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双相患者:我现在就想自杀,不想活了,怎么办?

 晴日心理 2022-06-29 发布于广东

本文字数约:3103 字       

阅读时间4 分钟

本文章节:

01、想自杀时应马上求助,释放负性情绪

02、危机解除后,还需解决心理根源问题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我现在就想自杀,不想活了,怎么办?!”

很多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小伙伴,可能早就有自杀的想法了,但或许是不敢,或许是不甘心,或许是考虑到父母和家人,他们没有真正选择轻生。

他们之所以提出上面的疑问,往往是因为刚刚遇到了一些事,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了,产生了严重的灾难化思维,想自杀的冲动就更强烈了,但仍有一点理性。

能发出这样的疑问,说明他们内心仍有求救的愿望,只不过创伤被激活时真的太痛苦了,忍不住想到了死亡。

所以,那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自己没那么痛苦?

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患者的父母、家人、朋友,如果患者曾出现过以上这种自杀念头的话,希望你们能认真阅读以下建议,积极地行动起来,这很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想自杀时应马上求助,释放负性情绪

第一,患者本人要意识到“我想自杀”这种想法的根源,这源于我们一直以来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而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通常就是这些创伤被激活了。

我们通过临床心理干预,尤其是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临床实践发现,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遭受过大量来自于原生家庭、学校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有的创伤还可能来自互联网或社会。

比如父母比较粗暴的教育方式,老师严厉的辱骂和惩罚,同学们的排挤嘲笑,甚至遭遇校园暴力等等,只要小伙伴们想起来仍觉得委屈、难受、生气的,都属于叠加性心理创伤。

当然,除了小伙伴们在外显记忆层面还记得的以外,通常在内隐记忆层面还有很多创伤,尤其是幼年、童年时期发生的,也对我们的精神心理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当这些创伤不断累积,患者会感到越来越低落、压抑;当遇到外界一些刺激,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激活时,患者会感受到强烈的负性情绪,内心非常痛苦,再加上以前接触过关于自杀的信息和新闻,就很容易想到通过死亡来摆脱痛苦。

用精神医学的话来说,这可能处于重度抑郁发作状态,常见于抑郁症、双相障碍。这时的患者,其实是被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的强烈负性情绪“控制”了。

认识到以上关于自杀念头的来源和本质,有助于我们再恢复一些理性,更有可能摆脱这种“控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有强烈的自杀念头这非常危险,我们最好马上求助!

常见的求助办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向身边信任的人求助,比如家人、老师、朋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甚至可以是知心的网友。向他们倾诉一场,得到他们的理解、安慰和引导,非常有助于我们释放负性情绪,从这个状态中抽离出来。

那如果这种办法行不通,在身边找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求助失败,那还可以用第二种方式,打给一些权威的心理危机干预求助热线。

国内很多省市都有这样的求助热线,比如:

天津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22-88188858);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咨询热线(027-85844666),

青岛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自杀干预热线(0532-85669120),

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晴热线”(18011959205,早9点到晚9点),等等。

在推出这篇稿件前,我们致电核实过,以上几个热线仍真实有效,对于求助者没有地域限制,接线速度也比较快,供大家参考。

现在网上的信息参差不齐,时效性也不强,网上说的很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都已经失效了,有的打不通,有的接线人员专业素质欠佳。希望小伙伴们理性对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要陷入灾难化思维,目前社会上这方面的专业、优秀资源确实是比较稀缺的。

所以,建议小伙伴平时可以留意、收集有效的热线资源,并最好提前核实它们是否真实有效和接听时间,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我们千万不能坐以待毙,要尽快用正确的方式释放强烈的负性情绪,不要被这个状态困住太久!


