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哥总是欺负妹妹,里面隐含孩子的人格模式,父母一定要看到!

 长沙7喜 2022-06-30 发布于湖南
ImageImage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安安

学员提问


钱利老师好!

家里两个孩子,我学习成长后发现,哥哥老是欺负妹妹,啥都跟妹妹争,感觉是在争宠。

我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关系,感觉无论帮哪个,都会对另一个造成伤害。

导师答疑

这位学员你好,这是有两个宝贝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问题。
透过你的提问,了解到你是上了课以后,哥哥才处处和妹妹争。那在你没有上课以前,哥哥是不敢争得,对吗?
你要去观察哥哥,他在和妹妹的互动中,是不是有一份压抑,有一份委屈?
这也是很多二宝家庭里面,父母介入过多造成的。
因为父母告诉他,你是老大,要让着弟弟和妹妹。
如果你以前是用这种互动的方式和孩子相处,那么现在,透过学习,你变安全了,你更加去关注孩子的感受了,孩子就会把原来压着的情绪释放出来。
Image
当家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相亲相爱,而是形成彼此竞争的关系,那就是父母介入的方式出了问题。
兄弟姐妹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兄友弟恭!
家庭里如果不断地要求老大让着弟弟妹妹,这是错误的。
当父母真正去尊重孩子们到来的先后次序,告诉弟弟妹妹,要尊重哥哥姐姐。老大得到足够的尊重后,才会有一份胸怀,真正地去关爱他的弟弟妹妹。
如果老大总是被要求退让和忍耐,那他的委屈就没地方可去了,哪来的爱给到弟弟妹妹呢?
首先,你要去看你介入孩子们之间,你互动的方式是什么。
其次,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独特性,父母千万不要去比较,让孩子们之间形成竞争的关系。
如果孩子们在家里求生存、求爱,是通过竞争来获取的,就证明父母的介入方式是错误的。
Image
表面上看,只是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但却影响孩子内在的人格模式。
第一种人格模式:我好,你不好。
往往处在高位胜出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人际互动中总是要保持高位,内在的模式就是全世界我最好,别人都不如我好。他只有在高位时才会有安全感。
第二种人格模式:我不好,你好。
在弱势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形成讨好的模式,感觉全世界都比我好。那他在亲密关系中,在职场关系中,就会总是放低自己,去讨好别人。
第三种人格模式:我不好,你也不好。
在兄弟姐妹的冲突中,如果父母的介入方式不得当,他内在可能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模式,我不好,你也好不到哪里去,或许他还会形成一种自暴自弃的人格模式。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人际互动也很困难。
那么,什么样的模式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呢?也就是第四种人格模式。
第四种人格模式:我好,你也好。
第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要让孩子之间形成竞争的关系。
第二,在家庭的秩序中,尊重先来后到。
前面我们讲到兄友弟恭,当孩子生活在健全的秩序中,并且自己的独特性得到尊重,他会觉得“我很好,你也很好”,而不是透过比较去获得那一份存在感。
孩子在这样的模式中,会更好地形成健全的人格模式。
所以,请看一看你以前是怎么和孩子互动的,然后把孩子之间的互动交回给他们。你的观察很重要,你的涵容也很重要。
快速地成长自己,让自己有能力接住孩子们互动的模式,并不断给予你的爱。

Image

答疑 | 钱利(完形教育资深导师)
整理 | 晓斌(迪扬主创团成员)
审稿 | 万紫千红 & 琳珂(迪扬主创团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