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底的一天晚上,上海军管处的干部老刘快步走出了上海市公安局榆林分局,幸好天色已晚,加上公安局的人大多已经下班,没有人看到他神情紧张的样子。 原来,几分钟前,老刘准备来这里拿个文件,因为经常来,他也就没打招呼,直接走进了值班室,可就在打开门的一瞬间,瞧见了难以置信的一幕。 只见屋里的军代表正把玩着一块银元,看到老刘进来,顿时慌了神,赶忙把银元藏进了抽屉,虽然动作很连贯,但老刘毕竟当过侦查员,这点蛛丝马迹还是没能逃过他的法眼。 当时,上海刚刚解放不久,按照解放军的收入来说,一个普通的军代表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挣到一块银元的,老刘顿时觉得这其中定有蹊跷。 ![]() 为了不打草惊蛇,老刘装作没事人一样拿完文件就离开了,随后,一路小跑来到了榆林分局局长刘永祥的家里。 调查由此开始,只是案件并非大家料想得那般,单纯地朝着贪污案的方向发展,在那位军代表的身上,居然隐藏着金屋藏娇的秘密…… 一块银元的背后“刘局长,你这里的欧震有问题,他手上有来路不明的银元……”老刘敲开了刘局长家的房门,幸好,这时刘永祥还没有休息。 不一会儿,刘永祥就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 因为早在上海刚解放的时候,陈毅市长就三令五申,明文禁止腐败行为,一旦发现,严惩不贷,这下公安局里出了这种事,刘局长哪里还能睡得着。 在刘局长的授意下,榆林分局立刻成立了一个专案组,秘密调查军代表欧震的所有社交往来,弄清他银元的具体来历。 因为欧震是从部队调到公安系统的,所以,他的所有档案资料很快就被送到了刘局长的手上。 欧震,时年25岁,浙江人,早年曾加入过国民党的三青团,后来又到了国民党政府内当了一段时间警察,淮海战役爆发前,国民党急剧扩招兵员,他就被送到了杜聿明的部队当兵,并在淮海战役中被我军俘虏。 ![]() 被俘后的欧震在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下,主动交待了自己过往的经历,洗心革面,努力改造,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被提前释放,欧震回到了老家,过了一段闲来无事的时光。 后来,他听说我党创办的山东济南军官学校正在面向全国招生,便决定报名参加,谋个工作,因为之前有过当警察的经历,所以,没费多大劲,他就被录取了。 渐渐地,因为成绩突出,欧震成了我军的一名革命干部,上海解放后,表现优秀的他便跟着时任山东省公安厅厅长的李士英来到了上海,成了榆林分局接管工作的军代表。 看到欧震的全部资料,刘局长不禁加重了对他的怀疑,毕竟欧震曾是国民党的兵,难免沾上腐败的习气。只是没有证据,一切都不好妄下论断。 ![]() 为了还原事情的真相,刘局长当即命令专案组的成员着手调查欧震的近期行踪,果然,没几天,专案组就有了新的发现。 话说欧震看到老刘突然进门时,也吓了一跳,他赶紧将银元塞进了抽屉,见老刘和没事人一样来取文件,他觉得自己有银元的事应该没有被老刘发现,长舒了一口气。 此后几天,欧震继续和往常一样行事,他时不时地就会往一条弄堂的胡同钻,而且经常是头天晚上进去,第二天一早才出来,每次走得时候都面带笑意。 欧震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然而,这一切都被专案组的侦查员看在眼里,他们立即对胡同里欧震常去的住处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房子竟是一个旧警察帮他租的。 ![]() 面对专案组的审问,起初,那旧警察一直闭口不言,我党干部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才意识到时代变了,共产党的干部与国民党的旧官僚截然不同。 最终,旧警察被感化了,如实地交待了事情的经过。 他说房子是欧震专门花钱托他找的,当时鉴于欧震军代表的身份,心想着以后能借这层关系和我党干部说上好话,便同意了。 等找好房子后,旧警察才发现原来根本就不是欧震要住,住在里面的是一个衣着艳丽的女子,欧震告诉他如果有人问就说是他的未婚妻。 听到这里,专案组打断了旧警察的供述,因为根据欧震的档案资料显示,他是未婚,而且是没有未婚妻的,也就是说欧震撒了谎,他有问题。 ![]() 于是,刘局长立即指示专案组开始了行动。 1949年12月18日晚,欧震再次穿着草绿色的制服来到了为“未婚妻”租的房子,正当二人打情骂俏的时候,屋外冲进来了几个身影,当场将二人逮捕,这些人就是在附近监视的办案人员。 例行执法变成了见色起意欧震被捕了,但他表情却很淡定,似乎是专案组错怪了他,面对专案组的询问,欧震要么不说,要么顾左右而言他。 刘局长办案经验丰富,他一眼就瞧出了欧震的小把戏,便直中要害地说道:“银元哪来的?”在欧震被捕的同时,专案组从他的家中找到了四块银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询问,欧震愣了一下,他随口说了一句:“朋友送的!”可当刘局长继续追问朋友的信息时,欧震却再度陷入了沉默,试图作最后的反抗。 ![]() 没有办法,专案组只好从他口中的那个“未婚妻”入手,面对询问,该女子并没有打算顽抗到底,或许欧震于她而言不过是个过客罢了,她抽泣着向警方交待了欧震犯罪的全部过程。 拿着女子的供词,欧震也如梦方醒,痛哭流涕,吓得连连求饶,希望组织上能给他留一条活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时间回到1949年6月8日,此时距离上海解放才过去十余天,城市里还残留着大量的国民党特务和诸多的地痞流氓,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这天,军代表欧震接到任务,带着几位民警来到了原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第21电台台长毕晓辉的家里调查,几日前,接到群众举报,说他家里藏匿有大量的武器。 ![]() 来到门前,欧震礼貌地敲了敲门,因为经过调查,毕晓辉早已在上海解放时逃离了这里,屋里只剩下了他没来得及带走的眷属。 听到敲门声,屋里传来了女人的哭泣,欧震没有硬闯,继续耐心地敲门,过了片刻,一位身穿旗袍的女子打开了房门。 欧震的眼神立刻迎了上去,仿佛一见钟情,愣了一下,他整理了情绪,轻轻地说道:“我们是公安部的特派员,今天到这里来就是要了解你丈夫毕晓辉的情况,同时还要对你家进行搜查,请你配合。” 女子一看来人是身穿戎装的警察,吓得躲到了一边,在她的身旁还有一个女子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据了解,这女人是毕晓辉的大太太,而开门的则是他的二姨太,名叫朱英。 ![]() 此时,面对风姿绰约的朱英,欧震的心里早已泛起了千层巨浪,但看到同事就在身边也不好做些什么,于是,便象征性地拿着调查令展开了搜查。 最后,倒是从毕晓辉的家里查获了几支枪,见两个女子也没能提供任何有用的线索,最终,根据她们积极配合的态度,欧震等人对其进行了宽大处理。 办完案,欧震回到了公安局,一路上,他满脑子都是初见朱英时的样子,整个人都像似被她俘虏了一般,面对同事的谈话,他都显得心不在焉,当天夜里,欧震更是想得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欧震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欲望,他已经顾不上陈毅市长的三令五申,连夜爬起来直奔朱英家而去,当然,去的时候,他没有忘记穿上自己的制服,这是他唯一能炫耀的手段。 ![]() 听到欧震夤夜来访,正在睡梦中的朱英慌乱地起了身,把他迎了进去,欧震倒也像熟人一般,直接盘腿坐到了客厅的椅子上。 “我来是要告诉你,上午的时候,你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交代清楚,多亏我帮你在领导面前美言,你才逃过一劫,但事情还没完,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欧震一口气说完了自己在路上编造的谎话,自信的表情仿佛是在告诉朱英这就是事实一样。 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朱英听到后,连连向他道谢,并且苦苦哀求:“警察同志,求求你放我们一马,只要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叫我怎么做都可以。” ![]() 朱英常年跟随毕晓辉,早已熟识了官场的那一套,只见她边说边从柜子里拿出了四块银元,十分自然地递到了欧震的手中,“这是一点小意思,事成之后,一定会好好感谢!” 欧震早已是见色起意,他哪里只是来要钱的,见到朱英恐慌的神情,他便更进一步,直接坐到了朱英的身边,趁她没有反应过来,一把搂住了她。 朱英有些害怕,不敢反抗,就这样,两人发生了关系。 可欧震并没有因此得到满足,他想要长期霸占朱英,为了掩人耳目,他便托以前认识的旧警察帮忙租了一间房子,金屋藏娇,此后,欧震只要一有时间,就来这里寻欢作乐。 ![]() 直到有一次,他在值班的时候把玩朱英给她的银元时,不小心被老刘撞了个正着,才暴露了真面目。 路漫其修远,不敢稍废弛听到整件事情后,刘局长也不由得心头一紧,这可是解放上海后发生的第一件腐败案啊,一旦公布肯定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面对欧震的再三哀求,刘局长不好擅自处理,便将此案上报给了上海公安局局长李士英,考虑到案件的恶劣程度,刘局长在报告的最后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欧震是南下干部,公开处理恐怕政治影响不好。” 李士英听完报告拍案而起,发出了内心的怒吼:“接管上海前,我们对所有的干部都进行了反复地教育,他到了才几天就敢如此胆大妄为,必须严惩,必须公开处理,只有公开,才能杀一儆百!” ![]() 是啊,当初欧震是跟着李士英一起来的,细说起来,李士英也算得上是欧震的老师,面对他的这般恶行,李士英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气愤。 经过公安局干部间的仔细讨论,最终,一份关于欧震犯罪经过的详细报告被梳理了出来,放到了李士英的案前。 李士英没有犹豫,提笔在报告上作出了批示:“欧震敲诈勒索,侮辱妇女,目无法纪,应予枪毙,以维持纪律。” 因为欧震是军代表,所以,随后时任华东军区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的宋时轮也作出了批示“执行枪决”,紧接着,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同样给出了“枪决”的批示。 不过,话说回来,这毕竟是首例腐败案件,到了这年7月14日,李士英还是将各方面的意见如实交到了陈毅市长的手中,等他做最后的答复。 ![]() 陈老总素来嫉恶如仇,来到上海后,他更是见识到了一些国民党遗留人员的腐败行径,这次,见到我军干部也有腐败的,更是怒上心头。 “严惩,必须要严惩!” 陈老总拿起笔在李士英提交的报告上,写下了十分醒目的四个大字:“同意枪毙”。欧震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 在之后的一次大会上,陈老总想到了腐败问题的危害,他激动地说道:“我们是解放上海、改造上海呢?还是被上海人撵走?我们是红的大染缸,要把上海染红,我们不要红的进去,黑的出来!” 随后,在陈老总的指示下,欧震被判死刑的消息刊登在了国内的各大报纸上,顿时引发了民众,尤其是上海市民的广泛讨论。 大家无不为政府的判决拍手叫好,行刑的当天,无数的群众前往围观,而对欧震的处理,也对上海各级党政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