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书报文摘原创,欢迎转载  周国平在《论幸福》中写道,我们无权要求别人拒绝平凡的幸福。是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幸福,就算做不到感同身受,也请给予一些理解。想起一个朋友,他女儿考上大学,为此,他感到十分开心。于是与家人商量,准备请亲朋好友来聚餐,庆贺女儿考上大学。他满怀欣喜地邀请大家,可一个亲戚在得知他女儿考上的不过是一所B类大学后,带着嘲讽的口吻说,就考个这样的学校,还要大张旗鼓地庆贺,你不觉得没面子么?其实,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上北大清华的,但每个认真努力的孩子都值得被祝福。说到底,藏在庆贺背后的,是父亲对女儿的接纳与认可,是一个父亲最朴实无华的爱。 现在正是高考季,很多家长与孩子都感到比较焦虑。但不管孩子考得如何,愿我们都如上文的父亲一样,对孩子多些鼓励与认可,多些拥抱与祝福。愿我们不要像那位泼冷水的亲戚一样,去给别人的幸福设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幸福欢喜,每种幸福都值得尊重。与其嘲笑别人,不如多些欣赏。
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记得有人说过,在这个浩大的人世间,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林清玄说,身体肥胖如桶的年老的流浪汉,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季,他都要穿着中山装,而且中山装里还有件毛衣。平时,流浪汉就独自蹲坐在街上的角落里,不说话,只是用手轻轻地晃动着奖券。老人用油污的双手,不慌不忙地把奖券撕下来,接着在衣袋里摸索了好一阵,然后掏出红色塑胶套。老人小心翼翼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塑胶套上写着:一券在手,希望无穷。老人笑着说,这是讨个喜气,其实是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在一个冬天的黄昏,林清玄路过老人身旁,他照例向老人买奖券。但老人没有立刻拿奖券给林清玄,因为老人看见他穿了单衣,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对林清玄说:“你这样会冷吧!”说着,老人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腻的手,要帮林清玄扣扣子,林清玄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老人费了很大力气,才帮林清玄把扣子扣好。当时,林先生觉得不管老人外表是怎样的不堪,但他的内心都藏着如雪明净的善意。后来,林清玄还是时常去买奖券。他说,虽然基本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老人的小红套时,都觉得那一时刻似乎已经中奖。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这份奖不是奖金,而是人间美好的情谊。这份别样的情谊,装在小红套里,装在彼此的眼里与心里。就如同林清玄与流浪汉,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但这不妨碍他们真诚地相处。
 这句话大意是说,人生最大的智慧不是了解别人,而是了解自己。是的,我们不缺乏审视别人的眼光,但唯独缺乏看清自己对错的眼光。有一天,她穿了一件十分好看的衣服,很多同事都夸她买衣服的眼光不错。她听到赞美声,开心地说着谢谢。结果,这个同事夸张地说:“虽然好看,但是价格低廉,质量肯定不好。你怎么买这么便宜的衣服呀,我从不买便宜货,因为穿在身上掉价。”听到这些话,小姐妹微微一笑,说道:“我并不赞同你的观点。贵的衣服固然有贵的好,但也不必把便宜的衣服说得一文不值。”不是人人都买得起昂贵的名牌,也不是只有名牌的衣服才值得穿。根据自己的气质与喜好,量力而行地为自己选择好看的、喜欢的、舒适的衣服,并穿出美丽的心情,足以。身上穿的不是名牌又怎样,这并不影响我们穿衣打扮的心情。再说,有些人就算穿着价值不菲的服装,也不一定能穿出优雅的气质;而有些人就算穿着普通的衣服,整个人也会散发出高雅的品味来。我们不必用自己的生活标准去推及他人。 
作者简介:竹笛清韵。草木情深,人间知味。携一缕烟火岁月,抒一帧清简素淡的文字,更近地抵达初时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