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迅捷的高铁,让旅行者停留在济南中转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但你也许因此错过了这个被评为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的华北省会城市。 无论你是慕名打卡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还是倾心于老舍笔下这座城市的温厚冬季,济南的魅力,恰恰如同这里地面上冒出的汩汩清泉般悄无声息。 快和LP一起走近济南,领略这座由山、泉、河、湖聚拢起来的老城,体会暖人心脾的市井烟火气吧。 济 南 “济南”得名是因为地处济水之南,自古是夷人聚居之地。龙山城子崖文化的发现,表明了济南早在4000年前即以烧制黑陶为特色。 ![]() ©Zhangzhugang, CC BY-SA 4.0 <https:///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汉初,“济南”一词便正式出现在历史中。进入隋唐,佛教在济南蓬勃发展,留下如历城柳埠四门塔、千佛崖石窟造像等众多胜迹。这些遗迹与温和柔美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得北宋的黄庭坚曾以“济南潇洒似江南”的诗句,赞美那时的风土人情。 # 一汪泉眼 # 设若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失去了一半的美 久负盛名的趵突泉公园,曾经让南游的康熙皇帝兴奋不已。他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此处为“天下第一泉”,碑的反面是乾隆的《再题趵突泉作》,据说是当年大旱,在此地设案求雨所作。如今,这块双帝碑的真迹在趵突泉北岸的三大殿院内,而趵突泉池对面来鹊桥一端的是仿造碑。 ![]() 由大明湖畔的少帮主提供 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如果旱季来,也不必扫兴,读一读泉池边竖碑刻着的老舍的《趵突泉的欣赏》,温柔敦厚,聊可安慰。由趵突泉正北直走是尚志书院,是旧时地方官员为“会考”学子补习辅导的地方。四合院建筑中玉兰、围廊、奇石的搭配和谐幽静。 金线泉北侧的李清照纪念堂并无真迹,只有蜡像场景展现。门前的漱玉泉,因李清照的《漱玉集》得名,1米多深的泉池呈方形,泉水清澈见底,汩汩水珠不断上涌。 ![]() ©rheins, CC BY 3.0 <https:///licenses/by/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趵突泉西面的万竹园是“品”字结构的古建筑群,吸收了王府、庭院和济南地方特色四合院的风格,木雕、砖雕、石雕都精美细致,现在不定期会举办艺术展览。 如果为观泉而去济南,最好在雨季后的秋天。当然,全年恒温18℃左右的泉水,在严冬会冒起“云雾润蒸”的薄烟,能带给你不同的体验。 ![]() 趵突腾空;©Xiehechaotian, FAL, via Wikimedia Commons # 一方清池 # 大明湖畔,四面荷花三面柳 《还珠格格》里的那句“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能勾起80后的无限向往,但你的第一眼感受可能是紧挨着趵突泉的大明湖“没那么大”,仔细打量才觉得是绿树、荷花、卧桥把湖围得玲珑起来。 ![]() 大明湖畔蔷薇花开;由大明湖畔的少帮主提供 大明湖曾经分为收费和免费两个区域,现在已经全部免费。你可以在曲水亭街对面的大明湖南一门进入,步行向右环湖行走,隔水可望湖中的历下亭,登岛可近观乾隆所书的匾额,还可参观亭北侧的名士轩,轩内有杜甫的线描石刻画像。 老舍纪念馆是一座老式四合院,室内墙上刻着的《济南的冬天》,让很多省市的旅行者又回到了童年。 超然楼坐落在宽大的汉白玉基上,站在楼顶可远眺千佛山,晚上站在楼下,也有灯链勾勒全楼的美景。穿过北渚桥便是收费区,藕神祠的荷花最集中,夏日在廊间穿行会沁人心脾。 ![]() 清晨五点的大明湖;由大明湖畔的少帮主提供 # 一味生活 # 行走老街,市井烟火的沉浸式体验 ![]() 由Lonely Plant《山东》提供 老街是济南的脉络和触角,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和后天改造,已经“老街不老”了。但当你走进大明湖畔的街区,灰白拼色的墙壁,虚掩的院门,时不时因泉水而湿润的石板路面还是会让你找回那份感觉。 ![]() 老济南;由大明湖畔的少帮主提供 ①芙蓉街口可以作为振奋人心的开始。街口内近百米都是各地小吃。如果第一次来,要尝尝济南地道的油旋。还可以尝尝糖酥火烧,给五仁口味一个机会,不会让你失望。之后就可以腆着肚子逛老街了。 ![]() 济南油旋;由望月开心提供 沿芙蓉街向北直走,路过翔凤巷后,在②金菊巷右转,济南拥有几百年历史的老街巷数量众多,相传以女人名字命名的却只有这一条。走到金菊巷尽头再左拐进入平泉胡同,而后进入王府池子街,左拐直走,突然豁然开朗,③王府池子就藏在其中,你总会看见在里面快活游泳的当地人,不论冬夏。 ![]() 王府池子;由蚝油蒜末提供 随后沿王府池子街向北,路口右手边是④腾蛟泉,左拐返回芙蓉街,有兴趣可以向南折返看一眼⑤关帝庙,再向北不远的⑥芙蓉四味居以泉水肥肠鱼和特色炒全鸡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 ©kanegen, CC BY 2.0 <https:///licenses/by/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继续向北即是⑦济南府学文庙的售票处,参观后沿东花墙子街向北,直走至泮壁街右拐,巷子尽头是一汪泉水,右转进入著名的⑧曲水亭街,在后宰门街的路口有一座⑨基督教后宰门教堂,小桥流水的曲水亭街上,茶馆、咖啡馆、创意店铺、书店一个挨一个。 继续向南,右手边路过⑩刘氏泉,再往南进入笔直的西更道街,走出泉城路口便是现代化的⑪泉城路了。 ![]() 泉城路元宵灯会;由大明湖畔的少帮主提供 # 一脉古韵 # 追溯齐鲁大地的历史文化 除了体会生机勃勃的人间烟火,你还可以走进质朴敦厚的四合院、踱进博物馆,在数以万计的古物之间回望前尘。而后,你可以把灵岩寺和四门塔加入行程,身临千年胜迹,会让你领略到济南很少被提及的雍容古意。 山东省博物馆 ![]() ©Windmemories, CC BY-SA 4.0 <https:///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山东省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很宏伟,是以趵突泉涌为形象的穹顶结构。馆藏内容主要是省内的文史精粹。 一楼以临时展览为主,镇馆之宝是二号展厅的东平汉墓壁画,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再现了汉代社会敬献、谒见、斗鸡、宴饮、舞蹈等场面。其中绘制于门楣内侧的12个人物形象眉须飘然、栩栩如生。 济南府学文庙 济南府学文庙始建于宋熙宁年间,规制仿造曲阜的孔庙呈曲线形,而非正南正北的朝向。 ![]() 由无垠地平线001提供 万仞宫墙是入门第一座建筑,完全遮挡住了后面的建筑,意为孔子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不入围墙不能解读。 ![]() 由无垠地平线001提供 大成殿是济南市最大的单体古建筑,也是山东省境内现存最大的单檐庑殿顶古建筑,覆盖的黄琉璃筒瓦,规格上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国子监孔庙。 千佛山 ![]() 千佛山山顶;由蚝油蒜末提供 海拔285米的千佛山,适合所有年龄群的旅行者攀登,佛像数量众多,姿态和风格也很丰富,而今这里也是固定的相亲地点。 沿景区游览车的路线盘山步行,25分钟可到卧佛所在的平台,沿路小亭和苍绿山色让人有“结庐在人境”之感。登临凭栏北望,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 千佛山远眺;由大明湖畔的少帮主提供 位于千佛山北麓的万佛洞,集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四大石窟的精华于一身,有各类佛像近3万尊,最大的28米卧佛和洞内万余平方米的壁画令人叹为观止 ![]() 万佛洞;©Gary Todd from Xinzheng, China, CC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卧佛平台上行一层台阶是万国禅寺,院南侧的千佛崖有隋朝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计130多尊。万国禅寺对面的净心禅院提供清茶和素食,可在此观景。 灵岩寺 不知何时,灵岩寺有了中国“四大名刹”之首的美誉。而今弥足珍贵之处在于,这里仍能看见东晋时期留下的雕塑。 寺庙三面环山,从正门直入通过金刚殿、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后,便是唐代建造的千佛殿,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或勇猛或愤怒,或据详很久。 塔后的一片墓塔林是历代寺内高僧的墓园,有石质墓塔167座,塔身都有浮雕石刻,众墓成林,非常肃穆。灵岩寺曾被王士桢称为“泰山背最幽绝处”,也便是因为旷远秀美的景致。 ![]() 灵岩寺塔林;©rheins, CC BY 3.0 <https:///licenses/by/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 一方技艺 # 从舌尖开始…… 面塑是源于山西,广泛流传于北方的民间技艺。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及其他喜庆日子里,人们都会捏面塑祭拜诸神、祖先,并馈赠亲友,俗称“面花”“花馍”。面塑东传至山东后,以曹州面塑和济南面塑最为出名。 ![]() 无上色花馍;©Liuxingy, CC BY-SA 4.0 <https:///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济南面塑用面粉、糯米粉为主料,加入蜂蜜等其他配料,以令面塑更容易成型,保存更久。将面粉蒸好后,经过手捏、搓、揉、掀等动作,用竹刀进行刻画,做出栩栩如生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人物,甚至“烤鸭”“螃蟹”等造型,讨人喜爱。 但如今这门粗犷中带着精巧的民间艺术,也面临着无人传承的窘境。 防疫小贴士
千年历史与人间烟火在这里碰撞交织, 你了解济南这座城市吗? 你对济南的印象还有哪些? 快来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