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台山(四)大圆照寺、罗睺寺、塔院寺

 hsgzlgg 2022-06-29 发布于山东

大圆照寺古称普宁寺,明朝时期为了纪念尼泊尔高僧室利沙而重修该寺并改名为大圆照寺。

大圆照寺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重修、再建过很多次,寺院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都纲殿。

圆照寺的山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前后均出廊。山门并列三门,三门两旁又各开一掖门,这种格局称为“五朝门”,在五台山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山门横匾书写“大圆照寺”,廊柱上的楹联为:“圆满建成,根本金刚道场在此寺;照澈圣教,主持显密正法于今朝”。山门两旁有钟鼓二楼,门前立了两根旗杆和一对石狮。

山门之后为天王殿。天王殿三间面阔,歇山顶。殿内供弥勒佛和四大天王。

大雄宝殿是大圆照寺的正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大门上方有横匾,题曰“大雄宝殿”,两边的楹联为:“现身净梵国中,九有四生同尊慈父;说法灵山会上,十方三世共仰能仁。”“九有四生”是佛教中的常用词组。“九有”又称九居,是指三界中九处有情乐住之地。“四生”是指三界六道出生的四种方式: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

大殿内供三世如来,释迦摩尼之前有文殊菩萨坐青狮像,金碧辉煌,工艺精湛。

两旁的护法金刚、大梵天和帝释天彩塑也很精彩,是五台山诸庙中彩塑的精品。

  

在大雄宝殿殿外左角(右首),嵌有文殊菩萨化成贫女赴斋的偈像石碑一通,碑中还刻有四句偈语,与大孚灵鹫寺(今分家成显通寺和塔院寺)文殊发塔的传说内容一样。

室利沙塔是大圆照寺最出名的遗迹。塔由明宣宗于宣德九年敕建,内藏尼泊尔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子。早在永乐初年,尼泊尔高僧室利沙来中国弘法,并被皇帝封为“圆觉妙应辅国光範大善国师”,赐金印、旌幡,送至五台山,寓显通寺。

宣德年间室利沙被召到京城讲法,后来高僧仍然想归山修行,无奈皇帝不允许,于是室利沙便于第二日示寂于京。宣德皇帝御祭火化,所得舍利子分成两份,一份留在京城并建真觉寺,一份送到五台山普宁,建大圆照寺。

舍利藏塔之后,是寺内的第三进殿——都纲殿。“都纲”是唐代所设的僧官,亦称僧录,负责全国诸如寺观、僧籍等佛教事项,因为室利沙担任过国师,所以称此为都纲殿。都纲殿面阔五间,前设廊,单檐悬山顶。

殿内供奉的是黄教宗师宗咯巴和他的两位弟子。两侧有盘龙柱。

殿内的藻井。

前廊置有一口明宣德五年所铸的铁钟。

在都纲殿后面是寺院的后院,建有藏经楼,楼上置《大藏经》,楼下为罗汉堂。殿内装有二百五十块青石板,以每块上雕像尊罗汉像,共计五百尊,故名罗汉堂。

藏经楼。

罗睺寺

       罗睺寺创建于唐,据说,文殊菩萨曾在这里落脚,还曾讲经说法,并有神灯出现,于是,人们便把这座寺庙叫做落佛寺。《清凉山志》记载:“唐建。张天觉于此见神灯,有感,修饰。成化间,赵惠王重建。”寺内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御制碑记云:“创建于唐,显迹于宋,续修于胜国贤藩。迨我先朝,曾辟院以供十方”。寺内还有明弘治五年(1492)重修碑记。明万历年间李娘娘重建。相传,明朝时,万历皇帝的父亲驾崩,万历皇帝当时尚小,李娘娘便把江山让与皇亲李良。李良接了江山后,反将李娘娘和少主打入冷宫。这时,李娘娘悔叹不已,便在佛前许愿,如果佛能保佑少主将来登基,她就用巨款重建五台山的落佛寺。后来,朝臣杨波、徐彦昭等人扶持少主当了皇帝,李娘娘即还旧愿,重建此寺。 

