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单人生》: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不是动物!

 揉揉人人 2022-06-29 发布于江苏

好久好久之前了,我看了一本书,《清单人生》,看完只觉得这是一个固执到有点可爱的老太太。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非常不起眼:老太太认真地纠正别人的行为——喝可乐不倒进杯子里,而是直接用易拉罐。

至于为什么,老太太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我们不是动物。

看完以后女朋友感觉自己还有几分很像这个老太太,因为她的想法里就有很多“人就应该如何做”的东西,好像也没什么原因,就是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

当时我也没放在心上,直到前天发生了一次争执,让我对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

《清单人生》的原文

原谅我必须放出小说的原文,因为太精彩了。

遗憾的是我记不清到底出现了多少次类似的情节,搜索“不是动物”得到三处,分享给大家,我保证这绝对不是全部。

------

叉子、刀子、勺子。

就得按照这个顺序来。

布里特-玛丽当然不是那种喜欢说三道四的人,

而且她的性格跟“说三道四”差得很远。

可是,无论哪个有教养的文明人,恐怕都不会打乱正确的顺序,随心所欲地排列餐具抽屉里的刀叉吧?我们毕竟不是动物,对不对?

那是一月份的某个周一,她坐在劳动就业办公室的桌子前,这儿当然看不到什么餐具,可是她脑子里还在想着那些刀子叉子,因为刀叉代表了最近的乱象:它们的排列原本应该遵循既定的规则,正如日子需要一成不变地照旧过下去那样,只有正常的生活才是体面像样的生活。在正常的生活里,你得收拾厨房,打扫阳台,照顾孩子,辛苦得很——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在正常的生活里,你当然不会跑到劳动就业办公室里坐着。

(这是小说最开始的时候,老太太找工作的故事就开始了)

------

布里特-玛丽还在每个孩子眼前放了一只玻璃杯。其中一个孩子——布里特-玛丽肯定不会说他“超重”,但他显然喝了很多别人的饮料——快活地告诉她,他“宁愿直接对着易拉罐喝”。

“绝对不行,在这儿都得用杯子喝。”没等他说完,布里特-玛丽就斩钉截铁地打断道。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不是动物。”

小男孩看看他的柠檬汽水罐,琢磨了一下布里特-玛丽的话,又问:

“除了人类,还有什么动物会用易拉罐喝饮料?”

(我不管我不管,反正没有人能在我面前用易拉罐喝饮料)

------

萨米拿叉子指着奥马尔。

“我都告诉你多少遍了,奥马尔?别把胳膊肘放在该死的桌子上!”

奥马尔翻翻白眼儿,撤走了胳膊肘。

“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把胳膊肘放在桌子上,放不放有什么不一样吗?”

布里特-玛丽紧紧盯着他。

“当然不一样,奥马尔,因为我们不是动物。”她解释道。

萨米欣赏地看着布里特-玛丽。奥马尔迷惑地看着他们两个。

“动物没有胳膊肘。”他反驳道。

“吃你奶奶的饭吧。”萨米说。

(两个清楚怎么当人的人惺惺相惜)

------

人确实要有些不容置疑的东西

前天发生的事是,女朋友想去很高端的实验室跟着别人干一干,我认为会耽误学业耽误毕业耽误找工作,太累不值得——我说了很多。

她只用了一句话:“我们干这个的,就得接触一下最前沿的科技,我喜欢这个,不然不就白读了吗?”

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像被掐住了喉咙,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并没有从“就得”、“喜欢”、“白读”这种看起来就漏洞很大的词进行反驳,我当时一瞬间在想的是——这姑娘铁了心了,听不进去话……

可回过神来,我感觉是我太自以为是了,以所谓“过来人”的身份,评价什么是“应该”什么是“值得”,难道一个人不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吗?

我写过很多次,人是有一系列观念的起点的,认知也好三观也罢,都是从这些起点建立起来的,这就像是地基之于大厦。

这些起点,这些地基,是否牢固是否可靠,取决于个人对其的信仰有多深,信仰又时时刻刻最受到现实的冲击。

难道我就没有一些“固执”到不可置疑的起点吗?

当然有!

我就认为:人就应该变得更好!而什么是更好,我心里有一些固定的答案。

可去纠结原因,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人就应该变得更好,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读书学习就会变得更好……

可我就是这么觉得!谁都不能和我多哔哔,质疑这一点的我只认为此人没救了。

我觉得人应该变得更好,和女朋友就是想去实验室,和老太太觉得人就是要用杯子,有本质区别吗?

没有!

人确实要有些不容置疑的东西,用来支撑自己毫不犹豫地前进!

犹豫的折磨

我深深感受到,对三观起点信仰越深的人,活起来越不费劲。

有些朋友,纠结于人生的意义,甚至到了厌世弃世的程度,更有严重的会抑郁症会自我了结。

而对起点信仰越深的人,认知的地基就越牢固,他们会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可供前进,他们也对自己应该干什么坚信不疑,更是相信美好的未来。

他们不需要犹豫,他们知道自己就应该这样做!

哪怕这不是最优解,但永远远远好于在原地纠结的人,永远痛苦而没有结果没有出路。

多年以来的风气是,说自己多愁善感郁郁寡欢的人,好像就比说自己天生乐观积极向上的人高级很多,我非常想打破这个现状。

现在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天生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根本没空说自己天生乐观积极向上,他们自有自己的路要走,没空在网络上深夜求抱团。

有些人自己怀疑人生无所作为,还瞧不起那些忙忙碌碌还快快乐乐的天生劳累命,殊不知,这些人永远没办法体会到那种快乐。

想想我自己的变化,好像就是从一个纠结怪变得没那么纠结的过程。

选择的成本

同样,对三观起点信仰越深的人,选择的成本也非常低。

当我们人生中出现多个选择的时候,我们以为最好的结果就是选择其中的那个最优解。

其实不一定,最好的结果可能是快速选择一个没那么差的东西。

当我们刚了解基金定投时候,纠结于定投沪深300还是中证500的时候,纠结于具体哪个基金的时候,纠结于哪一天的时候,殊不知最好的开始的时间就是马上,就好品类就是最普通的那个。

在选择的时候,在犹豫的时候,流逝的时间都是成本啊!

如果纠结的时间过长,即使是最优解又如何,早已被过长的时间成本抵消了。

而且还有很多选择是动态变化的,纠结着拖延着,黄花菜都凉了,直到最后没得选。

最后

多思考,多行动。

思考的时候,多向上,多向外,多向远。

而不是把自己的地基刨了,然后抱着断壁残垣痛哭流涕。

完!

这是揉揉人人的第310次成文,是他又一小部分平凡而无聊的人生,也是他又一点小小的进步。

欢迎来公众号“揉揉人人”找我玩。

感谢阅读,感谢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