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赛获奖作品集》 ——xiyunzhaichupin ![]() 大赛获奖作品集 ![]() (1) 北京三味诗社 编者按:为提高北京三味诗社群友创作水平,促进群友进步,创作群先后6次组织群友参与全国诗歌征文大赛写作。欣慰的是,先后有十多位群友“摘星”。为鼓励群友们再接再厉,现将历次获奖作品归集,以作纪念。 ![]() 一、诗歌万里行举办的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获奖:项见闻、南木子、张广超、吴相兰 ![]() 在富顺,我把一株再生稻比拟为母亲项见闻 民是国基,谷为民生 吃饭是天大的事 米粒再小,也承载着国之大者的重量 在富顺,选择一株再生稻抒情 我更愿意把她比拟为母亲 以此表达,对一株稻谷的敬重 这人间,谁都不能否认 最伟大无私的是母爱 如果不是母爱,谁会选择泥里水里 风里雨里,再一次重生 一株水稻的分蘖、扬花、抽穗、结实 生长的过程,堪比我乡下的母亲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母亲如一株水稻 把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儿女 当我们兄弟像一粒粒稻子 能把薪火传承时 母亲已随着季节的更迭,没入了泥土 母亲一生谦卑 谦卑得如一株俗称的抱荪谷 混在人群中,分辨不出她的身影 她却用一碗碗母味的醇香 给予了我们生存的底气 像一株富顺的再生稻,母亲 一生真诚自然,不含虚假的成份 以至她去世多年了,还成为 人们口中的地理标志 儿时,母亲常常叮咛我们 要珍惜粮食,她说 糟蹋粮食,是有罪过的 现在,我吃饭时 始终坚持,把碗里扒得一颗不剩 我唯恐不珍惜一粟一粒 就成了糟蹋粮食的罪人 简介:项见闻,“北京三味诗社”服务员,中国《财经文学》总编助理。 我和我的父亲,是再生稻另外的样子
简介:南木子,原名李光镜,重庆市巫山县作协会员,《新诗高地》杂志执行主编。有诗发表于《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林》《生态文学》《散文诗》《青春》《奔流》《辽河》《金山》《中国青年报》《中国企业报》等刊物。 拾起故乡再生的黄金 简介:张广超,四川自贡人,军旅多年,居于北京。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飞天》《解放军报》多家刊物媒体。荣获中国诗歌学会2021年优秀学员奖。 重生的猜想 吴相兰
十月秋风里,对着旧身子 扬起沉甸甸的笑意 有断而再生的勇气 简介:吴相兰,女,重庆秀山人。“北京三味诗社”秘书长,执行社长。作品散见《中国企业报》《诗探索》《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华文学》《江河文学》《辽河》等报刊和平台。 ![]() 二、《星星》诗刊举办的“行走宽窄之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谷玲玲 ![]() 光阴窄谷玲玲
![]() 三、诗歌万里行举办的首届“白茯美杯”全国诗歌大赛获奖:项见闻、张广超、周长青 ![]() 白茯美,修复我对生活的自信项见闻 不要用奢侈为“白茯美”验明正身 它并非如你所想象的那样 只是一款美容健康新品的代名词 如果一年前你看到我,便知道 我的热情,早已被生活挥霍一空 一棵皱纹百褶的老树,那是我之前的样子 皮肤枯燥、黑眼圈、失眠…… 身体种种的不适和折磨,让我表情麻木 看到日子落满尘灰,也会无动于衷 爱人说,你应该像我一样,试试用“白茯美” 修复细胞,找回你当初的样子 必须承认,尝试是最实用的美学 “白茯美”的功效,如春风几度化雨 润肤无声。我原本坎坷不平的脸上 自信,正在照亮每一寸土地 简介:项见闻,“北京三味诗社”服务员,中国《财经文学》总编助理。 白茯,一切源入花开之美
简介:张广超,四川自贡人,军旅多年,居于北京。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飞天》《解放军报》多家刊物媒体。荣获中国诗歌学会2021年优秀学员奖。 白茯美——中国妈妈
简介: 周长青,湖北荆州人。诗作散见《中国企业报》、《荆州日报》、《荆州晚报-垄上诗荟》、《宿迁日报》、《速读》、《监利文艺》等。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举办的,建党百年诗歌大赛一等奖,荆州作协举办的首届监北文学奖二等奖。现于武汉某生物技术公司从事销售。 ![]() 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银杏杯”全国诗歌大赛获奖:吴山、林洁、王红梅 ![]() 父亲,是一棵银杏树
她抱着一棵银杏树 用一年四季的辛勤养育我们 而我是父亲萌生出来的新芽 我的女儿也是,看见她 简介:吴山,湖南永州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延河》《奔流》《湘江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获多种奖项。 故乡的银杏树
看我走远,从绿到黄 又从黄到绿
就会有泪一样落下来 而它仍然挺立着 简介:林洁,笔名婉君,“初春二月”会员,湖北恩施,有作品散见《诗歌月刊》《校园文学》《辽河》《作家报》《小诗界》等纯文学期刊。偶有作品获奖。 银杏 又是一年银杏染秋色 从绿到黄,随季节厚重 像那年与你走进图书馆共撑的雨伞 剃度为活化石,安然沐浴岁月迷香 简介:王红梅,云南省作协会员。诗文散见《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延河》《人民日报海外版》《青海湖》《世界日报》《中国企业报》《启明星(校园文学)》《玉溪》等刊物、报纸和网络平台。 ![]() 五、枣阳文联举办的第二届“桃花杯”第二届华文诗歌大赛获奖:项见闻 ![]() 花海枣阳,惊艳了时光项见闻 在诗经的幽深处回眸,那一朵朵桃花 亦真亦幻,绽放在枣阳的枝丫上 春天由南向北,铺展成枣阳百里花海的走廊 蜜蜂、蝴蝶、蜻蜓—— 这些村庄的自然景象 是枣阳生态最美的证词 春风万里,衔接古今 在一片片姹紫嫣红的留白处 给人留下巨大的遐想空间 刘秀故里、古人类遗址、九连墩战国楚墓、白水寺 历史在这块土地的眉心 点上一颗颗粉红的朱砂痣 惊艳了时光 唐梓山,万年风采依旧 那个背井离乡的人,此刻眼含泪水 释怀了小小的乡愁 百竹园里,时间停靠在了竹杆上 骨节为一方山水,一座城,作了最好的解语 中国汉城诠释包容之心 那些福禄寿喜,马头墙,木雕窗花 隔着年代,为新时代立身 请命 我是真的已记不清,枣阳花海是开在三月 还是四月。分不清今夕何夕 时空交错中,有人身穿唐装,有人身著汉服 在前世,我想我一定是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在枣阳花海,有位女子面对三千桃花 她拈花一笑,又罗秀迎风,款款而去 我看见她眼里有桃花 有流年,有枣阳花海,千年不变的风骨 简介:项见闻,“北京三味诗社”服务员,中国《财经文学》总编助理。 ![]() END 溪 云 斋 ![]() 特邀顾问:乔延凤 首席评论家:北乔 顾问:梁永利 刘晓平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致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合作媒体:《几江诗刊》《也是文学报》《齐鲁·福建文学社》头条《蓝色海洋诗社》《北京三味诗社》 随缘用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