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傅涯逝世,临终前对子女留下嘱托,作出对王根英出人意料决定

 古稀老人赵 2022-06-29 发布于北京

1961年陈赓病逝,在临终前始终放心不下妻子的他,将傅涯叫到了自己的身边,他告诉傅涯:

“我有两件事很忧虑,第一就是我就要死了,以后没有人照顾你了。第二则是担心你的更年期过不好。”

说着,陈赓用手比划起来:“你的头发也会唰的一下就白了。”

傅涯知道,丈夫是在担心她以后的生活,但为了不让她为自己担心难过,陈赓还是想方设法逗自己开心。陈赓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傅涯常常失眠,独自在深夜中悼念他。

2010年,傅涯的生命也终于走到了尽头,也终于能和丈夫团聚了,但就在这时,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陈知进回忆中的父母

1938年,母亲傅涯进入延安的抗大第四期,那一年她才仅仅20岁。在她上学的时候就参加过一些抗日游行活动,但家里却不同意她做这些事情。但这并不能阻挡母亲走上革命道路的决心。后来她不仅去了西安还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了延安。

到了延安之后,母亲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傅涯,她的本名是傅慧英。当时改名就是害怕连累家里人,所以很多人在到达延安之后就改了名字。

文章图片1

傅涯

年轻时,母亲还是一个洋学生,但他们都无法想象母亲是怎么适应在延安窑洞的生活的。母亲从来都不是娇气的女子,所以来到延安之后,便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饿了就吃,累了就找个窑洞睡觉。

对于当时这些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来说,这样艰苦的生活是完全打败不了他们的。

1940年在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武乡县,是母亲第一次见到父亲的地方。

在抗大总校文工团,母亲算是一位风云人物,她不仅有文化,还会演戏,话剧、京剧什么的都会演。

和父亲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抗大总校训练部王部长的家中,当时陈赓去王智涛家中串门,王智涛问他,你现在过得怎么样,陈赓回答:“不错,现在挺好的,有马有枪,有警卫员,就是缺个老婆!”

王智涛的心中顿时就起了主意,当时他的妻子吴静和母亲是同学,所以他们就把母亲叫来,说是借道具,就这样,傅涯第一次见到了陈赓。

在之后的见面中,他们坐在一起聊了很久,陈赓也侃侃而谈,说起了自己在战斗过程中的故事,母亲觉得他有趣又真诚,一颗爱的种子在她的心中悄悄发芽了。

文章图片2

陈赓和傅涯

在这之后,父亲就对母亲展开了追求攻势,只要和母亲熟悉的人,他都会去说好话做工作,让他们撮合两人。

不久之后,两人就有了单独接触的机会,父亲也大方对母亲表露了心迹,他说道:“你有很多自然知识,我可向你学习。我这个人有许多朋友,有男朋友,也有女朋友,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女朋友?”

当时母亲在老家还有未婚夫,明确拒绝了陈赓的求爱,对此陈赓表示了理解。

1943年,父亲得知母亲已经和老家的表哥分手,于是立即给母亲打去了电话,表明了爱意。两人见面之后,父亲将自己的日记交给了傅涯,求婚时许下了对母亲的诺言。

而母亲也被父亲的真诚深深打动,终于在1943年,他们如愿结婚了,刘伯承将自己的房子腾出一间给他们结婚用。

结婚没几天,两人就迅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母亲忙于工作,大概只有一个礼拜才回家一次。而父亲上战场打仗的时候,母亲也经常见不到父亲。父亲南征北战,夫妻两人经常天各一方,父亲也把对母亲的思念写到了日记和信件中。

文章图片3

陈知进

1950年,陈知进出生了,一出生就有8斤重,当时部队已经打过长江,母亲的生活条件也开始好了起来,孩子的营养也能跟得上。

而她的哥哥出生的时候,条件就没有她出生的时候这么好了。父亲只有一点津贴,母亲只能靠做纺线换点钱,为了给母亲补身体,父亲还专门去几个老大姐那里骗吃骗喝。

但当父亲拿回去吃的时候,听说一批负伤的老同志回来,于是便将这些东西拿去给了伤员,因此,那个时候,哥哥生出来的时候非常瘦小。

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他们过着艰苦却又幸福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家里的孩子就更多了,有烈士子女,还有父母在外地或者国外的,这些孩子就一起来到了他们家中生活,每到周末的时候,家中的孩子就有十几个,非常热闹。

其实在当初,母亲选择父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文章图片4

陈赓

在认识母亲的时候,父亲就和盘托出了自己对王根英的感情,而这份情感也让母亲深深感动,她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感情上这么忠诚,这么深沉,那么这个人应该是不错的。

那么,到底是怎样深沉的爱感动了傅涯,决定将自己的终身许给陈赓呢?

