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炎热,不少朋友很容易就中暑,在中医里呢,中暑有区别,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中暑! 明朝温补派名医张景岳有说:“暑月受寒,故名阴暑;暑月受热,则为阳暑”也就是说中暑分两种,一为阴暑、二为阳暑。 阴暑理解就是有寒邪的情况,比如贪食寒凉、睡觉不盖被子着凉等,出现了恶心饮食不佳,头晕头痛、四肢乏力这些症状——这些就是阴暑的表现 阳暑和晒太阳有关,夏天室外温度高,出汗多,人体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消耗能量过多,这时候就容易引起阳暑,这种情况一般来得比较快,像很多就是突然的倒下、头晕,一下子虚脱一样,这种就是阳暑! 不过现在一般多见是阴暑的比较多,因为大多不用在外面酷热的环境下工作,更多的是感受到了空调、冷饮的湿寒,阴暑没有阳暑的情况重,但也不能忽视。 阴暑可以了解家中常备的藿香正气水,可以应对阴暑的情况,感受寒湿的上吐下泻、食欲差、头晕等等,常备藿香正气水即可。还可以试试隔姜灸,取一块生姜片戳洞贴在肚脐上放艾绒搓成塔型点燃。 阳暑往往及时急症了,要和时间赛跑,发现患者一定要让患者在阴凉的地方,不要再让患者被晒着或不通风的环境里,打急救电话的同时,可以帮助患者降温、掐人中等。 如果有条件可以了解方剂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或者了解酸梅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