       黄庙由来:罗睺寺原是一座青庙。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为了巩固对各民族的统治,特别是为了“绥柔蒙古,大兴黄教”,又将五台山十大青庙,即罗睺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台麓寺、涌泉寺等改为黄庙。此10寺的僧人亦随之变为黄衣僧,五台山的汉喇嘛即在此时产生。 
       青、黄教: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中,五台山是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
道场。我国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在修持方法和仪规等方面有许多不同。汉地佛教僧人多穿青色衣服,因此称为“青衣僧”。青衣僧居住和管理的寺庙便称为“青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在我国西藏地区形成的一个佛教宗派。主要流行于西藏、内蒙、青海、甘肃,为藏、蒙、满等少数民族所信奉。藏传佛教最主要的流派是明代高僧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格鲁派僧人身穿黄色衣服,故亦称其为“黄教”。五台山现在的喇嘛寺院都是属于格鲁派的黄教寺院。黄教寺院亦称黄庙。黄庙的僧侣头戴黄色的僧帽,身穿黄色僧衣.故称黄衣僧,俗称“藏喇嘛”、“蒙喇嘛”、“汉喇嘛”。黄庙的黄衣僧,不管藏族人,还是蒙古族人和汉族人.一律学习藏文经典,恪守格鲁派的清规戒律、宗教仪规。在黄庙里供奉宗喀巴大师,黄衣僧可以食肉。
       寺名来历:这座寺院为什么被命名为“罗睺寺”呢?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清乾隆壬子年(1792年)由姓罗姓喉的两位藏族人合修此寺,竣工后
,为了扬名于世,易名为”罗睺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姑且不论有无姓罗姓睺的两位藏族人修庙之事,只说罗睺寺称之为“罗睺”者,更不是始于清乾隆年问。在唐代初期及中期.罗睺寺是大华严寺十二院之一的善住阁院。后唐明宗至后唐末帝年间(926—936),有印度普化大师巡礼五台山记道:“……甘一日,登善住阁.礼肉罗睺”,这个记载就说明“罗睺”已被五台山佛教徒建殿设堂礼祀.但没有单独为寺。北宋时.宰相张商英在任提督点河东刑狱使期间,三次来五台山,作了《续清凉传》。他写道:在“罗睺殿”、“罗喉足迹堂”见神灯临空。又见其屋宇摧弊,欲念他日完之.“即以钱三万付僧正省奇修建”。又五台山万佛阁现存明万历三十一年立的《五台山诸寺名》碑,碑上也记有罗睺寺之名。 
       第二种说法是“西方十六祖”说。寺内清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御制碑记云“唯兹
罗睺寺者,其地近文殊现相处,其取义似皈依西方十六祖”。所谓西方十六祖,即指中国佛教禅宗创立古天竺佛教二十八祖中的第十六祖罗睺罗多.略日罗睺罗尊者,为公元三世纪人。罗睺寺是否由他而得名,康熙皇帝也说是似”,仍属不确。 
       第三种说法认为与佛太子有关。罗睺,也写作“罗睺罗”、“罗护罗”、“罗怙罗
”,意译为“覆障”、“障目”、“执日”。据《佛本行集经·罗喉罗因缘品》等佛教经典记载,罗睺罗是释迦牟尼佛在俗时的儿子。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是摩耶夫人,妻子是耶输陀罗。释迦牟尼29岁时,有感于人世的生、老、病、死等各种苦恼,舍弃宫廷生活,离开父母、妻子,出家修道。经过六年的苦行,后来在菩提树下成道.悟通了诸法无常和缘起诸理,开始传教。传说,罗睺罗在母亲肚里怀了6年,于释迦牟尼成道之夜降生。在佛成道第6年时.他应父亲净饭王之请,从摩竭陀国回国省亲,认子释疑。而后佛叫舍利弗劝他出家,做僧团中最初的沙弥。叫大目犍连为他剃头,舍利弗为他说沙弥十戒,为佛教有沙弥之始。沙弥指7岁以上、20岁以下,受过十戒的出家男子。罗喉罗因是净饭王的王孙,佛陀的爱子,在僧团中地位很高,经常受到称赞。佛陀对他要求特别严格,教育他严持毗尼、精进修道。他“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证得阿罗汉圣果。佛陀赞叹说:在我的弟子中,罗喉罗比丘是“密行第一”。因为他具足三干威仪八万细行,从不表现自己,总是默默地修持和工作着。后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罗喉罗是佛教徒敬奉和崇拜的偶像之

