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失去民心”到“跌无止境” 大众是该好好反省下自己了

 扯车无界 2022-06-30 发布于江苏

有这么一段调侃汽车品牌的话:奔驰研究豪华、宝马研究操控、奥迪研究车灯、日产研究座椅、本田研究发动机、大众研究中国人。。。


纵观当今国内市场,大众品牌的影响力,或者说大众对中国消费者的理解,几乎没有一家车企能出其右。

2021上半年,“缺芯”阴影之下的车市,几乎没有哪个品牌能独善其身,小小的芯片对车市格局的影响,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像。


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德系车,6月份就出现了骤降,22.9%的份额数字几乎回到了三年前的水平。

01

逐渐坍塌的美梦

整体而言,上半年,德系车月度份额最高的是1月份和3月份,均为25.7%,与2019年和2020年的份额数据(25%和25.5%)基本持平,但6月份,德系车份额一下跌至22.9%,仅仅相当于2018年时期的水平。

2021年德系车在中国市场月度份额走势

BBA阵营,宝马情况稍好一点,6月环比跌幅为6.1%,拉通上半年,销量有起有落;奔驰6月销量环比跌17.8%,而上半年,除2月份春节外,一直处于跌势;奥迪6月虽跌幅最小,只有2.3%,但也只是因为它在5月提前经历了一波大跌,环比跌近20%,情况不容乐观。 

2021年上半年德系品牌在中国月度销量

坍塌得最厉害的,当属大众,6月降幅超过27%,单月销量比2018年6月少了近10万辆,创最近数年里同期新低。正因为大众跛了脚,以至于其自身在德系车里面的话语权也大幅降低——曾经独霸德系车在华7成份额的大众,如今已经跌到49.78%,销量占比已不到一半。


从乘联会公布的狭义乘用车厂商零售销量数据来看,前三车企依旧是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其中一汽-大众的销量13.9万辆,虽然是国内销量第一的车企,但是其跌幅达到了22.0%,高于市场平均跌幅。

02

“缺芯”背不了黑锅

大众品牌在华的销量纪录出现在2017年,全年卖出313.9万辆车,当年的份额为13.21%,但这并非大众市场话语权的巅峰,其市场份额最高的年份是2019年,也就是中国车市实行国五国六切换的那一年,其份额疯涨到14.92%。

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大众就已经走下坡路了,只是因为前几年中国车市整体低迷,大众的份额不降反增,掩盖了它销量连年缩水的真相。但到今年上半年,大众的颓势愈加明显,累计销量仅为104.7万辆,份额跌至10.53%,销量与份额双输,岂能甩锅芯片?


中国有句老话叫“祸福相依”,被高光蒙住眼睛,被利润捆住手脚的大众在那个时候已经为自己挖了个不大不小的坑。


如果仅仅是外部竞争原因,以大众的用户基础和口碑,扭转局势并非难事,可“屋漏又逢连夜雨”,2019年底又爆发了帕萨特的“碰撞门”——连纵横中国车市20年的老牌B级车都出问题了,这让消费者普遍“意难平”,哪怕推出改款,也无法让帕萨特彻底复元。虽然“碰撞门”只是个案,但它是“大众减配”这一不争事实的极端表现。这种过度消耗品牌的行为,必然导致销量下滑。 


没有品质支柱支撑,没有经销商的群众基础,类似于大众这种以量谋生的大型车企,根本没有恢复健康、存续发展的可能。倾巢之下,没有完卵。任你2021年有多少新产品,都是枉然一梦。


指望刚刚躬身入局的大众电动汽车ID系列如何力挽狂澜大赚一把,本身就是做梦。中国车市不缺游泳爱好者,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人满为患,大众不是来早了,而是来晚了,须知特斯拉2021年有可能顶到20万级别价格区间了。


ID.4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远低于大众预期,而对手特斯拉Model Y却屡屡刷新销量记录。更有趣的是,ID.系列在欧洲卖得相当好,把特斯拉按在地上摩擦。中国的情况正好跟欧洲市场反着走,明显的水土不服。

ID.4

有人认为,大众ID系列起步缓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与其他电动汽车相比,MEB车型显得过于传统不够智能,以及在妥协下诞生的代理销售模式,拖累了ID系列的市场表现。

如果说前者是大众集团的锅,那么后者就是大众中国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在大众入华20多年间,建立起遍布全国 2000 多家南北大众经销商店,成为大众中国触达终端消费者的抓手,承担重销售、售后维修、保养等重要功能。

ID.6

可以说,大众有今天的成绩,很大部分原因是得益于20多年来苦心经营的经销商网络,但来到智能化时代,新势力们普遍奉行的直销模式显然更符合潮流趋势。

ID.6

因此,大众以往最大的优势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包袱,他们想摆脱经销商掣肘,但碍于层层利益关系,又不能放弃现有经销商网络。于是就有了“代理销售模式”这种妥协下的产物,而代理制的一大特色就是:价格没商量。

ID.6

尽管ID.4 / ID.6的定价算是比较合理,但在下至桑塔纳,上至辉腾都能打折的背景下,消费者显然很难接受一辆居然不能打折的大众新能源车。

03

写在最后

与销量下滑相比,失去民心,更可怕。而大众目前正面临着口碑的坍塌,而一旦让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了信心,随之而来的便是销量的崩盘。

大众之所以曾经能成功,依靠的更多的是消费者对大众品牌的信赖,而目前大众之所以陷入困窘,也是由于消费者的信任感大降而造成的。

对大众而言,冷静思考现实的应对之策,敬畏市场,尊重用户,保住现有的地位是当下重中之重。因为真正的信任,是产品给的。


图|网络

文|豆豆

编辑|豆豆

- END -


快到吐,到底是种什么感觉?

十万的价格区间却是超越同级的表现

新款保时捷Panamera 一款再贵都有人买单的车型






 扯车无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