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档国产文化访谈综艺。 7年播出9季,豆瓣均分达到8.8666666…… 哪哪都好,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火。 表妹今天要好好安利一下它——《非正式会谈》。 「非正式会谈」 Informal Talks ![]() 《非正式会谈》,一档外国人用中文搞事情(siao)的文化访谈类节目。 时常“刀光剑影”,时常“夹带私货”。 ![]() ![]() 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外国代表,本身就带有不同身份国籍的天然“敌意”。 加上挑事儿的大左、杨迪、陈铭、陈超四位主席团的神补刀。 现场真的“杀”疯了~ ![]() ![]() 节目内容也非常open,虽然是湖北卫视的节目,但一点儿没有上星频道的架子。 滴~黄牌警告⚠️ ![]() ![]() 而且。 《非正》还有一个非常“奇葩”的特点——穷穿地心。 ![]() ![]() 穷到节目奖品只有公交地铁卡和手机充值卡。 一发就是七年,还美其名曰”不忘初心“。 ![]() ![]() 穷到能让一向以“抠搜”出名的杨迪7年不涨价。 怕涨价这个节目就没了。 ![]() ![]() 甚至穷到因为没赞助而一度停播9个月。 最后还是靠爱非们(《非正》粉丝昵称)去网上艾特各个金主爸爸。 离谱的是,真的拉来了赞助。 不得不说一句,节目组有点儿东西。 ![]() ![]() ![]() 笑到头掉 《非正》的第一个高分密码——好笑。 ![]() ![]() 比如,有一期节目大家分享自己的“小毛病”。 尼日利亚(非洲)代表钱多多委屈的说: “我发现我来中国后,越来越黑了……” ![]() ![]() 怕大家不信,他还特意拿来了对比图。 ![]() 之前(左)vs 之后(右) ![]() 而且,他专门因为“变黑”去看了医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 一个冷知识:尼日利亚只有旱季跟雨季,全年平均温度为二十几度,最热也只有三十多度。 所以钱多多的黑,真的是来中国晒的…… 主持团和嘉宾团直接笑到扭曲。 ![]() ![]() 还有一次在聊到“界限感”这一话题时,土耳其代表唐小强分享了一个故事。 唐小强和泰国/印度代表天乐一起住。 有一天,小强很晚了也没回,天乐害怕,就向伊朗代表华波波发起了同住邀请。 ![]() ![]() 结果没想到半夜一点多,小强回来了。 迎面看到的就是震惊灵魂的画面——两个脱光衣服的男人抱在一起。 ![]() ![]() 这是什么大型迷(捉)惑(奸)现场! ![]() In my room! “品如的衣柜”名场面哈哈哈哈,东南亚人民的界限感真的是“0”。 ![]() ![]() ![]() 见世界 ![]() ![]() 一档节目能坚持做7年,除了好笑以外,在内容上一定有其“独特性”。 和其他访谈节目不同的是,《非正》一直在深度挖掘真实的外国嘉宾,并通过他们的视角观察和了解不同国家的内部。 多元,而非唯一。 ![]() ![]() 《非正》有一个环节叫“全球文化相对论”。 真的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比如有一期说到各个国家奇葩的禁令。 ![]() ![]() 有一期展现各国流行的小众文化。 不看不知道,原来非主流真的不分国界,意大利、缅甸、土耳其也都emo过。 90后的集体记忆竟然全是杀马特,很bad、很sad、很drama。 ![]() ![]() 有一期,话题谈到不同国家的人会被哪句话激怒时。 泰国代表说出了一句在大家意料之外的话。 ![]() ![]() “很多外国人觉得泰国女生很随便,会对她们说how much,这样很不礼貌。” 所以,如果去泰国真的要问某样东西多少钱,一定要指着东西问,不要指着人。 ![]() ![]() 缅甸的禁忌词是“缅甸不如泰国”。 在我们印象里,缅甸好像是和泰国差不多。但是在缅甸人心里,缅甸的发展一直比泰国好,只是最近几十年发展的比较慢。 ![]() ![]() 意大利的禁忌词是“菠萝披萨”,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菠萝披萨。 为啥意大利人这么排斥它呢? 意大利代表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因为这是对意大利披萨文化的不尊重。 意大利人认为,菠萝披萨是美国人搞的奇葩操作,不是意大利菜;特别是在披萨的发源地那不勒斯,他们认为那不勒斯只有玛格丽特披萨。 说菠萝披萨,当地人真的会生气,脾气不好的甚至会动手。 ![]() ![]() 还有一期,聊各国的奇葩税收。 土耳其要缴“洗脸税”,意大利超过5个窗户要缴“窗户税”; 英国有棺材税,凡是超过标准尺寸就要缴税; 美国更奇葩,有切片百吉饼税、娱乐税、贵重资源税,家住在海边还要缴风景税……不愧是“万税之国”。 ![]() ![]() 他们还会聊各个国家的民间禁忌和迷信、各国的奇葩食物、各国的菜市场等等等等,都是我们好奇又未知的新鲜领域。 跟着《非正》,足不出户就好像已经周游世界了。 《非正》也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 尊重文化,尊重差异。 ![]() ![]() 除了文化差异外,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国内外国际形势不同,也影响着各国代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这里讨论的话题是中国年轻人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年轻人面临的问题。 可以说是“世另我”了。 ![]() ![]() 有聚焦工作的,如:公司总在下班后团建,我可以不参加吗?下班时老板还没走,我该留下来加班吗? 有围绕亲情的,如:受不了长辈的言论摔门而去的我对吗?儿子和妈妈太过亲密正常吗? 有立足友情的,如:坚持朋友间一定要互相送礼的我,正常吗?朋友频繁找我代购,我该不该收代购费? ![]() ![]() 每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逻辑,得到的答案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面对帮朋友代购的问题,西班牙/阿根廷代表坚定选择要收代购费。 因为:“我付出了劳动,就要有报酬”。 ![]() ![]() 泰国代表则选择不要。 因为:“能给好朋友帮忙,是很荣幸的事情”。 ![]() ![]() 这就是东西方国家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西方国家以工具型的人际关系为主,而东方国家以情感型的人际关系为主。 没有了对与错,反而能看到更多可能。 《非正》想传达给我们的,不是一道辩题的答案,而是学会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 求同存异,弥足珍贵。 ![]() ![]() ![]() 欢迎来到“非正”宇宙 《非正》在B站播放时,进度条上是一个小小的地球。 主席团、嘉宾、还有追过7年的爱非们,就像一个“联合国大家庭”。 每一季有新人,有旧友,不出门而交往四海。 这里包容、开放、求同存异,东西万里,你我与共。 ![]() ![]() 《非正》也是真正的“养成系”。 节目组一直在勇于尝试,努力创新;但有时候也会探索的不那么“成功”。 比如在第6.5季时新增了素人观察团,效果很一般。 爱非们一如既往的提了意见。 节目组也真的听进去了,几期过后就取消了观察团。 ![]() ![]() 有爱非呼吁加入女性代表,听一听女性的声音。 在第6.5季,节目组设置了X-women;在第7季更是直接邀请了2位常驻女代表。 ![]() ![]() 一直以来因为经费有限,《非正》绝大多数的录制都是在棚内。 有爱非说想要看他们录户外,本以为“抠搜”的节目组会假装看不见。 ![]() ![]() 《非正》就是这样,他们永远都不会辜负爱非的期待。 借用一句网友的评论:《非正》一直很穷,但却一直很富有;场地一直很局促,但眼界却又一直很宽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