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华人文学第299期/ 周长元诗十首【世界华人文学】

 海子张上海虹口 2022-06-29 发布于上海

世界华人文学

华人号
今天 10:06
关注
播新闻
00:0013:56

点击这里开始收听新闻

周长元诗十首

the end

一、五月诗情

打一个响指,

五月,你就鲜花灿烂了,

你把杜鹃花装点了整个山坡,

让她成为待嫁的新娘;

你把桃林缀满青涩的果子,

让她成为幸福的孕妇;

你把河流注入清亮的水波,

让她汪汪之眸撩人地唱着情歌。

亮一喉嗓子,

五月,你就笑语盈盈了,

你把橙色的太阳挂在东方明珠上,

让她的大珠小珠诗意地栖居;

你把陆家嘴当成竹林,

让拔地而起的高楼窜成雨后的春笋;

你把夜晚的霓虹与车流汇成彩带,

让魔都变得那么梦幻妖娆。

无论我是茹毛饮血刀耕火种,

还是九天揽月五洋捉鳖,

无论我在婴儿车里含着奶嘴,

还是身在轮椅里浊目呆望,

啊五月,你是我永远的娘亲,

我是你一生一世的孩子,

生,你是我的子宫,

死,你是我的天堂。

二、怀念一柄锄头

那一柄锄头

手手相传

从李绅的《悯农》诗句里走来

从黄河的北岸到江南

从夏商的田畴到秦汉的垄亩

从唐宋的土地到明清的荒山

经过了密不透风的

    玉米、大豆、高粱的垄畦

锄禾 锄禾

烈日当空

你用知了和蚂蚱听惯了的方言

和土地亲昵地交谈

翻土、除草、挖石块

农夫的身后是一串“十五国风”的诗行

锄头,我的兄弟

你和泥土最质朴的婚恋

播种汗滴,收获五谷杂粮

养育了大地子民

锄头,我的兄弟

你是农耕时代的英雄

你是农具家族里的豪杰

锃亮的锄口是闪亮的功勋

光滑的长柄是沧桑的传奇

如今,你孤独地挂在老家的房椽上

灰尘和蛛网陪着你忧伤

你的主人去了哪里

他何时回来和你把酒言欢

 三、酿一壶老酒

屯一仓稻、黍、稷、麦

屯一仓北方的高粱

屯一仓河姆渡的稻子

层层堆叠起来

让他们发酵

发酵

直到热腾腾冒气

冒气

注一缸泸州的龙泉古井水

或者凛冽的山泉

或者引沧浪之水

或者黄河的浊浪

或者长江的奔流

将五谷浸泡

浸泡

以塔里木盆地为锅

以泰山为甑

或者以喜马拉雅为桶

架在昆仑山

或者长白山上

点燃圣火

蒸煮

冷却

再倒入《四书》《五经》

倒入中国书画、中医、围棋和武术

为曲粉

以权杖和旗竿搅拌

搅拌

从夏、商、周到元、明、清

搅得天翻地覆

镰刀和铁锤的交叠

交叠出了闪亮的星星

延河里的水啊

是用生命和真理蒸馏出的酒

头锅与北京

二锅与世界

我们用五千年的精华

酿出的一壶老酒

取名叫——中华

四、月下清溪河,听李白独白

山峦为父,沟壑为母

清溪河

从叮咚山泉到潺潺小溪

从潺潺小溪到汩汩长河

日月星辰目送你曲水弯弯一路向北

进入苍茫

石楠木和女贞树列队两岸

怒放的山花齐声合唱

山鸡和白猿为你翩翩起舞

你只管一路浩浩汤汤

而我就在你的厚实胸膛上

欢歌踏浪

此刻的长安,云遮雾障

我忍不住频频回望

我的腰间

剑鞘里的宝剑寒光闪闪

酒壶里的佳酿晃荡着滚烫

千里黄河,曾为我欢呼呐喊

万里长江,曾为我吞吐华章

可是,我累了,我厌倦了

那巡游和射猎的游戏

那溢满清酒的金樽和盛满珍馐的玉盘

绑架了我满胸奔突的诗情

我只愿做一只黄鹤或凤凰

一夜飞度到江南

把仙人寻访

我只愿在月夜里听着幽幽洞箫

一任百丈崖上飞瀑喷溅的水雾

濡湿我三千丈的青丝成霜

把济世理想打包成云霞扛在肩上

把家国情怀酿造成烈酒斟满眼眶

何惧山路坎坷,我有青鹿探看

何惧江河暗流,我有扁舟漂荡

把头上的玉簪取下

仰天长啸一声:屈子,我来也

汨罗河可以幽咽无声

但是,清溪河,你得笑语回响

山青水清的江南

你为我准备了美酒和灼灼桃花了吗

我醉了,再也敌不过

汪伦的深情和采菱女的歌声

热泪中,我仿佛看见了葛洪在此炼丹

照彻天地的炉火

把赧郎的号子暖得滚烫

在清溪河上泛舟

痛饮狂歌,吟颂华章

即便秋风飒飒里

也似惠风和畅

看花看画看明月未央

听鸟听猿听飞瀑流光

清溪泱泱,群峰苍苍

我要把剑气和愁肠

刻进这条荡涤身心之河的心脏

让灵魂在江南的床前仰望

任万丈豪情在故乡的明月里

凝成地上厚厚的白霜

五、释怀,或者醉

夏天的风暴

猝不及防

天旋地又转

心绞痛

大雨滂沱

夜月被黑色幕布彻底遮蔽

床成了烙饼的铁板

时间被无限拉长

只有酒才能麻痹

释怀了吗

灵魂出窍穿过黑洞

有亮光的出口令人极度舒适

六、等那声鹧鸪

杏花村,你在我氤氲的江南

在暖风拂柳丝或细雨如针脚的江南

在竹简、木牍和缣帛的江南

在唐诗宋词里平平仄仄的江南

在白墙黛瓦的宣纸上的江南

在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视频里的江南

寒冬一过

惊蛰的雷声轰隆隆敲响大地之鼓