一。所以,全国许多地方有奉祀罗睺罗的寺庙。五台山也不例外。五台山佛教徒说,罗睺罗曾在寺中显圣,并留下足迹。因此,罗睺罗是朝山佛教徒必定要参诣的地方。 
       罗睺寺不大,共三进院子,好似一个“目”字,但别看罗睺寺不大,它却是五台山五大禅寺之一,十大黄庙之一。他以广纳四方僧众而门庭若市,闻名八方。 
       我是从侧门进去的,这个侧门应该在文殊殿和大雄殿之间,所以一进去就直接是主殿。楹联:“入得莲池福德回缘真不少,到来实所尘劳梦境自然无”。

为叙述方便,还是从建筑布局说起。

       建筑布局:罗睺寺位于登菩萨顶的街道右侧,与左侧显通寺、塔院寺遥相对应。罗喉寺坐北向南,东西窄而南北深,平面格局为“目”字形,占地面积15725平方米,包括旗杆院和禅院在内,共有院落六个,建有殿堂房屋118问.均为明清建筑。寺前有牌楼、山门、影壁,两翼是配楼、钟鼓楼、禅房,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殿、大藏经阁。层层深入,显得深邃而幽古。 
       牌楼:罗睺寺的牌楼建在通往菩萨顶的街旁,与塔院东门牌楼隔街相对,还右邻显通
寺牌楼。形成“三楼相峙”。牌楼面宽6.5米,深度4.6米,一门二柱,前后安设斜撑柱,立架稳固。檐下正面嵌金字匾额,题着“罗睺寺”3个大字。

       从牌楼进去,迎面是照壁。照壁前蹲着石狮,雕制古朴、浑厚。

  经照壁向左行,是一条宽约二米、长约百米的弯曲而有坡度的小径,青石铺陈,光洁如洗,石缝间芳草青青,山花丛丛。道两旁筑有丈数高的红土围墙,道顶端又有一棵古松,虬枝遮罩。游人走在道上,有一种森严幽古的感觉。到山门前,稍觉开朗。

       至山门前,东南面亦有照壁。南面照壁后长两株古松,虬枝盘曲,浓荫蔽日。清风吹过,瑟瑟有声,使寺院于古朴淡雅之中凭添了几分庄严肃穆。

       山门门口挂一对木刻对联.联日:“绿树青山皆妙趣,白云芳草自知心。”门额悬木匾,上书“罗睺寺”.为周绍良先生书。

       天王殿院:进入山门.就到了天王殿院。该院有东西配楼各7间,一对幡杆,一对石狮,一座藏式砖塔。一座钟楼,一座鼓楼。

      石狮置于天王殿前的月台上。石狮基座.长1.82米,宽9.5厘米,高1.04米.中间束腰浮雕游龙.上下两层浮雕莲花。石狮置于基座之上,身长1.6米,宽O.78米,高1.66米,造型敦厚,姿态雄健,饥体丰满,粗大雄壮,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系唐代遗物。在五台山中心区,属于唐代的石雕卧狮,就此一处。

        东南角有一座高7.5米的砖塔。塔为藏式砖塔。基座为平台,正方形.周长24米,塔基四角,各角层层内缩,形成十字形。其上有莲台,白色塔身。塔腹雕有文殊像,故名文殊塔。这里原有一颗大松树,枝叶繁茂,顶如伞盖。历史上灵鹫峰经常出现神灯异光,并且有固定路线,其顺序一般是光在松树顶上显现,继而移到塔院寺大白塔的宝瓶上,再移至圆照寺大殿屋顶,最后消失在菩萨顶。后来松树死亡,圣光也消失了。寺主夜得一梦,按照梦中佛示,将松树锯倒,主杆作了文殊殿内文殊骑狮像的塑柱,枝稍、树皮埋在原树处,建塔以纪之。后人习惯称为松树灵塔。

