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恐怖分子为何将双子塔作为恐袭目标?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06-3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筑师山崎实曾拍过一张奇怪而又伤感的照片,照片中,他双手捧着玩具大小的双子塔模型站在世贸中心前面,脆弱得好像一个孩子。山崎实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早已不再年轻,但看上去仍是那么的瘦弱、那么的伤感。身后这两座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正是出自他之手,但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你大概会认为照片中的人是查理·卓别林,是电影《摩登时代》里那个被机器厂房压抑得无比悲催的角色,或是电影《大独裁者》中那个试图用水枪拦下希特勒军队的蠢笨小丑形象,你也可能会以为照片中的山崎实捧着魔法用具在进行什么神秘仪式。

最为奇怪的是,这张照片中的山崎实两眼低垂,让人看不到一点儿胜利感,就连成就感也没有。山崎实出身贫寒,父母是移民美国的日本人。在纽约这一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中,他的作品为城市浮夸的天际线又增添了一笔,但他似乎并不以此为豪。

或许,你会忍不住想要从照片中找到蛛丝马迹,找到隐藏的秘密,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什线索预示着2001年的“9·11”事件。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山崎实看上去那么伤感,或许是因为拍照之时他正宿醉未醒,或许是因为他对摄影师有所不满,抑或是因为他在发愁自己的婚姻状态,这一切皆有可能。他心情沉重,也有可能是因为同行批评了双子塔的设计,他们将双子塔描述为“大得离奇的雕塑碎片”,说这个设计毫无人性,因为它们让个人显得如此渺小,他们还说双子塔的结构完全配不上人们在里面从事的活动,也有人说打造超高的大楼是一种原始的倒退。

照片上的山崎实满脸忧虑,看起来并没有因为设计出了世界第一高楼而志得意满,他的建筑自传也给人以同样的感觉。而这张照片似乎也解释了超高建筑持续控制世界想象力的一些原因。

图片

世贸中心一直想要营造出一种宏伟、威严的感觉,但是山崎实却提议,可以把大片新建筑群换成世上最高的大楼,这一设计最终于1972年建造完成,盖过了帝国大厦的风头。该设计把所有的办公空间都设在了两栋一模一样的大楼里面,提出这一概念的正是山崎实,后来,他在设计洛杉矶世纪城的三角形双子塔时,再次重复了这一理念。

山崎实不太好相处,他既不圆滑世故,也不懂得自我保护。和许多建筑师一样,他将建筑视为一切。自世贸中心落成,山崎实便因为其与城市格格不入而备受批评。他曾乐观地把双子塔中心占地约30亩的公共空间比作是锡耶纳的田园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但人们却说它只是个拙劣的替代品,它取代了这里14个满是无线电商店、裁缝店和酒吧的街区,那些街区虽然脏乱,却活力无限,但为了建造这个广场,它们都被拆了。山崎实的其他作品是那么精美,人们常将他与埃罗·沙里宁和菲利普·约翰逊相提并论,而体量庞大的双子塔则完全不同。他在世时,工作室的业务一直都很多,对那些想要建立起长远声誉的建筑师而言,在人生晚年为不太讲究时尚的地方打造商业建筑,这种做法可不太明智,可山崎实却这么做了。

正当人们对世贸双子塔的态度从批判转为正面时,双子塔被摧毁了,这一事件也改变了山崎实的职业生涯的意义。

图片

山崎实不仅仅是这座摩天大楼的设计者,似乎世贸大楼的毁灭也与他有直接的联系。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说,山崎实为沙特阿拉伯设计了两个工程,分别是达兰市的机场航站楼和利雅得的沙特阿拉伯金融管理局大楼,前者的拱形游廊让人不由得想起世贸大楼,后者则算是山崎实的最后一件作品。这两处建筑的主人都是奥萨玛·本·拉登的父亲。早在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金融管理局局长安瓦尔·阿里便邀请山崎实设计位于利雅德的新总部大厦。山崎实回答说,自己正忙着设计世贸双子塔,没时间接这个任务。听到这个回答,阿里立马说自己可以等。几年后,世贸中心大楼落成,阿里再次打电话给山崎实。阿里如此坚持,究竟是因为他特别欣赏达兰机场航站楼灵巧的混凝土穹顶,喜欢它融合了阿拉伯传统和现代建筑材料的巧思呢,还是因为他只想邀请世界第一高楼的建筑师来缔造自己的办公楼呢?

