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策关键词简单说 *主要政策关键词其一:新能源补贴 2018年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享受新能源补贴的纯电动乘用车工况续驶里程不得低于150km,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工况续驶里程不得低于50km。而根据此前的补贴退坡机制,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这条政策是关于新能源的,毕竟环保永远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的存在实际就是告诉新能源车企——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已经成为定势,而且,享受补贴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更长的续航里程才能享受高额补贴,不拿出点真本事未来真没法蒙混过关了。 当然,如果还有哪些“PPT造车”的新能源车企想要靠补贴活着,那么,它应该快被拍在未来的沙滩上了。 *主要政策关键词其二:购置税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决定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仍为10%。该法将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同时于2000年10月22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将废止。 其实在我看来,2018年的车市就够冷了,这下,购置税的正式立法对于车企们来说更是寒冬中的一招“痛击”。毕竟相比实施了18年的《暂行条例》,《车辆购置税法》是在法律层面规定了车辆购置税的税率,这也就意味着曾经对国内市场销量提升助力很大的"购置税减半/减少"政策再出现的可能近乎没有了,如果车企们还想要以“购置税减免”打动消费者,那也只能像奇瑞长城等车企那样自掏腰包,以厂家补贴的方式继续提供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 在这里不得不为2019年的车市担忧一下,毕竟不是家家都有“余粮”,当没有了优惠政策的刺激,2019年的汽车销量很可能是继续下降,就算是按照2018年第四季度目前测算的平均14%的跌幅来看,这种双位数的下降也够让整个不少车企“闷一壶”了。 *主要政策关键词其三:鼓励代工 2018年10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2018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自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 这条政策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绝对算做“福音”。 首先是《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中的表达出的两点。一,简化对汽车产品品类的划分,对“代工”生产这一模式表示大大的鼓励和支持;二,产品准入放宽,对于车企的准入条件增设了“豁免”特权。 要知道,现在一大票造车新势力依靠的都是代工模式,像蔚来由江淮代工,小鹏由海马代工,爱驰由江铃代工,新特由一汽代工等等,而这一政策的出台可谓给选择代工的造车新势力们打了一阵强心剂,既然“政府大大”都支持,那么当然就是加油干咯;另外,关于“豁免”的原文是,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原因,不能满足本办法规定的准入条件的,企业在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时可以提出相关准入条件豁免申请,这无疑又是一阵强心剂,这么看,造车新势力真的算是可以“好嗨哟”了。 想不通的问题就要大声说出来 *汽车面部解锁需要等到啥时候?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我蛮久,但是我觉得应该不久了。比如,福特就喜欢创新的汽车解锁方式,他们的B柱密码锁就挺好玩;捷豹路虎则正在探索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解锁车辆以及座位信息、娱乐偏好和气候控制设置等个人资料,而非遥控钥匙或智能手机这类小玩意儿。人脸识别技术用于汽车存在众多隐私与安全隐患,但是只要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个把年内这项技术用在汽车制造上还是拥有不少利好处的。 *谁能抵挡住SUV的魅力? 至少宾利、兰博基尼和劳斯莱斯抵挡不住,法拉利也即将出SUV。目前还坚守着阵地的是迈凯伦,CEO Mike Flewitt扬言“出什么车型也绝对不会出SUV”。不过讽刺的是,蒙特泽莫罗从法拉利离职前也曾那么说过。 *车展会消失吗? 马自达和沃尔沃今年没有参加北美车展,并且奥迪、宝马和梅塞德斯-奔驰也有退出的意思。11个汽车品牌没有参加上一届法兰克福车展,还有更多的品牌打算放弃今年秋天的巴黎车展,其中包括福特、日产以及大众等等。 大制造商们纷纷放弃参加车展正是媒体与信息时代的产物。如今这个以智能手机、社交媒体以及数据挖掘为主流的时代,他们有许多理由相信最好追随眼下的病毒式营销,或者正如宝马宣布退出底特律车展时所说的那样,“寻找替代平台和形式。”许多厂商都在Gran Turismo游戏上开发概念车而不必耗费一块真钢实铁。 国内的车展看起来是愈演愈烈,每一次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之后的数据都会比上一届更好看,但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汽车限购的情况下,这真的会持续增长吗? 文/老y 图/网络 编辑/X先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