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南亚最大淡水湖,50%湖水来自湄公河,洞里萨湖为何逐渐消亡?

 炫叶楓雪 2022-06-30 发布于广东

洞里萨湖是柬埔寨中部的天然洪泛平原水库,横跨平原,向东南延伸到湄公河,被法国人称为“大湖”,也是柬埔寨的“生命之湖”。该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水体,为大型鲤鱼提供良好的繁殖和捕捞环境,但是从2019年开始,整个水体面积持续缩小,水位不断降低,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为什么逐渐消亡?

颇具规模的淡水水体

每年的5月至11月的季风会影响洞里萨湖地区的气候,水位高涨的湄公河将逆转洞里萨河的东南流,将洞里萨湖的面积从2700平方公里增加到10360平方公里,其深度也从最深3米增加到了最深14米。

这就是洞里萨湖水资源丰富的基础:独特的水循环。洞里萨湖依赖于洞里萨河,它是旱季湄公河的一条支流,本身就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多样化的河流流域之一,仅次于南美的亚马逊河。

洞里萨河每年都会倒流两次,它从五月的雨季开始,雨水便淹没了湄公河,水位的上涨将河水、淤泥和营养物质沿着洞里萨河送入洞里萨湖,湖面上涨吞噬了土地,居民会将漂流房屋锚定在淹没的树干上。

等到11月份,雨水逐渐减少,湄公河就会慢慢消退了,洞里萨湖的湖水回到洞里萨河,然后又涌入湄公河。雨季期间,洞里萨湖流域居住着300万居民。他们以打鱼为生,因此洞里萨湖的渔业年产值高达20亿美元左右,同时季节性的洪水还能给稻田带来丰富的养分。

为什么洞里萨湖逐渐消亡?

2019年,洞里萨河在8月份才开始回流,而不是往年的6月份,持续时间也缩减到了短短的6周。河水补给锐减导致洞里萨湖的水位降低,而低浅的水位、温暖缺氧的水体对于渔业来说,可谓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一毁灭性打击的发生有诸多原因。首先,在洞里萨湖以北的1300多公里处,多国在澜沧江上修建了水电站。这些水电工程使河水中的沉积物含量减少了一多半,而沉积泥沙对下游水体生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湄公河地区的国家着力于努力满足电力的需求,因此水坝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但水坝阻碍了鱼类的迁徙,河流流域里也愈发缺少水和养分。湄公河上半部水坝截住并保留了数万亿加仑的水,因此下游很多国家的河流不再有着充沛的水源供应。

气候变化加剧了困扰该地区的干旱,没有降雨,就没有什么可以为河流提供流动的动力。在过去的十年里,湄公河的水位以及洞里萨河的水位稳步下降,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许多村民一生中第一次看到了野火。

水坝和气候变化的问题与水域中过度捕捞的问题并行。非法捕鱼的猖獗,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捕鱼者从事着规模很小、流动性很强的捕鱼活动,这使捕捞管理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在2020年初,一些令人担忧的气候和地理现象又一次地显现,往年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四月份才会进入旱季,但当时这三个国家共有大约20个省份却提前3个月就宣布进入干旱期,这对已经千疮百孔的洞里萨湖来说,可谓是火上浇油。

洞里萨湖的淡水沼泽森林

洞里萨淡水沼泽森林生态区从柬埔寨中部的洞里萨湖向南延伸,沿着洞里萨河以及湄公河下游延伸到越南南部。该湖的地质历史相对较短,大约在5700年前,由柬埔寨平台沉降后形成的。

沼泽森林的主要气候是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根据地点的不同,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300至1561毫米,降雨主要发生在4月至11月,在9月份达到峰值。

森林主要由两种植被组成,即覆盖大部分生态区的沼泽灌木丛和湖泊周围的发育迟缓的沼泽森林,树木植被的结构和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水分的异同和该地的季节性洪水。不过生态区只有大约10%的森林仍然存在,森林因农业、人类定居点以及木材的开采等因素而严重退化。

湄公河每年雨季的涌入,还为该地区的一些鸟类提供了栖息地,特别是大量的群居水鸟,例如鹳、鹈鹕、鸬鹚等,据统计,在洞里萨湖周围,人们发现了17种受威胁的濒危鸟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