陈知非追忆父母亲

陈知非是王根英和陈赓的儿子,尽管母亲逝世得比较早,却也非常了解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故事。

1906年,王根英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贫苦的家庭,因为没有钱读书,所以在8岁那年,王根英

就和嫂子姐姐一起去纱厂当了童工。

当时的纱厂,是英国人和日本人开办的,所以对工人的要求也非常苛刻,但王根英还是在工厂中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1923年是上海党组织发展极快的一年,当时在上海的各区都建立了党支部。

文章图片5

王根英

王根英所在的纱厂的沪东区办起了工人夜校,王根英没上过学,所以对学校非常向往的她立即和姐妹报名参加了夜校。在夜校的学习中,王根英迅速成为了上海工人运动中的骨干。

1924年,纱厂成立了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王根英当选为第一任团支部书记,担负起了领导全国工人和资本家进行斗争的任务。

在中共沪东区委的领导下,王根英组织工人举行了第一次全厂大罢工,六七千人参加并取得了胜利。在这之后,王根英被选为怡和纱厂的工会主席,1925年就加入了共产党。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之后,王根英带领怡和纱厂的7500多名工人参加了全国15万人的罢工示威游行,面对帝国主义骑兵的镇压,王根英毫不畏惧始终都站在队伍的最前列。

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之后,上海成立了特别临时政府,王根英再次当选为市政府委员。而在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筹备阶段,王根英就遇到了陈赓。当时王根英还在夜校上学,陈赓也只是工人夜校的教书先生。

文章图片6

陈赓

一见到王根英,陈赓就对其有了好感,但因为两人都比较年轻,所以并未捅破这层窗户纸。

1927年,中共中央在武汉举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赓和王根英再次相遇了。这次相遇让陈赓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立即向王根英表明了自己的心意,给王根英写去了第一封情书。

没曾想,性格保守的王根英觉得这样的示爱方式并不适合,让她觉得让自己下不来台,于是,就把陈赓的情书贴在了会场的黑板上。对此,陈赓表示了理解,毕竟人家是个大姑娘,于是他写了第二封情书,王根英再次将其贴在了黑板上。

陈赓再次写了第三封,终于陈赓的坚毅打动了这位心细如针的姑娘,也让王根英突破了心中的防线,两个的灵魂终于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会议结束之后,陈赓和王根英就在武汉结婚过起了幸福的生活,两人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但在温存的同时,两人并未忘记肩上革命的重担,不久之后,两人就立即投身到了工作中。

文章图片7

周恩来

新婚不久,两人就面临着分别,陈赓跟随周恩来去了江西九江,筹划和参加南昌起义。

1931年,陈赓带全家回到了上海,在这之后陈赓被派往鄂豫皖红四方面军工作,王根英带着孩子在沪东区工作。

在这之后,夫妻两人聚少离多,常常天各一方。1933年12月,在叛徒的出卖下,王根英在家中被捕,被关进了上海监狱,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1937年8月,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来南京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防会议,王根英此时已经被转移到了南京,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来到了这里面见三位被关的女同志,并将他们营救了出来。

报告会结束之后,王根英三人顺利出狱,结束了3年的监狱生活。为了让他们夫妻团聚,周恩来还亲自带王根英来到了西安和陈赓团聚。

多年未见,再次相见却让夫妻二人格外兴奋激动,听了妻子的遭遇之后也让陈赓对她更加敬佩不已。歇息了几天之后,王根英马不停蹄去延安进行学习,陈赓则率部东渡黄河,夫妻两人再次分别。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王根英在供给部办的财经干部学校担任政治指导员。1939年3月,财经学校跟随主力部队西进,转往太行山区。

文章图片8

王根英

3月8日,敌人攻进了冀南军区驻地,师供给部被敌人包围,王根英便跟着警卫部队突出了重围。但当她走到村外才发现,装有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没有带出来,说完便转头奔回村中。

然而当她将挎包取出来的时候,却碰上了敌人,就这样,在同志们的注视下,王根英倒在一片血泊中,染红了一大片的土地。

而当陈赓得知这个消息时,犹如当头一棒,他站在那里嚎啕大哭,整理好情绪之后,他大声对士兵们喊道:“全体集合!背诵抗日誓词!”