危机解除后,还需解决心理根源问题

不管大家通过什么方式,最后强烈负性情绪得到了初步缓解,心理危机暂时解除,也就是心里好受点了、又没那么想自杀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

尤其是一些家长,孩子想自杀时,他们担心得要命;孩子的情绪好不容易平复下来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们很担心孩子再次想自杀,但又不敢跟孩子谈这个话题,也不知道怎么谈,有的父母甚至还对此很忌讳。这些父母有种侥幸心理,不去解决根本上的问题,但又盲目希望孩子再也不要出现这样的心理危机。

不管父母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希望小伙伴们自己不要盲目乐观,掉以轻心。在我们的情绪比较平稳之后,一定要重视心理根源上的问题,尽量想办法修复自杀念头背后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具体来说,第一点,如果自杀念头很强烈,频繁发生,我们最好先借助规范的精神科治疗,快速改善情绪,这能救命。比如规范服用精神科药物,必要时可以考虑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如果有的小伙伴从来没有看过精神科大夫,没有确诊的,或者一直没有规范治疗的,这一步就更加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点,我们还要努力争取父母的理解,引导父母掌握高效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尽快改变跟我们的相处方式。

如果父母能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跟我们改善亲子关系,爸爸妈妈之间也改善关系,整个家庭氛围变得融洽,这相当于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疗,对修复我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非常有利。

至于如何尽量获得父母的理解和帮助,这篇文章我们提供过建议:爸妈根本不认为我病了,我怎样才能让他们重视?         

第三点,如果能跟父母改善亲子关系,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后,可以跟父母一起深入分析自己患病的心理根源,尽快确定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尽量掌握一些科学精神心理学的知识。比如精神医学和主流心理学的局限性,如何看待抑郁症、双相障碍这些诊断。

我们最好知道精神科药物和主流心理治疗的利弊,比如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适合哪些群体。

比如对于青少年患者,最好不要接受精神分析疗法,而是接受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家庭治疗。

对于CBT,我们也可以提前了解它的原理和所需时长,知道它在整体上有效,但也不能抱有过高的期待,更适合轻度到中度的患者,或者病情已经恢复到轻度到中度的患者。

如果我们是学生,最好还要对学习障碍的形成和解决办法有一定了解。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学生患者都有学习障碍,如果程度严重的话,就算情绪稳定了,但学习能力还是难以恢复,学不进去,这又会反过来导致我们情绪波动。

寻找、对比治疗方案时,以上知识都很重要。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了解我们【晴日知识课堂】里的专栏,其中有关于抑郁症、双相障碍和学习障碍的详细分析。

如果我们因为病情,暂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可以让父母深入了解,然后跟我们讲解。

最后,希望小伙伴们对病情不要灾难化思维,不要陷入悲观消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小伙伴觉得自己反复发作,病情好好坏坏,再加上很多专家都说这个病很难治,是“慢性复发性脑疾病”,那岂不是一辈子都好不了了?一想到这,很多人未免心里绝望。

其实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康复,并没有这部分小伙伴想的如此悲观,我们最近推出了一篇文章谈论这个话题,里面提及:

只要有科学的方法,并基本具备3个条件(主要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得到较大程度的修复、重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逆商),患者完全有望走向真正的康复。

相关文章:抑郁、双相患者多次复发了,难道这辈子都好不了了吗?

而且,这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说,现在越来越多既懂精神医学,也懂科学心理学的跨学科精神科专家也这么说,比如我们之前分享过的这些文章:

- 回龙观杨甫德教授:抑郁症经过正规治疗可完全痊愈,这个概念一定要有!

- 北大六院马燕桃:双相障碍可化解,并非需要终身服药

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康复是一个过程,如果接受主流的精神科治疗和心理治疗,速度是会慢一些,但只要方向找对了,慢就是快。

如果我们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家庭治疗,增强自我觉察能力,这能明显地加快康复,更快实现减药、甚至撤药。

最后,希望小伙伴们对康复要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如果下次再出现强烈自杀念头,甚至可以将这篇文章翻出来看一看,或者点开我的视频,听何医生唠叨几句,哪怕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也行,接着再勇敢地去面对、解决问题!




热门文章:

抑郁、双相孩子遇事容易焦虑、灾难化思维,父母要这样应对才有效

孩子出了精神心理问题,家长不宜心存侥幸!及时重视和解决,才能加快康复!

离高考仅3个月,他却一上学就发烧、休学在家,12个小时心理干预后,他如愿考上本科


热门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