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商氏》摘录(29):第一篇 商姓溯源→ 第四章 商姓与商族→ 二、商姓与商族各姓氏的渊源

 商氏资讯 2022-06-29 发布于山东

 
(摘选,有改动)契封于商开启了商族的历史,因此被商族各姓氏奉为远祖。在此后一千余年的历史中,不断开疆拓土,既是商族人迁播流传的过程,也是商族各姓氏分支繁衍鼎盛时期。帝辛失国,周成王封其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汤王之祀,繁衍出了宋、戴、孔、华等一百二十四个姓氏;除此以外的商王族后裔大多没有封赏,便有以原国名为姓,称商姓、殷姓等。所以,商姓和商族各姓关系渊源流长,但更密切的要数殷、宋两姓了。

殷姓改商姓。按唐以前,殷、商二姓氏认为同族而不通婚,证明商、殷同出于商始祖契之后。北宋代建隆元年(960年),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父亲宣祖赵弘殷讳,部分殷姓改为商姓。以元初著名大臣、词曲家商挺为例,《元史·列传第四十六》中云:“其先本姓殷氏,避宋讳改焉。”而晋代晋陵太守殷仲堪、桂阳太守殷灵均在北宋时期的《太平广记》中分别被称为商仲堪、商灵均;唐代《十三代史目》的作者殷仲茂、文学家殷璠在北宋时期编著的《新唐书》中被称作商仲茂、商璠;南朝梁文学家殷芸同样在宋代编著的《旧五代史》中被称作商芸;南唐名相殷悦宋时被称作商悦等。南宋及宋亡以后,大江南北改为商姓的殷氏先后有一部分恢复了本姓。至今江苏泰兴姚王镇尚质堂殷氏仍有“生姓殷,死改商”的习俗,即:“阴则从汤,阳则从盘庚”,因商乃汤之始号,殷乃盘庚之始号。老人讲,前土葬时,棺材的河头上用金黄色书写'商公某某'四个字,灵堂牌位和祠堂神位也是这样书写“商公讳某某之位”。

商姓改殷姓。相关记载不多,在浙江义乌《汝南商氏宗谱》有记载:“降及汉魏,执法辅世讳邱成避难从殷,讳崇称殷魏”。但其后又有记载:“尚书公讳道矜,继志绍职,急流勇退,勒子遗世则焉,父作子述,有足法者,因遂改殷复商以避权华,以一耳目斯,亦非细故也。殷商古虽互称……”

宋姓改商姓。宋国自公元前1061年微子启始封,自公元前286年宋王偃亡,共传33世,历775年国亡。宋国公族为纪念自己的祖国,则以国名为氏,称宋氏。北宋时,宋姓因避讳宋太祖庙号,部分改为商姓。因而宋初排《百家姓》门阀时,宋氏只位居第118位。元明时期,宋氏多又恢复了原氏,所以宋氏人口猛增,至今位居全国人口第22位的大姓。

汤姓改商姓。查《盖闻谨遵汤门修理谱书之序例后》记载,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杨屯村商氏原籍山东登州府潍县汤家庄,顺治二年(1645年)迁今址,康熙三年(1664年)入旗籍,何时汤姓改商姓未见记载。(待续)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