就在这天,陈赓只在日记中写下了一句话:“三·八,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在之后的一个多月中,陈赓也没有更新日记。

文章图片9

陈赓日记

王根英牺牲之后,陈赓为她守孝三年,三年之后,他才开始考虑再组家庭。

陈赓对王根英的这份感情,也深深地感动了傅涯,在傅涯面前,陈赓也从来不避讳谈起自己和王根英的感情。而傅涯也被陈赓的痴情深深打动,决心将终身托付给他。

傅涯临终嘱咐:将王根英和陈赓葬在一起

王根英牺牲之后,陈赓并未忘记她,她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孩子叫做陈知非,从小在外婆家长大。1946年陈知非已经17岁,陈赓派人在上海找到了他,将其带到了解放区。那天晚上,陈赓让儿子睡在自己的身边,心中十分踏实。

虽然有了傅涯,但陈赓却也记挂着王根英的母亲,让傅涯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陈知非的外婆。而傅涯也对陈知非视为己出,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平等对待。

1960年,陈知非和妻子的女儿出生时,陈赓得知后给孙女起名为陈怀申。

每当陈赓和妻子来到上海之后,总会像以前一样带着孩子和傅涯一起去看望外婆。

文章图片10

陈赓全家福,左起第三为知非

一见面,陈赓就亲切地喊王根英的母亲为妈妈,之后就拉着岳母的手嘘寒问暖,让她告诉自己生活上的困难。孩子们也总会围在外婆的身边,学着说上海话。

对于王根英的母亲,陈赓一直记挂在心,1949年上海解放之后,陈赓到达上海之后,就给老母亲送去了一床棉被和一件毛皮长袍子,每到冬天的时候,就会能看老人穿着那件长袍子过冬,老人家逢人就说:“陈赓真是好良心啊!难为他老想着我,老照顾我。”

不仅如此,陈赓对王根英的妹妹王璇梅也非常关心,王根英牺牲之后,陈颖托人将陈知非和王璇梅接到了山西阳城驻地,陈赓对他们说道,先送你们去北方大学学习,先武装头脑之后才能工作。

王璇梅毕业之后,陈赓将其介绍给了陈锡联,促成了两人的婚姻。解放之后,两家关系亲切,经常来往,陈赓和陈锡联不仅是战友也成为了连襟,关系更深了一层。

在上海期间,陈赓和傅涯也曾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傅涯在外工作,陈赓则待在上海的丁香花园养病,而粟裕也住在他附近的院子里。

有一天,傅涯要去上班,在临走前陈赓请求:

“今晚能早点回来吗?快到我的生日了,你给我擀点雪里红肉丝面吃吧。”

文章图片11

陈赓和傅涯

这一句话让傅涯眼泛泪花,过去陈赓从未和他提出过生日,也许是感觉到自己老了,陈赓破天荒地提出了要过生日的要求,这也让傅涯伤感不忘。

在临走前,傅涯看着陈赓花白的头发,想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开始变得衰老了,她装作高兴的样子说道:“我早点回来,给你做你最喜欢的面条。”

尽管当时的陈赓病得很重,傅涯却并未意识到陈赓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就在1957年和1959年,陈赓发作过两次心肌梗塞,平安度过后始终在工作岗位上工作。

那个时候因为他的心脏病,医生不让他吃肥肉,每当这个时候傅涯就拦着他,陈赓也像个小孩子一样大喊:“傅涯最坏了,不让我吃大肥肉。”

来到上海之后,傅涯也不再阻拦他,什么都依着他。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陈赓对自己的病情也有所察觉,便和傅涯开玩笑说道:“我现在就担心我死了以后你会受不了,你的头发会唰地一下全白了。”

随后,他还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说道:“家庭重担都落在你肩上,你的更年期也不好过,万一我不在了,你还要给孩子们多讲讲我的过去。”

文章图片12

陈赓和傅涯

之后,便嘱托了傅涯一件事,希望帮他出版自己的日记,对此,傅涯都一一答应。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傅涯做梦都想不到,离别来得这样快。

1961年3月16日,陈赓因病逝世,享年58岁。傅涯当即大病一场,在医院经过治疗之后,身体有所好转,便想到要完成丈夫唯一的嘱托,开始整理陈赓的日记,编辑出版了《陈赓大将》,还为王根英写下了《报国何计女儿身》。

与此同时,傅涯也不忘关照王根英的母亲,每个月坚持邮寄生活费,一直到老人家逝世。

2011年1月4日,傅涯也追随丈夫的脚步逝去,临终前,她在床榻前特别叮嘱子女:将王根英和陈赓葬在一起。

文章图片13

陈赓和两位夫人的墓地

对于傅涯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她却认为,自己在生前拥有了陈赓最好的爱,给予了她最好的陪伴,所以她更希望陈赓能去陪伴王根英。生前不能在一起,她愿意在去世后成全这对有情人。

不过,在3月16日,她的子女还是将陈赓、傅涯和王根英的遗骨护送到了湖南湘乡安葬,陈赓大将的两位夫人伴在两侧,三人安稳而又祥和地永远沉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