       钟楼位于东南角,内悬铁钟一口,口径1.2米,钟高1.3米。

鼓楼位于西南角。敲钟击鼓.集僧众诵经说法。

       天王殿为三开间,11米,进深9.5米,单檐歇山顶,四墙封闭,仅留门洞,显得墩实。殿脊置鸱吻,莲座宝瓶,垂脊,饯脊置飞禽走兽。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弥勒佛.佛的形像是袒胸凸肚,笑口常开,手掐念珠,箕踞而坐。背后塑韦陀菩萨。他金盔金甲.威风凛凛,双手托金刚杵。 

       两壁佛台上,塑四大天王。塑像身材高大、魁梧,穿甲胄,戴佛冠,怒目而视。

  

  

西配殿本尊殿。楹联:“统须弥界开护持常住,遍华严海会应现随方”。

       穿过天王殿院,就到了文殊殿院。院内正北是文殊大殿,殿为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正脊中问置莲花座宝瓶,两端饰鸱吻。四条垂脊,饯脊安飞禽走兽,以求避火。东西是配殿。

       该寺的文殊殿为三开间,17.6米,进深13.5米,殿前设月台,长15.2米.宽6.7米。月台前,立着石碑5通,其中明弘治五年(1492)的1通,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1通。其余3通,因石质风化字迹不清。

上月台有踏道。踏道是3阶并列。正中为斜坡道,雕有二龙戏珠,称为御道或神道,两边为台阶。

       大殿前檐下,悬木匾一块,上书“八正门”。八正门即进入八正道的门径。八正道是:一正见.二正思维,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此八法能离邪非,进入涅槃。殿门两旁挂木刻对联,联日:“寺号罗睺因有佛子行迹处,殿称文殊 原为大士说法场”。“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佛号经声,唤回苦海梦迷人。”


       进入殿内,塑像庄严,融金碧辉。殿内的文殊菩萨塑像和在别的青庙里看到的更不同。文殊菩萨骑坐的狮子是卧在莲台上,而不是或站或卧在砖台地面,网络上说文殊菩萨的面色是白的,而不是金色的,我怎么看到的还是金色的!肩膀两边还添了伸出的肩花,肩花上一边放着智慧剑,一边放着经书。这是喇嘛庙文殊菩萨塑像的一般特征,就连本寺山门右侧文殊塔上雕的文殊像,也完全是这个样子。 
       文殊像两旁.左塑善财童子,作膜拜状,还塑一位老人,右塑修罗天、于阗王。

        殿后墙两角,各塑一尊黄教祖师宗喀巴大师像,高1.3米。塑像头戴黄色尖桃帽,面容清秀,身穿袈裟.两手折曲胸前,两肩上伸出莲花,结跏趺坐于莲花须弥座上。

       殿两壁皆置佛龛,上供奉释迦牟尼佛1000尊,高13厘米;宗喀巴大师像100尊,高20厘米;下供奉十八罗汉,高1.2米,通身贴金,造型优美,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胡貌梵相,形象十分生动。

  


       伽蓝殿为三开间,12米,进深9.5米,单檐硬山顶,前出廊。

  


       殿内供奉关羽。他脸红髯长,披风衣.穿长袍,凝眉合眼,正襟危坐,身旁塑着四个伽蓝神。

  


       护法殿三开间,12米.进深95米.单檐硬山顶,前出廊。 殿内佛台上,有七尊彩塑,其形态鲜见,狰狞愤怒。这七种彩塑是:大威德金刚、玛哈噶拉、法王金刚、山羊金刚、吉祥天母、财宝天王、马头金刚。他们被藏传佛教称为护法。