柳眉儿就招来蹦跳欢唱的黄莺

杏花儿便让枝条一夜白满了头

我听见了,听见了

杏花村,你的炊烟便在梦里把我唤醒

三月的清晨,阳光射进窗棂

我的肉身

在新世纪的东方魔都一间普通公寓里

惺忪醒来

灵魂依恋在故乡的阡陌上

与荠菜花与马兰头拉着家常

故乡,可知道我是念你断肠的游子

他在等那唤归的鹧鸪

等那春风里招手的酒旗

等那他乡江湖羁旅的放逐

然后,赶在一个清明时节

肩挽包袱,手拿油纸伞

让青春作伴

一路还乡,还乡

七、冬谒陶公祠

江水  菊黄

莫不是晋朝的菊花汤汤

初冬

那菊黄色的阳光

像巨幕一样披散

风中

飘落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

走在这菊花黄的意韵中

如醉陶然

啊,陶公

我知道你

也曾想大济苍生

也曾想治国平天下

可官场那腐气

你实在受不了

只因

你的腰椎骨太硬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向乡里小儿

你就把大印挂在彭泽县衙的大堂上

华丽地转过身

昂然走到风和的阳光中

衣袂飘扬

江南的南山

从此多了一个耕夫

他那前倾的上身

几乎与土地平行

人们哪里知道

你一边耕种

一边在泥土中寻觅的是

内心丰富而宁静的诗行

仰望你的塑像

我一时哑然失语

一千六百年了啊

你的诗句

都开成了大朵大朵的菊花

熏香了代代后人

浸染了泱泱华夏

八、河姆渡碎想

肥沃的宁绍平原上

姚江

用古老的歌喉歌唱

生灵繁衍万物生长

晾网山

以沉稳的眼眸

观流云苍狗看海田沧桑

七千年前的这片土地

那些栉风沫雨的是我们的祖先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用石斧劈出干栏之居

用骨镞狩猎用舟筏捕捞

站在食物链的终端

和亚热带海沼生物

一同生息繁衍

那些骨耜的主人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是最勤劳智慧的稻米部族

那些黑陶罐

在木构水井里汲水

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子民

双鸟朝阳

这是河姆渡人的原始图腾

鸟,你是人神之间的使者

而太阳啊,你是万物生长的母亲

我们仿佛从展柜里那支骨哨中

听到了你歌唱天地稻谷和爱情的悠悠笛声

河姆渡,

你是摆渡我们江南人的艄公

从远古到今天

从现代到未来

九、在崧泽博物馆谒“上海第一人”

把时间拨回六千年

让海岸线往后退个几十里

我就可以跟随你

在江南水乡里赤脚奔跑

紧握投箭或长矛

穿越芦苇或荆棘

狩猎

星空下的栏干式草屋里

有翘首以盼的妻

有嗷嗷待哺的儿

火种,等急了眼

陶豆,等慌了心

上海第一人

吃着第一稻

住着第一屋

出生,你活了三十岁

出土,你活了六千年

橱窗的灯光下

你的头骨注视着我

你不是被展览

我们是来瞻仰

你是我的前世

我是你的今生

十、白日焰火

题记:观蔡国强大师在上海的“白日焰火”开幕式

像是夏日的红高粱,

青青的拔节的杆,

组成密不透风的墙,

上面摇曳着红穗穗,

随风摆动。

像是漫天的芦苇,

在秋水的岸边,

苍苍的蒹葭,

生长出粉色的芒,

凉风使它们飘舞,

朝着一个方向。

其实它是白日焰火,

8月8日,

开在上海的黄浦江边。

它跳荡着升腾,

青涩的枝干上,

爆出粉红的花,

瞬间便气化于无形。

它炸开了黄浦江边的惊呼,

它点亮了黄浦江上的彩波,

它让朝霞和晚霞羞躲,

它占据了观者的心窝。

它是刹那的花朵,

却没有昙花的柔弱;

它心中积蓄了太多的能量,

才有今天那一声蓬勃。

让生命升腾和怒放,

为生命绽放而喝彩。

作者简介

周长元,1965年生,原籍安徽东至,现上海人。江西师大中文系毕业,1985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诗作获得“首届国际诗酒大会现代诗优秀奖”、首届和第5届上海市民诗歌节一等奖等。

  • 累计确诊

    昨日

  • 现有确诊

    昨日

  • 累计死亡

    昨日

  • 累计治愈

    昨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点击抢沙发

打开华人头条,进行评论 >>
  • 回复

  • 复制

  • 举报

  • 取消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 )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以便及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