山崎实对这座城市有着他那个时代建筑师的传统态度。他认为幸运的是,世贸中心所在的14个不规则的街区中,没有一栋建筑值得保留。在他看来,这些原有建筑早已过时,住起来也很不方便,他说:“交叉路口实在太多了,根本走不了路、开不了车。这个地区大概是为马车时代规划的吧。”山崎实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知道迟早有一天会有新的建筑出现,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楼,所以他的设计不能只追求高度。他也曾想过面对这般庞大的双子塔,面对它们110层高、如悬崖般陡峭的外墙,别人会提出什么样的批评。他曾经在帝国大厦附近徘徊良久,思考自己的双子塔会是什么样子的,他确信它们会很美。“它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很渺小,”山崎实说,“面对如此庞大的事物,你不会觉得自己宛若蝼蚁。这是人类造就的事物,所以人类能够理解它。能够打造出规模与人类如此相配的作品,我真的很开心。它可以给人一种展翅欲翔的感觉,让人们对身边的环境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崇高感。”

图片

世贸中心平面方案

世贸中心改变了曼哈顿的天际线,但从外观看,它最令人难忘的一面在于:当你穿过双子塔之间的广场时,会觉得高楼的重量直压而来。所以你需要一定的决心才能走过这个广场。站在世贸中心的广场上,你只觉得身体两侧的高楼直插云霄,身上压力顿生。走过这个广场,就像是穿过厚厚的巨石墙之间狭小的缝隙。双子塔是那么的庞大,似乎把广场上的空气也给压缩了一般,逼迫你用血肉之躯与之对抗。朝着北塔的入口渐渐走近,你的目光也转移到眼前贴满大楼外墙的亮闪闪的铝箔片上,眼前的建筑变得越来越透明,但你却觉得压力越来越大,压迫在你身上的重量也变得越来越沉重。要跨过入口门槛,你需要在心里做出极大的努力。这处大门仿佛承载着整座建筑的重量。你不由得在门口停下脚步,攒足了勇气才能继续前行。跨过大门,里面两层楼高的大堂让你松了一口气,甚至会让你在一时之间忘却头顶上110层的高楼。穿过大堂,便可以体验电梯了。电梯迅速升高,空气压强降低,你会觉得耳膜鼓胀、身体一沉。走出电梯,这里的空气更为稀薄。你来到了距离地面近400米的高空中,带着一丝不安和急切的心情,想要看看高楼是否会像人们说的那样在风中摇摆。是的,但也没有传言那么夸张。在减震装置(这座大楼上最重的材料也只是铝箔外墙,所以需要减震装置来固定住大楼)的作用之下,即便风速高达160千米/小时,大楼的摆幅也只有20厘米左右。

世贸中心很有个性,它之所以给人以压迫感,既是因为高度,也是因为这种个性。那些想要挑战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国家常常将双子塔视为权力的象征。这也就是说,他们将双子塔视为资本主义罪恶的化身。最早提出修建世贸中心的是大卫·洛克菲勒,这个项目是他城区改造计划的一部分,他希望能够通过此工程确保他在本地区投资的安全。其兄长纳尔逊当时正在纽约州担任州长一职,纳尔逊把世贸中心的部分空间预租给1000名公职人员,保证了该项目的资金来源。实际上,打造双子塔的是一群政府官员,他们的目的是重振当地的经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曼哈顿的航运业便逐渐衰退,这座城市也失去了传统的用人单位。双子塔建成后,里面的租客不是无情的“宇宙主宰”,大部分是办事员、清洁工和公务人员。

在人们眼中,当时的纽约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面临着日益恶化的财政危机,而世贸中心则展现了纽约的自信心。它就像一台巨大的呼吸机,维持着城市的生命,或者说,它就像一个人造肺,帮助纽约重焕生机,它明明白白地向外界传递出一个非凡的信号,告诉世人纽约依然具有不能小觑的力量。当然,在美国以外的国家里,城市间的差别已没有那么明显了。世人开始将世贸中心视为美国的象征,而不是纽约在面对就业机会向郊区和沿海地区转移困境时的焦虑感。