  


       文殊殿背后是大雄宝殿院。该院正北是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分别为药师殿和观音殿

       院内有御制石碑两通。一通是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立的,刻的是玄烨写的重修清凉山罗睺寺碑文;一通是康熙四十九年(1710)玄烨写的罗喉寺碑文。这说明前清康熙皇帝对罗喉寺格外青睐。

       书御制碑文道:“堂一再至五台山,慨然于清凉真境,如游崆峒汾水之间。登眺五峰,俱赐匾额。维兹罗睺寺,基地近文殊现相处,其取义似扳依西方十六祖。创建自唐,显迹于宋(指宋丞相张商英曾在该寺见神灯),续修于胜国贤藩--因援笔而赐之记。” 


       大雄宝殿面宽5间,16米,进深16.3米,四阿顶,前置重檐抱厦。前檐下悬木匾一
块,上书“大雄宝殿”,殿门两旁有木刻对联,联日:“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抓水;菩提元路,德山相见别峰云。”

  

       殿内比较宽敞,上悬彩色幡帷,下铺枣红地毯。前摆条形桌子,桌子间放着莲花坐垫。这是罗喉寺喇嘛念佛诵经的场所。后有佛台,佛台上横列着三个须弥座。

正中结跏趺坐的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右边结跏趺坐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左边结跏趺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三佛背后饰华丽的背光,上塑慑人火焰、吉祥花草、灵异鸟兽。三佛前供奉着宗喀巴大师和他的两位弟子贾曹杰和克主杰。他们均戴尖顶黄帽,双手合十,盘腿而坐。三世佛两旁,还塑着八尊供养菩萨。他们头戴珠冠,面容清秀,胸肩裸露,身披璎珞,双手托着仙桃、鲜果、海螺、琵琶、镜子、如意钩等物.亭亭玉立,姿态端庄典雅.形象生动自然。供养菩萨的形态,也是按喇嘛教《度量经》的规矩来的。

 


       殿内悬挂乾隆皇帝御匾两块,一块上书“慧灯净照”.一块上书“意蕊心香”。楹联:“鹫岭云开,空界自成清净色;龙潭月皓,园光常现沙明心。”“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抓水;菩提元路,德山相见别峰云。”


       东西配殿面宽均5间,16.5米。进深9.5米,单檐硬山顶,前出廊。殿内原无塑像,1987年7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善男信女朝拜五台山,在这两个殿内塑了不少塑像。 
    东配殿称药师殿。

  

殿内塑药师佛、长寿佛、绿度母、白度母4尊佛像。

  



       西配殿现为观音殿,内塑四臂观音2尊、长寿佛4尊、莲花生大师、阿底峡尊者、黄文殊、绿度母、白度母、宗喀巴大师、千手观音、未来佛各1尊,共计11尊。

  


      大雄宝殿背后是大藏经阁院。该院正北是大藏经阁,东西各是3间配楼。
      大藏经阁为5开间,20.4米,进深12.8米,二层重檐硬山顶,上下前出廊。底层檐
柱上挂一对木刻对联,联曰:“八面开金莲庄严清凉世界,四方瞻宝相引发菩萨心华”

       殿内正中砌高台一座,成正方形,边长3.6米,高1米。砖台正中,装一木制圆盘,上刻水浪图案。水浪之上,站立18罗汉,盘外塑24诸天。圆盘正中,装木制莲花1朵,高达丈余,花心里又伸出一支花蕾,伸入二层楼内。莲花由8片莲瓣组成,合围于外。花心内背靠背、面朝外塑着4尊佛。寺僧讲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弥勒佛。(或为四尊阿弥陀佛)木盘下设活动机关,经人操纵,绳索牵动,莲瓣或开或合,开时现莲中四佛,谓之“开花现佛”。

开花现佛,名闻遐迩。前来朝山的善男信女,若能见到莲中佛像为之大幸。

  



