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云端” 到“地面”的过山车式的变化,是不少自主品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状态。 在过去十年间,自主品牌的“冠军”宝座经历了比亚迪、奇瑞、长城、长安、吉利、上汽等车企的更迭,截止目前也未能形成一个稳定的格局。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热不仅让这些主流汽车企业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更让在市场上表现不佳的自主车企们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然而新能源汽车真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吗? 首先,对于处于销量下滑的长安汽车来说,初夏的感觉确实“有点冷”。 在2015年,趁着SUV热销的“东风”,长安汽车依托SUV车型CS75一炮走红,并带动了旗下整个产品销量的提升。2015年、2016年,长安汽车连续蝉联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创造了自主品牌的“百万速度”。 但这个速度长安汽车也并没能维持太久。从2017年开始,长安汽车就开始出现了“销量危机”。据中汽协数据显示,长安乘用车品牌2017年的销量为105.8万辆,同比下滑了7.1%;2018年,长安乘用车年销量仅为85.92万辆,同比大跌19.1%。 在销量跌破100万之后,长安汽车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其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来扭亏为盈。2019年年初,长安汽车打响汽车下乡重启的"第一枪"。诸如此类的战略调整,在短期内并未扭转长安汽车的销量颓势。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4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再跌30%,在4月份的下滑幅度更是扩大到44%。 当然,市场需求的萎缩会必然会导致终端市场产品滞销和库存压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4月份库存指数预警显示,今年4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1%,同比上升6.47分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其中长安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达到3.4个月,成为所有品牌中库存最高的品牌之一。 “这是一个创变的时代,是大机遇与大挑战融合的时代。只有洞见趋势,方可加速向前。”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曾如是阐述长安转型的思路。 基于这个思路,过去两年的长安汽车对产能、产品、品牌等进行全面调整,并于2018年4月23日正式对外发布“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2020年,长安汽车将实现自动驾驶L3级的量产;到2025年,实现自动驾驶L4级的量产。 显然,依托创造性思维,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成为了长安汽车二次复兴的基调。平心而论,这又是一笔“吃力不讨好”烧钱游戏。据了解,目前长安汽车仅无人驾驶园区建设项目投资就已超过43亿元,近三年整体已累计投入393亿元。 在盈利状况和销量均不佳的情况下,长安汽车应该将更多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等方面,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毕竟,发展自动驾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把其当做企业短期的发展重心,进而大干快上。 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也准备下一盘“大棋”,其计划于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并在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1000亿元。为了改变销量下滑的困境,长安汽车的这份计划也许太过于盲目激进。 销量的下滑在今年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或许不算大问题,但排放造假问题则十分严重,大众的排放造假就是前车之鉴,而如今江淮也陷入了“排放门”。 日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发布了一则延期听证公告,其内容直指江淮汽车排放造假,这无疑又让身处亏损漩涡中的江淮汽车“雪上加霜”。 同时非常严重的问题是,由于2018年车市整体下行的情况在新的一年并没有好转,市场环境仍然不佳,因此江淮汽车预计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69%。 从江淮汽车的整体业务来看,其在SUV、MPV、轿车、轻卡、皮卡、客车、新能源等领域均有涉及。有业内人士表示,江淮汽车业务过于繁杂,没有明显的主营业务;而公司综合毛利率太低,导致净利润持续走低;并且江淮汽车过分依赖于政府补贴,不利于长久发展,其商乘并举的战略并没有真正使江淮的业务有所好转。 而江淮汽车早期就已进入新能源风口,从2013年前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2014年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曾一度成为江淮汽车的销量亮点,但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退坡,江淮的新能源产品也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 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江淮汽车举行了“2019JAC品牌日”。对于2019年新能源的规划,江淮汽车展现出的技术并不能让众人信服。 除了等速续航、最大续航已经过时的字眼之外,江淮自己所研发的470公里综合续航、40万公里电池寿命在如今的新能源行业中已经不能算是领先。 所以对于新能源,江淮新能源显然更依赖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江淮汽车目前正在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代工。此外,2017年中旬江淮汽车还与大众汽车(中国)签署了合资企业协定。 作为江淮大众合资后的首款车型——思皓(SOL)E20X去年5月就已举办正式下线仪式,其原计划在去年三季度正式上市,但是据江淮的说法,大众方对于产品还在进行调整,该款车型到现在仍旧没有消息。 在新能源合作板块,江淮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蔚来在上海车展上表示,蔚来ET车型将不会交由江淮代工;而江淮大众在新的大众方要求改变股比的博弈之下,首款车型仍旧怀胎难产,这一切也让江淮大众的前景扑朔迷离。 更让人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江淮汽车拿到了大量政府补助。 江淮汽车2014年2018年,累计利润为总计21.95亿元。其中2016年最高,为11.62亿元。但这五年间,江淮汽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29亿元,其中2018年达到12.78亿元。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这些巨额政府补助,江淮汽车早已深陷困境。 也许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一家造车的A股上市公司,接连宣布要卖掉401套房,不明真相的还以为是房地产公司,但这事儿的确发生在车企。 一个月内,海马汽车两次出手。 5月15日晚间,*ST海马公告称,为优化和盘活存量资产,公司拟通过招标和/或委托中介机构按照市场价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场挂出等方式公开出售位于海口市金盘工业开发区创业新村一区、二区及金盘工业区金盘大道旁的部分闲置房产。 其中,拟出售的269套住宅中超95%的房产面积不超过30㎡。住宅和商铺总面积共1.74万平方米,原值3090万元。 除了变卖房地产,海马汽车实际上已经在去年展开了一场“变革与自救”。据了解,海马汽车去年开启了南北销售网络的合并,同时将营销主权划到郑州基地,同时公司管理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更换防。 面对连续两年亏损,海马汽车选择了及时调整战略,调整高层,尝试销售渠道改变。原海马汽车副总经理陈高潮升任海马汽车总经理,原海南一汽海马汽车副总经理李伟胜担任海马汽车销售公司执行总经理。 对于海马汽车而言,抓住汽车产业的新四化发展机会将成为重要出路。2018年年底,海马汽车斥资20亿元的海马智能汽车工厂正式投产,该厂不仅服务小鹏汽车的电动车生产,也服务传统燃油车制造。而这也是海马汽车最重要的自救方式之一。 3月1日,海南已经宣布要逐月禁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到2030年之前全面禁售燃油车。海马汽车作为海南唯一一家主机厂,总算是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尾巴。 根据规划,到2019年海马旗下产品将全面应用混动技术,2020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将达到30%,并在2025年之后不再生产纯内燃机汽车。 在今年上海国际车展中,海马带来了一款新车型S8,并为其定下了年内月销过万辆、全年10万辆的销售目标,而这款车正是在新建工厂生产的。 连续两年亏损26.31亿元,对于现在的海马汽车而言,“卖房保壳”或许可以在短期内实现扭亏为盈,解除风险警示,但是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存活下去,必须要具备造血能力。 虽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汽车产业终究是一个长跑的过程,对于任何一家新能源车企来说,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当更多的依据市场规律,分步骤、有节奏的进行布局,只是一味地抓住新能源来饮鸩止渴是徒劳无功的。 从这个层面来看,自主品牌的“春天”,似乎还远未到来。 图/网络 文/超喜欢Kuma的豆豆 编辑/超喜欢Kuma的豆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