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 个孩子 2 个上清华」,父母称孩子全靠自己努力。你看到了什么?

 古读 2022-06-29 发布于广东

江苏一农村家庭3个孩子2个考上清华,还有一个是211,引发网友关注。为供养孩子读书,父亲常年在南方打工,母亲沈玉莲28年来一直在家,陪伴三个孩子成长。接受采访时她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只能教孩子做人诚实守信,学习都靠孩子自己努力。

每年高考放榜后,都有一些高考状元接受采访,他们家长都说类似的话:学习主要是靠孩子自己努力。

可见:教育道路千万条,自己努力最重要。

可是,事情还是那个事情,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问题是什么?

问题一:孩子自己肯学,家长当然不用管了。可如果孩子自己不肯学,或者学不好,家长还能坐等不管吗?

我的回答是:家长需要管,也可以管,但是不是逼孩子去学,而是帮孩子找到为什么不肯学和学不好的原因。解决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问题,这个不是全靠刷题、补课就能解决,还需要在生活中相辅相成地去解决(好关系、好感受、好沟通都有助于孩子的学习进步,具体不展开谈了。)

孩子只要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对自己有追求,那么技能方面的,知识方面的东西,是可以解决的。普遍而言,孩子学不好多数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动力不足的问题。

家长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管,一旦孩子自己肯努力,就让孩子自己去学。不要急在一时,有时候正是家长的急于求成,破坏了孩子好的学习感受。孩子的很多问题,正是家长管出来的。

问题二:孩子靠自己努力就能上清北、985吗?

我的回答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一定上清北,家长也不该把这个目标强加给孩子。上个好大学的确是人生的一大优势,但是不能说是决定性的优势,人生不是上一个好学校就能覆盖的,还有很多其他内涵。人的一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具有良好品质(上进心、勇气、乐观、坚毅等)的人会走得更远。即便走不远,走的过程中也会幸福快乐很多。
家长对孩子寄予希望,担心孩子的未来,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同样作为父母,我对孩子也有期望也有担心。但是,我有一个非常坚定的原则,孩子被逼着学习上一个好大学,跟孩子自主地学习上一个一般的大学,如果这两者中间作选择的话,我选择后者。
比关心孩子的将来,我们应该更关注孩子的现在的生活,他现在高不高兴?觉得幸不幸福?对于将来的关心,我们不一定能关心的对。而对现在,我们很能更能把握。如果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少年,他拥有的美好足以支撑他整个人生。一个感受到生活和生命美好的人,会更加珍惜时间爱护生命,这样的人一定会愿意努力,寻求自己的价值。
问题三:管孩子与不管孩子,到底哪个好?

我的回答是:正确的管比不管好,错误的管还不如不管。正确地管,是懂得和尊重孩子为前提。说是管,其实是引导。如果孩子不听,再高明的家长也驾驭不了另一个人的心灵。错误的管会有很多误解、扭曲,损害,有些损害是眼下看不出,有可能在今后显现出来,错因会导致恶果。心理损害比较隐形,而人总是受惯性趋势。在这方面家长要保持自省和敏感,在少子化的时代,孩子们面对的心理压力是远胜过以往的。帮孩子屏蔽一些时代的弊端,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绿色的成长环境,这在我看来是最有智慧父母才能做到的事情。
教育可以很复杂精细,也可以大道至简。如题中的父母走的就是大道至简的路,看似无学问,确有大智慧,契合伟大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过一些观点:
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
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