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领域“微腐败”亦应必惩严惩

 黄齐超 2022-06-30 发布于河南

养老领域“微腐败”亦应必惩严惩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敬老院,一群七旬左右的老人平均每人每天竟消耗一斤大米,这一明显不符合常理的线索很快进入孟河镇纪委的视线。随着调查的深入,一起蚂蚁搬家式的“微腐败”逐渐浮出水面:2019年至2020年底,孟河镇敬老院工作人员利用负责采购大米的工作便利,先后18次通过虚增大米采购数量,虚开大米发票的方式套取资金。最终,该镇敬老院3名工作人员被立案处理。

(6月26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养老领域的腐败,虽然只是涉及米、油、肉、小菜及日常用品之类的“微腐败”,但积少成多,事关百姓民生,性质恶劣,不容忽视。政府拿出资金,目的是改善养老院的办院条件和老人的饮食,却成为一线基层党员干部的揩油工具,这种行为必须严惩和杜绝。

政府投入养老的资金是有限的,养老院应该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合理利用养老资金。如果养老院的基层人员以虚报、骗取、套领资金的方式,把惠民资金当成“提款机”,那么,这等于是从老人嘴中夺食,势必老人的生活水平,乃至身体健康,也影响政府形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养老资金的管理,加大对养老领域“微腐败”的查处和惩戒力度。

看似不起眼的养老领域“微腐败”,恰恰是监察机关应该关注的“小切口”,毕竟,它属于易发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事实上,养老领域的“微腐败”并非常州一地所特有,在全国其他地方,应该也存在类似的腐败现象。常州关注了这一领域的腐败,且用创新的方法堵上养老领域腐败漏洞,值得各地借鉴。

破解养老“啃”老的腐败问题,除了开展专项治理,采用集中采购机制、非现金结算机制之外,还有屡试不爽的阳光防腐剂——让每一个养老院的每一笔公用资金,都公布在阳光之下,物品采购是否有猫腻?养老院的涉老消费是否合理?老人最有发言权。总之,让老人和其子女参与监督,这才是最有效、最高效的治理措施。

养老领域的腐败虽然微小,但恶劣程度不低,蚁腐蝇贪,也关怀民心民生。各地职能部门一定要做到有腐必惩、每惩必严,且集思广益,采取措施,堵上养老领域的“微腐败”漏洞,切实让养老资金落在实处,保障好老人的权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