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因为社会方面的原因而厌学,家长该怎么办?

 荣新奇心理堂 2022-06-29 发布于湖南

家长好,这一期我们谈谈“因为社会原因而导致孩子厌学,家长该怎么办?”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社会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网吧游戏、手机媒体的信息、网络媒体的信息、各种书籍杂志和影视剧,以及许多明星人物等等,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纳成为社会的原因,而这些社会原因确实是可以导致孩子厌学,甚至是突然之间爆发出一种厌学的想法和行为状态。

那么,我们家长该怎么办?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倾听孩子讲三观,先当好听众。

孩子在学校里接受正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和培养,一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业上面,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以及做人做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当孩子逐渐地长大以后,他会接触到一些社会的媒体、书籍、杂志,甚至电视剧情、人物……方方面面的很多信息,而这些社会层面上带来的信息,对照他们在学校里学的或者老师教授的知识来讲,在某些方面,事实上是存在冲突的。

社会层面上的一些信息相当丰富,也很复杂,孩子可能因为某个原因就被社会上的这些因素所吸引,甚至可能会颠覆他以前在学校里建立起来的三观。这个时候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厌学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家长此时此刻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倾听孩子讲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先当好听众,让孩子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价值观的看法全部讲完了以后,我们家长也许才明白孩子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层面、处于什么样的原因,才导致现在厌学的。

第二,要善意地提问,引导孩子自我分析、找答案。

在倾听孩子讲完自己的人生三观后,我们家长应该要有一个主要的问题方向,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来自我分析——自己这样做,不读书,不想读书,结果可能会是什么?

也就是说,面对孩子的三观,我们要用开放式的,或者是闭环式的,或者是开放式和闭环式两种形式交替的方式向进行提问,引导孩子分析“你如此不读书,不想读书,然后会怎么样,然后又会怎么样,最后又会怎么样……”。让孩子自我分析,然后就会找到一个答案。

事实上,孩子自己找到答案,比我们家长强硬地、直接地指出孩子的一些问题或者逼他该怎么做,更加有效。因为孩子在认知层面上已经有了自我的答案,那么在行为上就会出现一些正向的行为。也就是说,家长不是去批评孩子不读书、不想读书,而是向孩子提问“怎么样可以使自己不读书也能健康地成长”等等,用这种善意的提问的方法,引导孩子去找寻找答案。

第三,要分清主次和抓关键,讲故事而指点迷津。

通过孩子讲三观、讲原因,然后我们家长就知道了哪些是主要的原因,哪些是次要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面,我们家长就可以以一种讲故事的方法来指点迷津。

也就是说,找到孩子的厌学的原因以后,家长可以讲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或者是其他人的故事,让孩子从中解惑,从中明白不读书、厌学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从而引导孩子努力地读书,发奋地读书,让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较好的纠正,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第四,顺势而为,寻找替代的行为。

孩子因为上网、玩手机、看书看杂志,或者是因为某个影视剧情,又或者是因为社会上的一些朋友和同学的影响,而对学习产生厌恶,甚至是不想读书了。

这时候,我们要“顺势而为”。“顺势”不是说“不想读了就不读了”,恰恰是我们要找哪些内容、哪些因素、哪些知识面可以吸引到孩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去寻找一个替代品——比如说,孩子喜欢上网,我们可以跟孩子讲“上网是可以的,并没有绝对的错误,网上也有网课,也许比学校里的老师讲得更好听、讲得不死板、不枯燥无味、更有激情。”让孩子试试网课,这样也许能纠正孩子不想读书的想法。

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网上找那些特别会讲课、讲得好的网课,来替代孩子在学校里上课的行为;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多读一些励志的书,多读一些学习方法的书,特别是那些会读书、读好书的孩子写的一些经验。这些方法也会引导孩子走上一条爱读书、喜欢读书的道路。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先顺着孩子的意愿而找到他(她)喜欢的模式,用相同的模式引导孩子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这就是行为替代。

第五,耐心的陪伴,养成良好的习惯。

面对孩子自己不想读书、不愿意读书了,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陪伴他。

在前面提到的讲三观、提问、分析自己的行为、指点迷津,然后找到一个替代品的基础上,我们家长主要能做的是陪伴孩子,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听之任之”,不能像过去一样“有了问题只是指出来,而不是去培养孩子、陪伴孩子”,现在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

也就是说,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家长们会发现和纠正孩子的认知,纠正错误的行为,从而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爱学习、好好学习、学出好成绩来的习惯,才能解决孩子今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厌学。


总之,要先了解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后帮助孩子分析厌学的想法的来源和行为的形成,还要抓住重点,以讲故事的方法指点迷津,指点未来;同时,最重要的是耐心地陪伴孩子,耐心指导,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