这是仇来还是恩,他落得个斩草除了根,如今世事说不清!”

1930年,时任汉阴县地方武装头子沈寿柏(绰号狗大王)部营长的胡宝安(胡宝玉,紫阳县鸡叫河人),有了鳌头山为据点后,便回老家接来妻子到部队。可当他于1931年春只身一人回到老家鸡叫河时,才得知自己情深意笃的妻子早已被人强行卖到了这五郎坪。于是,胡马不停蹄的赶来五郎坪,找当地国民政府五马乡乡约(主管当地邮政事务)郭威成(买婚中人)和五马乡乡长杨德安要回自己的妻子,杨、郭在这关帝庙内召见了胡。郭的回答是:“妻子是要不回去了,已被卖作别人妻了,付你三十块银元补偿。”胡答曰:“30块银元还不够我营部抽纸烟。”郭只知胡曾在沈部当过马弁,未知其已升为营长。于是愤愤以掌击桌咆哮训斥说:“不知好歹的东西,你的营部在哪里!”胡自知此时身单力薄,无法与之抗衡,便悄悄离开了。是日深夜五更之时,胡腰挎手枪领着四个扛长枪的士兵到达庙里时,那些还在麻将桌前赌钱的乡丁、保丁、保队副们才如梦初醒,面对荷枪实弹的胡等五人,连大气都不敢出,眼睁睁看着杨、郭二人被绑了肉票抓起来带走,连夜快步押回鳌头山寨后,便回答说:“杨乡长!郭乡约!我的营部在这里,你们看好了!我妻子要不回来了,明早我送你们二人上西天!”然后将杨、郭分别派人看押。因看守杨的是两名紫阳县瓦房店籍的欲逃士兵,杨说服贿赂买通其弃枪同逃,逃回后,性格善良诚信的杨,便与这两名士兵结为刎颈之交,留其在家中与自己同食同宿地玩了一个多月,重赏之后亲自送回其老家瓦房店。没有跑掉的郭则没有那么庆幸,据杨带回的信息说,送足够的钱可以赎命回来。于是,家中凑足了钱,由郭氏族人代表送钱去营救时,途中暗地私分了钱后,返回谎称钱已送达,过几天对方才肯放人回来。胡见郭家久久不送钱来赎人,便撕票,将郭捆在一桩上,胡亲手从其头顶向下剥皮活活剥死后,尸体扔下寨墙。

1943年,庙内香火处于旺季的一天,来了两位提着一坛酒的陌生酒疯子香客,在神像前两人为抢先上前烧香磕头,而发生了争吵,气急之下,一人动手将另一人所提的这坛酒提起重重摔下,将装着酒的瓦坛摔碎,酒水全部流出渗入地下,两人且闹且走,出庙门而去。第二天晚就发现这一带方圆十几里的人家,犬不吠,鸡不鸣。再看正殿木质神像脸色乌黑并且脸皮开了裂,人们都说是那两个酒疯子趁敬神之际演出的一场打架闹剧,把酒壶打烂,将酒中预先掺入的自己先人的骨灰随酒渗入这块龙脉宝地,骨灰附入龙气,即将转变为龙身,才出现这样的人间征兆。从此以后,朝庙香客也渐渐稀少而终被冷落。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周边乡邻们得知后,人心惶惶。后将其报告给民国紫阳县政府,因害怕这一带有人因祖坟葬入龙山而发达,出现新的人王地主,会推翻腐朽的民国政府统治。于是,为安定民心和保护神庙,县政府派遣县保安队长陈宪章带人亲自前来将神像下及周围的泥土挖地三尺,将泥土运出去倒入河水中冲走,还有人神乎其神的编造说,当时挖出的泥土里已有鲜红血丝了,意思是快变为真龙了。自此,这里及其周边一带又恢复了宁静,神像脸上的裂缝愈合了,面色也光泽红润起来了,香火渐渐重新旺盛了。

据民国遗老讲,国民党县党部每次派专员前来五马乡发展党员,都是乘坐滑竿(一种简易的轿子)来到这庙里后,就不再前往汉王城五马乡公所去了。而是直接由乡保干部到这来陪着酣战一通宵麻将,在第二天进早宴时,由乡保干部报上一些人名登记后,便是此次纳新的国民党员名单,就坐上滑竿回县党部交差了。导致上世纪60年代后期爆发的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有些什么坏事都没干的人,却糊里糊涂被组织查出是国民党员而遭到严厉的政治清算。

建国初的百废待兴之际,新政府领导牵头,兴办教育,移出神像,整修改制庙房,办起了完全小学,属紫阳县境内较早的村级完全小学。20世纪70年代拆去大部分庙房建筑,重建土木结构校舍,只留前殿一间庙屋用作学校伙房。为了记住历史,老师们还在原庙正殿东南角处栽下一棵梭罗树。很多上世纪50年代的名牌大学毕业生都曾在这里任过教。1998年,拆去所有土木结构校舍及庙屋,又一次新建起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到2008年,在遗址上建起了现代化的宿办楼。校门由原来的坐坡朝河改为朝向北边的公路。至此,名震遐迩的古关帝庙,已废墟无存,而变成了一所标准化的完全小学校。设备先进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管理模式先进,教学水平前卫,是汉王镇的窗口学校和紫阳县的亮点学校。

这山这水这庙宇这学校这一草一木,也都曾留下我青少年时游玩的美好记忆。1973至1974两年,我在汉城中学上高中,每逢夏天的周末回家往返路过这校门前河潭边时,面对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潭水,总是禁不住停下脚步,放下书包,脱光衣裤,跳入潭中来个天然温水浴,无拘无束的快乐一番。潭中央立着一个尖顶朝上的鹅蛋形的巨石,石上有一间小小的龙王庙屋。据传说,清朝年间,上游廖家河有个老油坊,油榨经过人工年常日久的榨油,接收人体元气,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傍晚,猛涨的洪水淹进油坊,油榨(一种人工榨油的大型木制机械)突然幻化成了孽龙,在雨雾笼罩下,吼声大作,冲开油坊的屋门,乘着暴涨的洪水漂游而下,游至此处,一个炸雷,从山上滚下这鹅蛋形的巨石,不偏不倚,正巧将变成孽龙的油榨死死砸在了这潭底,顷刻,云消雾散,风停雨住,洪水退去,避免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于是,人们认为这是神灵显应,民间自发集资在对面修起了这关帝庙。说来也怪,我下潭洗澡,沿石潜入水底,还能抓出一些腐木丝,当地人解释说,这是那变成孽龙的油榨朽了的肉丝。今天,随着迁移式扶贫工作的结束,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很多村级小学校因生源枯竭而相继撤销。然而,五郎坪村属汉王镇内川道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有廖家河和安家河在学校操场边交汇,又地处紫汉(紫阳至汉王镇)和紫安(紫阳至安康)公路沿线,适于就地发家致富,能留住人口不愿外迁,不但保证了学校生源,而且,近年还加办了幼儿园。沧桑关帝古庙已去,完全小学却越来越兴盛。在本地基层政府的指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这所闻名遐迩的标准化完全小学,光芒四射,名声大振,已成为这一带培养人才的起步车。除服务于本村全体少年儿童求学外,还聚集着周边双安镇与汉滨区牛蹄镇的部分少年儿童就近在这里起步成才。学校操场对面的鹅蛋形巨石作为景观保留了下来,已被视为学校的文峰。至此,这块风水宝地威灵大显了,活龙口真的活了,高大的梭罗树旁,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环护之中,辉煌的教学楼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派温馨祥和,风华正茂的景象。呈现着一派欢声笑语,书声琅琅,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气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