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家之间可以常来常往,是有附加条件的

 布衣粗食68 2022-06-29

01

有人说:“亲戚是不可选择的,而朋友却可以。”

事实上,在众多的亲戚之中,亲家这门亲戚,是可以选择的,但是你一旦选择了,就不能随意丢开。

因为爱情,两个异性朋友变成了夫妻,顺理成章,双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因此变得亲切。

有道是,“物极必反”。人与人走得太近了,矛盾接踵而至。儿媳公公婆婆、女婿和岳父母、双方的父母之间,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大家就闹得不欢而散。

要懂得,别高估了亲家的情感,彼此可以常来常往,是有附加条件的。

02

第一,小夫妻感情深厚,没有人可以拆散他们。

儿孙自有儿孙福。作为父母,不应该对儿女的小家庭横加干涉,应该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可是很多父母,“护短”心切,把亲生的儿女当成宝贝,把女婿和儿媳当成了“外人”。任何时候,都站在自家一方,狠心地对“外人”。

作为小夫妻,应该尽量减少父母的干涉。有道是,夫妻没有隔夜仇。只要双方父母不挑拨离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快就忘记了。

如果遇到喜欢操心的父母,就应该这样思考——夫妻才是相伴一生的人,父母再好,也会慢慢变成“另一个家庭”的人。爱情和亲情,是有区别的。

明朝作家冯梦龙写了一个“陈多寿生死夫妻”的故事。

多寿和多福定亲之后,多寿忽然犯病,浑身长了很多的癞痢,连续治疗多年,都不见好转。多福的父母见状,开始悔婚,希望把女儿另嫁他人。

多福说:“自古以来,好人家的女子不吃两家茶。贫穷富贵,都是命里注定。”

小两口结婚之后,多福孝顺公婆,并且联合两家人,一起为多寿寻医问药。经过好几年的努力,多寿慢慢好转,并且努力读书,考取了功名。

古人云:“相爱相怜相殉死,千金难买两同心。”

真正相爱入骨的夫妻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爱情,让亲家倍受感动,并且调整态度,积极交往。

03

第二,家庭有文化和教养,能够心平气和地沟通。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任何家庭都有许多虚伪的亲切。”

亲家见面,寒暄几句,都是客套话。虽然话不够真实,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总不能因此驳了面子,断了亲情。

社交大师卡耐基说过:“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一家人,有话好好说,说清楚了,内心的疙瘩就解开了,亲家的矛盾也能得到缓解。即便是家丑,只要接受了,家丑就不会外扬,并且一家人会做感情修复的事情。

在《醒世恒言》里,有两个宋朝时的官员,分别叫吴度、贺章。吴度从长沙去扬州赴任,贺章从钱塘去荆州赴任,他们乘坐的船,在江州一带遇到了风雨,停留了几日。因此,两家人相识了。

在江州停留的时候,吴度的儿子吴彦,贺章的女儿秀娥互有好感,然后又私定终身。

在当年,儿女的婚姻,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自由恋爱的夫妻很少。

面对儿女的情感,吴度、贺章写信沟通,言语之中,互相谦让,体现了读书人的素质。

最后,吴彦考取功名,秀娥嫁得好夫君,成为了一段佳话,

在我们身边,很多亲家素质不高,一开口就是互相责怪,并且知道自己错了,也不会低头,反而会做“反咬一口”的事情。

文化素质的高度,对亲家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影响。遇到蛮横无理的亲家,你就是低声下气地说话,也没有用,反而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

04

第三,两个家庭门当户对,经济上能互帮互助。

有道是,婚姻还是门当户对最好。

夫妻之间,在经济上、思想观念上、文化水平上、发展前景上,都差不多,才能携手同行。

一个人的层次,和原生家庭是分不开的。因此小夫妻的层次,是两个原生家庭的综合所得。

扶贫式的婚姻,并不是没有出息,而是比一般的婚姻更难。

公主嫁给农民、贫家女嫁给富豪,表面上是“搭上了快车”,其实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期。作为弱势的一方,要迎头赶上,才能真正得到对方的认可。如果长期处于“拖后腿”的状况,婚姻很容易出现裂痕。

有道是,强者互抬,弱者互踩。这样的规律,在亲家之间,也能够体现出来。好亲家,一直在互帮互助,齐头并进。

比方说,女方父母要开小店,男方父母主动提供金钱和信息等方面的帮助。时隔几个月,双方父母都可以从小店获利。

虽然金钱不是衡量家庭层次的唯一标准,但是家庭里没有钱,就会被亲家瞧不起,导致亲家关系变得脆弱。

05

剧作家萧伯纳说过:“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

亲家关系好,是对儿女的帮助。如果亲家吵吵闹闹,儿女的生活,不得安宁。

作为父母,应该把儿女和媳妇、女婿都当成“亲生的”,内外不需分得太清楚;应该把亲家当成亲人,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过错,都要积极包容,主动和解。

古人说:“亲人不睦,家必败。”

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远香近臭”的原则,努力提升做人的层次,但凡种种,都可以迎刃而解。

都是一家人,关起门来说话,别让外人看笑话。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