       殿后壁中塑观音菩萨。两旁塑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的塑像是美发高髻,披着天衣,面容丰腴徐,上胸袒露,饰以璎珞,端坐于莲花须弥坐上,塑制工艺极佳。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塑制工艺一般。

       殿两壁布满木格,内放着由汉、藏、蒙3种文字译的《大藏经》各1套。开花现佛伸入二楼的花蕾,由8个木格合围而成。每个格子供奉着一尊佛像。
       楼上北面摆着一个木雕佛龛,龛内供奉木刻“罗睺罗”,高80厘米。像通身贴金,
面容清秀,正襟危坐,庄重严肃。罗喉罗雕像虽不大.但意义很大,有了罗睺罗像,称“罗睺寺”就名副其实了。
       出来路过右侧的香积厨和五观堂,发现后面还有一个新建的院子----行宫院。为以前皇帝礼佛落脚之处,因历史原因,本来荡然无存,现在重新恢复旧貌。

  


       中间三阔二层的木阁楼上挂着兜率阁,殿内供着未来佛,长寿佛和毗沙门财神。大殿左右两边为配楼,为僧寮和朝山居士提供住宿。

  

       通高七米,重约六吨的弥勒佛。与我们常见的大肚弥勒佛不一样。

  

塔院寺

塔院寺:原名为显通寺塔院,明万历十七年(1958年),神宗赐额“大塔院寺”,自此独成一寺。因院内有释伽牟尼佛真身舍利塔和文殊发塔而得名。寺宇坐北朝南,总面积15625平方米,布局以牌楼、山门为前哨,廊屋、禅院为两翼,中轴线上天王殿、大慈延寿宝殿、大白塔和藏经阁前后呼应,规模壮观。院内的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清代列入五台山五大禅处和十大青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院寺的山门之外,有座明代万历年建的木制大牌楼,三楼四柱,中间高大凸起, 牌楼正中匾额南面刻“清凉胜境”。

北面刻“祗桓精舍”。

塔院寺座北朝南,布局以牌楼、山门为前哨,廊屋、禅院为两翼。中轴线上天王殿、大慈延寿宝殿、大白塔和藏经阁前后呼应,规模壮观。

天王殿的匾额是《敕建护国大塔院寺》,也是明代敕建的,里面供奉观音菩萨。万历皇帝对母亲慈圣皇太后有深厚的感情,而慈圣皇太后又笃信佛教,为了让母亲高兴,万历皇帝在全国各地大兴佛寺,塔院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万历皇帝下旨从显通寺独立出来的,目的是为了给母亲积功德,寺院从建立伊始就深深地盖上了慈圣皇太后的烙印。

天王殿中供奉一尊观音菩萨其实就是慈圣皇太后的化身。

塔院寺的大雄宝殿叫大慈延寿宝殿。此殿单檐歇山顶,这座大殿是为祈愿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延年永寿而建,故名为“大慈延寿宝殿”。楹联:“看山巍巍,俯仰天地世态,晨钟暮鼓悟真谛;大河滔滔,沉浮千古人物,黄叶秋风显天机

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边为普贤菩萨,右边为文殊菩萨(这尊文殊菩萨是男身法相)。两侧还供有十八罗汉,此殿是僧人举行佛事活动和诵经的场所,庄严肃穆,安静祥和。

大殿中有隔扇,隔扇后面有三尊菩萨,自左至右: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

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通高75.3米,环周83.3米,塔基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塔顶按八卦地位盖铜板八块成圆形,塔顶中装铜顶一枚,高约5米,覆盘21米多,饰有垂檐36块,长2米多;每块垂檐底端挂风钟3个,连同塔腰风钟共有252个。风欢铃动,叮铛作响。

大白塔的塔基四周还建有供信徒绕塔用的33间围廊,象征三十三天。

回廊内装着123 个铜质转经筒。

  

