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歌第聂伯(一)

 朱福生 2022-06-30 发布于辽宁

滔滔的德聂伯尔汹涌澎湃,

狂风怒号,落叶纷飞。

高高的樄树弯到那地面上,

德聂伯尔河上波涛翻腾。

你看那月亮黯淡无光,

在黑云后徜徉不停。

就像那扁舟飘流在海上,

随波起伏时隐时现。

小小村庄还在睡梦中,

报晓的金鸡尚未啼鸣。

林中的枭鹰遥遥相呼应,

断折的樄树挣扎呻吟。

 ——乌克兰民歌《德聂伯尔》

德聂伯尔(俄文写作Днебо),中文又译为第聂伯河,贯穿乌克兰首都基辅市,是乌克兰境内的主要河流。

这首《德聂伯尔》是在师范上学时老师教我的一首歌,当时我被那深沉凄美的旋律所感动,我音乐课的结业考试唱的就是这首歌。

但当时怎么也没想到,15年后(2000年)我会站在第聂伯河畔,再一次的放声高歌这首《德聂伯尔》。

(图片来自网络,向版权人致敬!)

我对乌克兰印象的形成,来源于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新的线索。直到2000年,我才在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了基辅市政府的邀请,访问了这个美丽的国家。

(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图片来自网络,向版权人致敬!)

然而,初踏乌克兰的印象并不美好。

刚一下飞机,就吃了JC的杀威棒。

在海关,足足地折腾了我4个小时。倒不是我的手续有什么问题,而是我带的东西很多,把JC看得眼花缭乱,估计是他想要一些,偏偏我又听不懂语言。海关JC只好自己动手把我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摆在桌上,一一甄别。甚至找来了茶杯和开水,从我的茶桶里掏出茶来,泡了一杯,慢慢地品起来。

情急之下我想出了一个办法,从每种礼品中拿出一份,送给负责检查的JC,又搜肠刮肚地想出一句俄语:诶的 瓦姆 巴大勒克(这是给你的礼物)!这次警察终于听懂了我的话,居然笑着和我握起手来,哈勒绍!(好)

作别了警察,我头也不回的走了。脑海里突然溜达出了一个词:皮特溜啦?(匪帮)!(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关于皮特溜啦匪帮的情节)

从海关出来,我头都大了。带着一肚子的委屈上了车,又硬着头皮参加了接风晚餐,实在是打不起精神来。

吃得什么,说了什么,都记不得了。

(基辅市的风景,图片来自网络,向版权人致敬!)

我于2000年的7月份到了基辅。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在基辅的第一个早晨,睁开睡眼的第一感觉:蓝天碧水,云淡风清。这是个典型的苏联风格的城市,宏伟、气派,但他没有圣彼得堡那种皇家的奢华,也没有莫斯科那种辉煌和铺陈,与他们比,基辅更像是一个朴实勤劳的健妇,富于包容和力量,就像她的城市雕塑祖国母亲——一个一手拿盾牌,一手拿利剑的母亲一样。

(基辅市的城市雕塑,图片来自网络,向版权人致敬)

然而,基辅不乏灵性,她的灵性来自于德聂伯河。德聂伯河是美丽的,她的美丽出乎我的意料。

我走过许多江城,中国的上海、重庆,韩国的汉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但当我看到德聂伯尔时,还是惊诧了!那种清,让我想起了徐志摩笔下的康河;那种绿,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

(图片来自网络,向版权人致敬!)

我遗憾我腹中词汇的贫乏,又深深地为眼前的美景惋惜,只得一次又一次地举起照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片断(当时的照片都捐给原公司做展览了,现在手头缺少资料,非常遗憾)。

德聂伯河边的樄树依旧,树下边是青年男女追逐嬉戏,或是三五成群在玩沙滩排球。三五叶小舟荡漾在柔波里,悠闲而自在,偶尔有隆隆驶过的游船和呼啸而来的快艇提醒我,德聂伯河已经流到了21世纪。

租一叶小舟,顺流而下,看见河里的水草被河水抚摸得顺顺溜溜的,在柔波里左摇右摆,再次想起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诗句,甚至想起诗经里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思想千头万绪,只是望着这河水发呆。

陪同我们的翻译是个乌克兰姑娘叫娜塔莎,曾经在北京留学过,见大家都不说话,提了个建议:以往大家谈的都是工作,都是严肃的话题,今天大家应该放松一下,只唱歌,不谈公事,我这个翻译也休息一下。她的建议立刻得到响应。

乌克兰的歌曲我只会一首,就是上学时学过的《德聂伯尔》。没想到我开口一唱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先是娜塔莎轻轻的和着,她也唱的是中文;接着,吉姆古科夫也参加进来,他唱的是原汁原味的乌克兰语;一遍唱完了,意犹未尽,再从头唱,一遍又一遍。

刚开始,我们还是自娱自乐式的,后来抑制不住激情,就成了帕瓦罗迪式的,引得邻船的游客投来惊奇的目光,继而也跟着唱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