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区门墩的起源,应该与蓟州郡县的建制有关,最早的门墩如今当然很难见到了,而早期的门墩,仍可以寻出一些蛛丝马迹来。北京现存最早的门墩是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前的一对石墩,有人说它是隋唐时期遗物。其中还有唐代时期的翼兽(存五塔寺),辽金时的石虎(存五塔寺),元代的石狮(存妙应白塔寺,贤良寺)。北京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也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北京的门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也很多,文化内涵丰富。从现存的门墩看,总量仍在万件以上。 门墩是老北京四合院中,用来支撑正门或中门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头,也叫门枕石。整个门墩分为门内和门外两部分,门内的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雕以鸟兽花饰,也叫抱鼓石,有方、圆两种造型。 ![]() ![]() 门墩不仅是四合院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种精美的石刻工艺品。 公元1100年以后,人们把门枕石的外侧部分做的稍高一些,又在它的各个面上都雕上装饰性的线条和图案并不断丰富。再后来,门枕石部分和门枕石向上延伸的部分界线逐渐分明,上部成了箱形,下部成了放箱子的台子,由此形成箱子型门墩。 门礅的雕刻颇为讲究,选材考究,工艺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 ![]() 顾名思义,抱鼓石造型为圆鼓形,富有装饰功用,通常雕饰以葵花、纹头、狮子等。 据《营造法原》,将圆鼓部分雕成狮形者,以术语称,叫拉狮砷或挨狮砷。 ![]() 门前一对抱鼓石,立的是功名标志,在讲封建等级的年代,无功名者门前是不可立“鼓”的。 门墩种类和等级 狮子型门礅--皇族;并蒂同心 抱鼓型或箱子型有狮子门礅--高级文官; 抱鼓型有兽吻头门礅--低级武官; 箱子型有雕饰门礅--低级文官; 箱子型无雕饰门礅---富豪; 门枕石--富家市民; 门枕木--普通市民。 ![]() ![]() 大多数的四合院、胡同人家是在门框两侧放置一对小石狮子或小石虎门墩儿,尽管它们没有“达官显贵”门前那对石狮高大气派,但却雕刻得活灵活现,十分精美,或蹲或站,或伏或仰,犹如一对保护神,看守宅门,放置它们的本意也是避邪驱恶,守门看户。 ![]() 在门前放置石狮子还有两种说法: ![]() 除以上狮子型之外,门墩的表面刻还有很多精美的图案。 多借助人物、草木、动物、工具、寓言、几何图案,表达了四合院的主人们希望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比如“九世同居”, “狮”和“世”谐音,雕九只狮子的图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 ![]() “白猿偷桃”,桃为长寿的象征。门墩上雕'白猿偷桃',其来历是这样的:传说云蒙山中白猿之母患病想吃桃子,白猿十分孝敬母亲,偷偷去仙桃园中摘桃。不料被看守桃园的仙人孙真人捉住,白猿为了治母亲的病哀求孙真人,孙真人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放走白猿。白猿之母病愈,让白猿将一部兵书赠送给孙真人。从此,“白猿偷桃”就成了祝愿老年人寿长万年象征。 “连年有余”,“鱼”和“余”、富裕的“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雕“莲”和“鱼”的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雕鲤鱼跃于两山之间的流水之中,表示鲤鱼跳龙门,象征着仕途高升。 “事事如意”,“狮”和“嗣”、“事”谐音,双狮并行是表示“事事如意”,狮佩绶带表示“好事不断”,雌狮伴幼狮是预祝“子嗣昌盛”,狮子咬住绣球则是将有喜事上门的吉兆。 “刘海戏金蟾”,雕刻女娃撒金钱,戏弄三足蟾的图案,金钱代表富贵,蟾是多产多育的象征,刘海戏金蟾的涵义为富贵多子。宋代词人柳永有'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的诗句,所以刘海戏金蟾也象征着财源茂盛、汲取不断。 “福在眼前”,蝙蝠象征福,桃子象征寿。鹿和禄谐音,雕蝙蝠、桃子、鹿象征'福禄寿'。雕一个佛手柑、一个仙桃、一个石榴。象征“多福”(“佛”字的谐音 )、多寿( 桃子象征长寿 )、多男子( 石榴子多 ) 。佛手柑、桃子、石榴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人生幸福美好的象征。 飘带作为门墩雕饰图案使用也很广泛,表示“好事不断”。 ![]() 这老北京门墩的讲究可是真不少,代表吉祥寓意的图案在建筑上也是比比皆是,俗话说老北京的建筑里“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老北京到处都是文化,咱真得慢慢学、细细的咂摸这其中的滋味。 关于老北京的门墩儿 您还有什么想要分享的? 关于老北京的门墩儿 您还有什么想要分享的?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胡同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