塔身南面有三个洞窟,东边的洞里供奉的是“佛足碑”,碑上刻着释迦牟尼生前留下的脚印。他长一尺六寸(约53厘米),宽六寸(约20厘米),脚趾上有万字符,足心有千幅轮相和宝瓶鱼剑图。据说释迦牟尼临终前将脚印留在石头上,对阿难说:“我最后把这个足迹留在这里,大家如果谁见到这个足印,瞻礼供奉,就可以免罪消灾。”后来,玄奘到西天取经的时候,就把这个佛足印拓到纸上带回了中国,并且传到了五台山。

在大白塔的后面藏经阁,是一座面阔五间的二层大殿,阁中保存着汉、满、蒙、藏等各种文字的经书两万多册,是五台山规模最大、保存经书最多的一座藏经阁。

竖匾“大藏经阁”, 二楼“金粟来仪”,一楼右挂“慧灯永亮” 左悬“法以龙象”。楹联:“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藏经阁的经书放在一个叫做“华藏世界转轮藏”的里面,转轮藏是一种木制的六角形经架,高十二米。经架有二十一层,每层上面部分成许多小隔,以存放经书。转轮藏的最下层底下装有转盘,可以转动。因为上面放有许多经书,僧人和信徒每转动一次,即象征着又念了一遍经。轮藏的前面供奉着华藏世界的教主——毗卢遮那佛,周围围绕着九佛八菩萨。转轮藏上的一千尊小佛都在聆听教主讲经说法。经书都放在在转轮藏的楼上,楼上的经书则象征着毗卢遮那佛所讲述的经典。每当有人推动转轮藏的底层,巨大的转轮藏就会像《华严经》中的千叶莲花一样旋转起来,真实而巧妙地再现了华藏世界的盛景。

五台山毛主席路居馆是指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在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形式下,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率领前委机关三千多人,离开陕北,东渡黄河,途径山西,与四月九日来到五台山,住塔院寺方丈院。在短暂的时间里,毛主席观赏了青、黄庙古迹,访问了汉、蒙、藏同胞;勉励农民努力发展生产,武装起来保卫胜利果实。次日,从五台山出发,经长城岭,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彻底打垮蒋家王朝。解放后,按照原样进行恢复陈列。

里面一个小院。照壁上是毛泽东、周总理和任弼时在五台山的照片。

毛泽东题字:“从建立山西的五台山,到建立全国的五台山,争取最后的胜利”。

文殊法塔位于方丈院东侧。据说,北魏年间,显通寺召开无遮大法会,搭起粥棚施斋。文殊菩萨化作一位女叫花子,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和一只狗前来讨饭。虽说是施斋,但按照习惯,布施多少还是会放点的,这位女叫花子没有钱,就剪下一缕头发作为布施。布施不多,要求却不少,知客僧耐着性子给她和两个孩子以及那只狗都分了饭,但这女叫花子说肚子里还有个孩子也得吃饭,惹得知客僧终于忍无可忍,大发雷霆。这时,文殊菩萨腾空而起,现出真身,并念了一首著名的偈语:“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意思是说,学佛的人讲究慈悲为怀,善念为本,为了普度众生,连身家性命都可以抛弃,怎么还能看人下菜呢?这名知客僧当时惭愧无比,这原来是文殊菩萨上的一堂“平等待人”的功课,后来为了教育僧众,也为了纪念文殊菩萨显圣,人们就把文殊菩萨这缕头发建塔埋葬,于是就有了文殊发塔。

  

堂客。楹联:“暂住下来,黄斋白粥思量喫;若行回去,绿水青山仔细参”。

  

大悲楼,该楼建于明代,曾名“青峰阁”,最早作为塔院寺仓库,后因发生多次火灾而改名为“山海楼”,意以山海来镇火祛灾。后来又在楼中供入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并改名“大悲楼”意以观音菩萨之甘露水祛除火灾,以地藏王菩萨来镇压邪魔灾祸。据说,后来塔院寺在无火灾发生。大悲楼下层为砖石结构,外呈堡形,内为窑洞。上层是木结构,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四周有木栏杆,凭栏眺望,台怀景色尽收眼底。

  

文殊殿。楹联:“吉祥名称善名称遍满三界,菩提勇识大勇识降伏四魔”。

明天登黛螺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