图片

世贸中心的设计遭到了建筑同行的大肆指责,其中以自诩为激进分子的年轻一代建筑师为甚,但当它毁于空袭后,抢着要重建世贸中心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人。更年轻的建筑师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重新发现了摩天大楼所体现的宏伟感,也渐渐理解了双子塔在塑造纽约的身份认同方面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从世贸中心双子塔遭到袭击的时间看,我们会觉得恐怖分子似乎也在关注人们对高层建筑的争论,他们也明白高层建筑的象征意义。“9·11”事件的主导者穆罕默德·阿塔参与了劫机行动,他本人也是开罗建筑学院的毕业生,而且还是德国汉堡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硕士生。如果他是一名律师或软件工程师,我们大概会觉得他不过是个心怀不满的中产阶级激进分子。就因为他和建筑有着切不断的联系,我们才会认为“9·11”事件别有深意。在我们看来,阿塔似乎早已意识到:建立意志的对立面就是毁灭企图。

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文摘选自《权力与建筑》。英国知名建筑评论家迪耶·萨迪奇通过讲述帝国总理府、总统图书馆、水晶大教堂、世贸双子塔等知名建筑背后的故事,揭示了建筑的隐形语言——人们对权力的长久崇拜以及权贵通过建筑表达的无尽欲望。萨迪奇援引历史、地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证据,雄辩地证明了建筑首先是权力的象征,然后才是美的表达。

内容简介

图片

书名:《权力与建筑》

作者:[英]迪耶·萨迪奇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华章同人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定价:68.00

建筑不只是简单的人类寄居之所,它也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人们习惯于从文化和艺术角度来审视建筑,却很少追问“建筑为什么存在”。

英国知名建筑评论家迪耶·萨迪奇通过讲述帝国总理府、总统图书馆、水晶大教堂、世贸双子塔等知名建筑背后的故事,揭示了建筑的隐形语言——人们对权力的长久崇拜以及权贵通过建筑表达的无尽欲望。萨迪奇援引历史、地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证据,雄辩地证明了建筑首先是权力的象征,然后才是美的表达。

编辑推荐

图片

当我们来到一个新的国度、一个新的城市,我们首先关注的往往是那些美仑美奂的大型地标建筑,也许是年代久远的宫殿、寺庙,也许是造型独特的现代博物馆、图书馆,抑或是政府机构、私人建筑,等等,我们往往只是感叹其奇巧壮丽的结构造型,却很少人会问这些建筑物出自谁之手,当初兴建的理由又是什么?

建筑早已不是为人类遮风挡雨的简单的寄居之所,在漫长的岁月中,建筑被人类赋予特别的意义,并最终变成一种工具、一种表达自我的最赤裸裸的手段、一种不可或缺的政治宣传工具,甚至是武器。希特勒精心打造的奢华的帝国总理府,其令人生畏的长廊让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压力倍增,心力交瘁到心脏病都犯了,卖国契约就是这样被签署的;外形酷似飞毛腿导弹、供奉着萨达姆血书的“战争之母”清真寺,是萨达姆为了粉饰失败、宣告自己第一次海湾战争胜利者身份的作品;尼克松建造总统图书馆旨在说明水门事件不是证据确凿、他在大选时也没有操纵选票……

图片

建筑的背后是人类无尽的欲望。修建大型建筑需要用权力驱动大量的社会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这和行使政治权力之间有一种心理上的相似性,看着自己的意愿变成宏大的现实,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建筑变成权力书写的道具,所以很多强权人物也都热衷甚至沉迷于建筑活动:建筑成了权力的象征。

于是反对者也将毁灭建筑作为了摧毁其权威的象征。世贸中心的双子塔被世人视为美国的象征,恐怖分子将其作为空袭对象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且“9·11”事件的主导者就是建筑从业者。

《权力与建筑》讲述了从帝国总理府、总统图书馆、水晶大教堂到世贸双子塔等世界知名建筑背后的故事,列举了许多20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富豪及政治家的八卦趣闻,也让我们了解了权贵是如何利用建筑空间来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如何塑造、影响这个世界运行的。

从另一个角度读懂这个世界,《权力与建筑》不可错过!

作者简介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图片
建筑设计评论家,记者,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创办世界上第一份建筑与设计综合类杂志《蓝图》(Blubeprint),任教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金斯顿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获颁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著有:
《权力与建筑》(The Edifice Complex:The Architecture of Power)
《方圆一百英里的城市》(100 Miles City)
《建筑与民主》(Architecture and Democracy)等。

重庆出版集团旗舰店 交易担保 放心买 新书《权力与建筑》限时促销 小程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