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佛寺摩崖造像、独柏寺 【重庆潼南】

 宜宾客 2022-06-29 发布于山西

    潼南因地处潼川府之南而命名,现为大重庆一区,所在有3个国保,大佛寺摩崖造像(包括千佛寺摩崖造像)为其一,它就在城区的涪江南岸。夏天江水泛滥,景区被淹关闭了一些时日,卜数只偶,去的当天洽是重新开放的第一天。当地身份证免费,外地的收30,善男信女们蜂拥而至,热闹非凡的如庙会。

    景区一条线,从西向东就是玉皇殿、观音殿、大佛阁、鉴亭和摩崖题记。玉皇殿的旁边有小块摩崖,大都破损风化,残留的佛造像很卡通。明代建的七重檐大佛阁檐牙高啄,累累腾升,一如重瓣花开。金字大匾来势凶猛,什么“中华佛祖道场”“世界第一室内金佛”,俨然就是广告牌。

    殿内就是高18米的坐佛,金光闪耀,宇宙的暗物质都能照亮,佛像肥头大耳,泛着养尊处优的油腻,螺髻如冠,平整的薄金替代了活态的胶原蛋白,目光呆滞,肥厚的红唇带动着脸颊松垮的肌肉,远观似老翁,近看像老妪。石雕不是泥塑,涂脂抹粉有时是陷阱,很多跳不出丑陋的窠臼。

    介绍说,大佛唐咸通年间开始雕脑袋,身子到了南宋绍兴年间才雕成,这跨度竟有300年,是资方撤资、环评未审、工头跑路,还是工人罢工,这不得而知了。雕刻的成品至于性价比先不说,但这工程确实是大体量级的。

    殿内的金柱上都雕有文字,而大佛周围的石壁上则有很多摩崖文字,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的题刻上写着“岁在丙辰蜀大饥流亡填委沟壑”说的就是葬死济活的悲惨故事。而旁边的是淳熙二年(1175年),冯觉入蜀做官,路过此地,携全家来礼佛的愉快经历。

    继续向东就是德政石坊,一开间起三楼,飞檐生绿苔,恍如官服垫肩,梁柱有楹联,正中隐约有“慈良”等几字,年代判断不会太早。石坊的左边是正德、乾隆、同治、民国等时期的洪水标线,洪水猛兽,旁边静流的大涪江原来也不温柔的。

省保碑,川渝原本是一家。

    沿江的这片有似老年丹霞地貌,岩壁上布满历朝历代的题记、摩崖碑、龛窟造像等,释道同构,大隋开皇、大业的道教造像很难得。60平米的“佛”字,几米高的“岩”字引人注目。还有两尊有趣的小造像,标有“□儿”,一个上半身,一个裸下体,画风骨骼清奇。

    独柏寺在潼南上和镇后沟村的独柏小学内,到了现场一看,高大的铁门紧闭,人家国庆放假。抓耳挠腮,不知何去何从,正徘徊期间,偶遇一大妈给指点迷津,杂草乱土堆有后门,草色迷汀渚,大妈很靠谱。

    进入荒草没膝的后院便是后殿。独柏寺山门外曾有一颗大柏树而得名,如今山门早就灭了,遗址上修成了二层的教学楼。现存的建筑就是元代的正殿和清代的后殿,国保就是那款正殿。

    正殿是重庆最老的木构,和蓬溪金仙寺、盐亭花林寺、南部永安庙、南部醴峰观是我此次川渝行看的5个元代木构之一。正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两梢间窄,当心间宽,檐柱上置普柏枋,柱间、补间设斗栱9朵。大殿紧锁,透过隔扇可看见空荡的内部。

    后殿为观音殿,单檐悬山式,面阔五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木结构,红砂岩的柱础模糊风化,上有凹槽,估计曾有门窗。殿旁有颗粗大的女贞,大概是康熙年间与后殿同建时所植。

阳春召我以烟景 与同好同行

钓鱼城遗址 【重庆合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