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 新能源汽车生产再布局,内陆城市工业化的“末班车”之一......

 brownk 2022-06-30 发布于上海

土地财政,肉眼就可以看得到头。以后各个地方政府怎么办?房子是不可能支撑的了,房产税收起来,也不是眼下的事。

要发展本地经济,保住本地就业,总不能只靠旅游这些东西了。尤其是人口大省的人口大城市。

归根结底,任何一个人口大省,都得有制造业。没有制造业,人口就大量流失,然后财政会恶性循环。

接下来,各省都要争夺工业,包括省会城市,也得和下面的地级市,争得头破血流,即使争取不到企业总部,起码也要争取到组装工厂。

宝马和奥迪,分别在沈阳和长春,扩展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算是让这两个东北老大哥省会,避免了新增产能的流失。奔驰也在北京生产电动车,连首都都不想把这个产业转移出去。

比亚迪在全国布局了9大生产基地,随着销量的提升,还要在电池板块,布局很多地方来生产。这就意味着,比亚迪虽然总部在深圳,研发也主要在深圳,但是生产、组装、销售服务这些,会在全国进行分布。

早些年,华为实际上把终端部门弄到了东莞松山湖。算上全国各地的研发中心,还有未来加入的汽车板块,华为其实也有巨大的“辐射效应”。连桂林,都有一个深科技的工业园。

图片

我想来想去,汽车还有能源产业,可能是中国产业再布局的最后大规模的机会了。之前各个地方的产业,基本固化成型,很多产业链都已经做到极致,成本压缩到了极致,除了原料、工人、配套设施,还包括了全球的市场采购, —— 其实这也是一种“路径依赖”。比如,像山东曹县,给日本人身后事供应的棺材,真的要在别的地方重构一条产业链,恐怕没个几年十几年都搞不好。

汽车产业,之所以还有机会,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替代,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体系,可以凭借这个“新增量”、“新变量”,在全国进行再布局。

我看了一下,即使是工业一向很薄弱的广西南宁,最近都搞了一个比亚迪的电池生产基地,而且规模巨大。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中国出口量如果上得去,未来可能有几百万到上千万台的海外销量(包括特斯拉、BBA他们的出口,也包括大众丰田可能利用中国基地生产,然后出口全球)。那么这个布局的过程,实际上是给各地会带来不少的GDP

有了工业就业,才是真实可靠的GDP。有了人口,自然而然就会有当地的服务配套。才会有可持续的繁荣。

实际上,上一波的产业再布局,比较成功的大城市是合肥,引入了家电、液晶面板还有汽车制造,算上很成功的地方政府投资。这种成功的先例,实际上也给了各地地方政府的很多启发——长期卖地不可行,还得招商引资,搞制造业。外资已经不容易引到,内资的也不错。

而且,制造业分布出去,对于深圳、北京一类的大企业来说,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办法。深圳的土地资源,其实已经无法容纳比亚迪的扩张,而且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也倒逼企业把制造产能全国布局。

实际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完全有可能走出海外,在海外建立组装工厂。主要的核心零部件在中国生产,然后在当地组装,当地销售。既保证了研发核心在中国,也能够带动当地就业和服务。

这个进程,估计在3-5年之后,差不多就定型了。很低端的一些产业,出走海外,同时合理避免关税壁垒。但是汽车制造,可不是一般的产业,德国每年生产汽车大约300万辆,但是养活了差不多10%的就业劳动人口。

如果中国成为汽车出口大国,加上本国的销售量。中国完全有可能在汽车产业方面,养活8%左右的就业人口 (中国的汽车功能体系,应该要比西方的更复杂,更多功能化)。

到那个时候,中国的高端就业,应该会好一些。毕竟,手机行业我们拿的不是高利润,发得起高薪的华为,手机终端又被打压。但是新能源汽车和能源链条,我们占据世界领先位置,完全有可能给产业链,发放相对高一些的薪酬。

这个进程,大概就是3-5年时间。赶不上这个进程的城市,往后能够争取到的工业项目,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和稀少。所以,这也算是肉眼可见的“工业化”末班车之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