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2)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山东刘福新 2022-06-29 发布于山东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我的山西之旅第二集

                              刘福新

这一集先不谈晋祠,先谈一谈我携老伴旅游为何选择了山西?一来,我的山西网友(“榕树下”和“新浪博客”)多,虽然大部分都停博了,可那份深情是常常在心里激荡着的。二来,我的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描写山西的委实不少,我要亲自印证一下地理形势。三来,山西是一个人文资源大省,尧舜禹的都城都在山西,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第四个原因也是大家可以想象的,秋季南方多雨,不是旅游的大好季节,再说,我与老伴今年春天已经在江苏逛了近二十天。
另外,说一说山西的大致情况。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00万人,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
山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西、南以黄河与内蒙、陕西、河南等省区为界,唐代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煤、铝土矿、耐火粘土等7种;居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34.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埋藏浅,易开采,累计探明储量2500多亿吨,占全国探明保有储量的26%,素有煤海之称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我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崛起,著称中外
山西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存宋、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和莺莺塔,等等.其中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有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之涣、王维、白居易,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有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等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晋祠的东大门。我与老伴就是从这个大门进的。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大门外的石狮子。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大鼎也被装修了。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这幅图片又被细浪图片系统强制性都缩成小片了。还不知道显示不显示呢?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5、公历9月25日,晋祠早早地披上了节日盛装。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6、我所关心的倒不是节日盛装,我所关注的除了古建筑,就是古树了。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7、您发现了没有?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面部表情是不一样的。一个安然微笑,一个张嘴大笑。可以猜测大笑的这一个是雄狮了。不过,人类发展却大不相同,如今的女人在任何场所都可以毫无禁忌的浪笑,而且比男人还泼辣。如若不信,可以观察嘛!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8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9、影壁,中间塑有“福禄寿”三星。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0、影壁。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1、飞龙阁。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2、飞龙阁楹联: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3、飞龙阁简介。又上传了一次,还是不显示,罢了,发布以后再说吧。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4、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5、“通幽”。
不禁让人想起“曲径通幽处”的闲适。一般的祠庙数量众多,多为小龛和单独小筑,利用环境根据不同的条件因地制宜、灵活布局,遍布于乡村之间。大型的祠庙空间布局常用主次分明,中轴对称;纵深发展,线形布置;取经通幽,欲扬先抑;繁而不乱,气势恢宏;向心布局,横向排列等形式,而晋祠的布局则兼而有之,集众所长与一身,奉行了一个更为丰富合理的空间。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6、隋朝末年,太原留守李渊与其子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故地重游,亲撰《晋祠之铭并序》石碑。所以这个门楼上的“唐宗遗风”就十分得体了。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7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8、晋祠
集秀丽的园林风光与珍贵的文物景观于一体,不同时代的各类建筑均留有不少匾额、楹联、诗词,就楹联数量而言,山西境内,除五台山外,晋祠位居第二,多达百余副,多为历代名人撰书,且带都为木刻,至今保存完好。景观与楹联相映生辉,使人留连忘返。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19、上联是:晋阳自古称嘉丽。下联是:高殿阁台奏管弦。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0仁智阁,晋祠中的所有建筑物都有故事,譬如这个仁智阁,有网友的博文就说住过阎锡山的一个太太。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1、静怡阁的对联:
花香鸟语群生乐,月霁风清造物心。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2、这组铜像集中塑造了大唐明君和勋臣的形象。左起:长孙无忌、尉迟恭、李世民、徐茂公、秦琼、程咬金。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3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4、老伴给我拍的。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5、又成了“小片”了,还不显示。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6、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7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8、枕流亭楹联亭头看月色如画,枕畔听溪流水声。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29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0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1、这条路不错,给老伴拍照。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2、耸入云天的杨树给人一种庄重感。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3、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却不以为然。花儿摆到公园去嘛,干么放在这里?其实,表面的艳丽是与深沉的历史相悖的。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4、好大“钱眼”。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5、又不显示了。这是牡丹亭。

楹联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出自刘禹锡《赏牡丹》,上面的"牡丹亭"三个字,是傅山先生题的。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6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7、这里是“晋祠天下景”亭。楹联是:“神仙境界唐日,锦绣江山汾晋川。”"晋祠天下景"五个字也是傅山题的。不过,正面的图片拍虚了,不能用,这幅图片看不到楹联。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8、菊花还是很艳丽的,拍了几幅。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39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0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1、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2、看来,这位姑娘十分喜爱这一盆黄菊花。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3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4、这是宝墨亭。对联我没能拍清楚。是这样写的:阆苑胜境书韵雅,仙阁芳亭墨华香。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5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6、枕泉亭。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7、晋水亭。对联是篆体字,现在眼睛疲劳,翻译不出来了。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8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49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50、古树。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51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52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53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54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55、树身的大瘤子叫“癭木”。




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上)              5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