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民间中医药谚语

 ldjsld 2022-06-30 发布于广西

 一、防病治病谚语

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二、预防疾病谚语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吃了马齿苋,到老无病患。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三、药名食疗歌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血压高头昏,红萝卜粥灵。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若要补虚损,骨头与粥炖。

四、食用功效歌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

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润肺乌发食核桃,生津安神乌梅好。

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白菊明目又平肝,黄花泡茶把热散。

 

其它、实用小谚语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有谁找得到,肿毒一把抓。

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

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

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

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有毛的、带刺的常能消肿定痛。

跳不跳,七马吊(徐长卿);移不移,枫荷梨.

骨头跌得粉粉碎;药中要用四叶对.

八叶黄荆七叶拿,不劳神仙罗汉爷.

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萝卜泡茶,大夫睡床。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吃狗肉补,春天打老虎。

早春早春,慎防春瘟。

三月三月,芥菜当灵丹。

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采得一七九,神仙来吃酒。

识得山中草,百岁还太早。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千杯不醉枳具子,一杯醉倒闹羊花。

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诸药为各病之药。

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人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

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啦。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药名食疗歌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血压高头昏,红萝卜粥灵。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若要补虚损,骨头与粥炖。

四、食用功效歌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
  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润肺乌发食核桃,生津安神乌梅好。
  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白菊明目又平肝,黄花泡茶把热散。

五,中医谚语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