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词是生命状态的铭记——试谈文学艺术的“物性存在”

 逍遥_书斋 2022-06-30 发布于河南

  怎样才能揭示艺术的作品存在呢?

我们可以先从人们通常所认定的四个方面来考虑作品是如何存在的。首先就是作品之为一个物件的存在,我们可以把这叫做作品的“物性存在”。

  凡“物性存在”必是可感知的,这一点虽然极易理解却很重要,至少可以根据它来把艺术作品同理论作品区分开来。如把艺术作品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区分开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在科学的概念和命题中存在的,它可以被理解但不可能被感知。

  凡艺术作品都能够被感知,在绘画雕塑音乐等形式中,我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到作品的物性存在,因此这一点非常好理解。理解这点比较困难的是文学作品,由文字语言构成的文学作品,也是被感知的吗?但词语不是观念的符号吗?观念符号诉诸思维的头脑,它如何可能被感知呢?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并且在当代哲学的讨论中特别重要。

  文学作品的可感性,在于它的词语的可感性。是不是我们总应该把词语仅仅看作是代表观念的抽象符号?而语言之为语言,是否就等于观念符号系统再加上语法的逻辑体系。假如是这样,就不能说语言领域内有可感的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是实际存在着,而且在很久远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我们怎样去理解那些实际存在着的文学作品呢?文学算不算艺术呢?这牵涉到对艺术之本质的理解。倘若我们先已认定,艺术必须是对有形体的可感物件的加工,我们就不得不把文学排除在艺术的领域之外。把文学排除在艺术之外,其实也就是把语言排除在艺术之外。由于这个排除,就必须认定艺术作品对人类的语言并无依赖的关系。但这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不可思议的程度可以用这一点来说明,即它要求我们设想一个没有语言能力的人,或者说,一个不在语言世界中的人也能成为艺术家。

  就这个问题,海德格尔用它的基础存在论语言,说了一段很有力量的话:

  '为了认识这一点,只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语言概念即可。流行的观点,把语言当做一种传达。语言用于会谈和约会,一般讲来就是用于互相理解。但语言不只是、而且并非首先是对要传达的东西的声音表达和文字表达。语言并非只是把或明或暗如此这般的意思转运到词语和句子中去,不如说,唯语言才使存在者作为存在者进入敞开领域之中。在没有语言的地方,比如,在石头、植物和动物的存在中,便没有存在者的任何敞开性。因而也没有不存在者和虚空的任何敞开性。语言首度命名存在者……语言本身就是根本意义上的诗。……建筑和绘画总是已经、而且始终仅只发生在道说和命名的敞开领域之中。他们为这种敞开所贯穿和引导。'

  任何词语,其最初的命名力量都是一种感性的力量,而不是来自逻辑观念的力量。因为他们对事物的命名,如河流山川森林等,其实都是在命名着外部事物与人的生存之间的联系。作为中国人理解这些会相对容易很多,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都在揭示某种存在。如“美”字,羊大为美,呈现了一种拥有食物、财富的体验,是一种生命状态的铭记

  我们只要对一些最基本的词汇做一种词源学上的考证,就足以说明思想(作为领会存在的“思”)的居所本来不是在逻辑概念之中,而是在生存之中,是对曾有过的存在的感性铭记。诸多的存在者,正是从这种铭记中展开的。这种对存在的感性的铭记,即是生存体验词语的原始命名力量源自这种体验,所以他们在本质上是感性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语言的艺术用法——文学。

  我们在文学的阅读或文学的写作中,词语对我们来说确实是活的感性的东西。文学作为对词语的艺术用法,就是为了突出词语的感性生命。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初看来文字都是一些实在物的符号,如果仅仅是符号就没有感性生命力。但是经过后面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瞬间营造出一个充满感性的体验世界,即一种游人的伤感。因此这些词语的感性生命,在诗歌的场域中被唤起,借以构造生存体验的世界。因此文学显然与其他文体区分开来。在理论文章的阅读中,我们无法在心中形成形象,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我们的心灵则浮现出生动的形象了。

  文学作品就是一组词语,这一组词语在数量上可能很大,比如一本书,也可能很小,比如一首五言绝句。但是,我们的生命体验被保持在词语的可感性以及词语间的关联之中。如“月”字,中国诗词中经常借用“月”的形象,来表达那些朦胧思念之情。因此人们这种相似的生命体验,浓缩在“月”这个精神意象之中。“月”这个精神意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表达着相似的体验,也是一种可以搬来搬去的物性存在。文学作品是可感的物件,也是物性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