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水县别名“高安”之证据评述

 芙蓉书阁 2022-06-30 发布于广东

芙蓉书阁|邓旺林

  本人曾于2015年12月写作《广东三水县别称“高安”考略》一文【注1】,文中列举三水县别称(包括古称、代称。下同)“高安”的证据有三。有幸得到三水县收藏家、文史专家麦国培先生的肯定。同时,麦先生也补充了几个证据(详见麦先生《三水古称“高安”考》一文【注2】。下面,我们对这些证据作一简单的评述,以利于人们对于三水县曾别称“高安”一事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确切可靠的证据

(一)任荃诗集《鸿爪集》和许南英诗集《窥园留草》中的“证据”

 这是最为重要的证据。他们都是进士出身,都曾做过三水知县。他们在各自的诗集中别称三水县为“高安”,可谓三水县有“高安”这一别称的“铁证”。

  其中任荃知县“提供”的证据尤为重要。一是它说得最明确。从“道光二十五年仲春之月,慈溪任荃自记于高安三十六江楼”(见《鸿爪集·自序》)可见三水县有高安这一别称是无可置疑的。二是我们看到的是任荃《鸿爪集》的原始版本(木刻本。如图1)【注3】。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是第一手材料,绝对可靠。三是正因为有了任知县“提供”的证据,我们才能确定范引颐诗文和许南英知县诗集中的“高安”就是指三水县。

  (图1)

许南英《窥园留草》中以“高安”为三水县的别称,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使任荃的“证据”避免了孤证之嫌,而且拉大了“高安”作为三水县别称的时间跨度。从许知县的诗中,我们看到,迟至宣统三年,“高安”仍被作为三水的别称。

 (二)大埔举人、三水训导范引颐诗文中以“高安”代称三水的材料

 范引颐是广东大埔三河梓里村的清代举人。曾于道光元年(1821)至十三年(1833)任三水县训导。拙作《广东三水县别称“高安”考略》中只提到范引颐于道光二年写的七绝组诗《送徐牧庵【注4】卸篆三水将调江南》(共11首)中第一首的“棠阴十载两都环,何幸高安又晤颜。”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最早以高安指称三水的材料。下面再补充三例:

 1、七绝《除日得孙志喜,句朂艾儿》四首中第二首前两句:“冷宦高安十二年,愧无一事称心田。”

 2、《详记滩役原由分合原委》:“自道光辛巳赴任高安,癸巳回籍。”

 3、《黄烈光传》:“道光元年予往高安十余年,癸巳回乡。”

 此三例中,诗作于范引颐在职期间的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后面两篇文章则是其于道光十三年解任回乡后所作。

 范引颐“提供”的证据,让我们看到,至迟在道光元年,便已有人以“高安”作为三水县别称。

 以“高安”作为三水县别称,出自三水知县和儒学教官笔下(范引颐最早以“高安”代称三水的诗,从诗题“送徐牧庵卸篆三水将调江南”可知,也是写给徐知县的),可见以“高安”作为三水县别称是官方所认可的。

 (三)在城内书院之前,有过“高安试院”

  这是麦国培先生在光绪朝《广州府志》中发现的。麦国培先生说:“在光绪五年(1879年)《广州府志》卷六十六'建置略三’四十四筒子页中,有这样一句话:考棚在城内书院之前,咸丰四年绅士梁汝弼等议捐创建,额曰高安试院……“。该省略号后原有“图12”。由该图可知,该省略号处原文为“堂曰'衡鉴’,为县试士所。”光绪《广州府志》中说明该记录是“据采访稿修”。

 这也是三水有高安这一别称的重要证据。此证据的重要性在于其说明了三水县别称“高安”在咸丰四年(甲寅,1854)之前已成为当地的社会共识。

(四)光绪年间的《校正绘图幼学琼林》和中国地图读本上都标注三水为“高安”

 这也是麦先生发现的“证据”(详见麦国培先生《三水古称“高安”考》一文)。我们看到,在《新增绘图幼学故事琼林》中,“三水县”下注明“高安”(见图2),“大埔县”下注明“万川”(见图3)。从该书在“大埔县”下注明“万川”看来,“高安”指的就是三水县,而不是指称三水县的县城。

  (图2)

  (图3)

(图2、图3均由麦国培先生提供)

因为大埔县在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曾由“义招县”[东晋义熙九年(413)置]“易名万川县”(见《广东省志·地名志》【注5】P240)。如果“高安”是称县城的话,那么在“大埔县”下面就应标注“茶阳”而非“万川”。因自明嘉靖五年(1526)改置大埔县起直至1961年4月之前都以茶阳为县治。

  麦国培先生还说:“除了《幼学琼林》书上有这样的记述之外,清末的光绪年间中国地图读本上同样有这样的标注。即专业的地理史志以及教育读本都有三水古称高安的介绍。”

 麦国培先生说:“据我收藏的实物所见,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版的《新增幼学故事琼林》第一册中【注6】,还没有中国地名古称这一节。而嘉庆元年(1796年)新修订版本我又没有收集到,所以此书最早何时出现'三水 高安’这样的标注,还要继续挖掘,目前可以确认在嘉庆【注7】—光绪年间这一时代段。”假如嘉庆元年新修订的《幼学故事琼林》一书中有这样的标注的话,那么三水县有“高安”这一别称的时间就可以往前推几十年了。

   二、存疑待考的“证据”

   这就是麦先生所说的“《隋书》、冼夫人纪念馆及相关书籍”中的“证据”。目前看来,这些“证据”尚有可疑。

  就三水县有“高安”这一别称而言,没有这些证据并无所谓。不过,加以考证、落实,也有利于我们了解三水县何以会有“高安”这一别称。

   在高州冼夫人庙有一张标明三水原名高安(在“高安”之后加括弧注明“即三水”。在地图右下角的《与现地名的对照表》中,也将“高安”作为“三水”的原名)的地图。据该表“附注”说,这是“根据《隋书》《谯国夫人传》等记”。

 谯国夫人即岭南著名的巾帼英雄冼夫人。《隋书·谯国夫人传》中记南北朝陈代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时,曾召冼夫人的儿子冯仆(时任阳春郡守)“至高安,诱与为乱”。这可能就是该《与现地名的对照表》的作者认定“高安”为三水县原名的主要依据。

 《隋书·谯国夫人传》中“至高安,诱与为乱”的“高安”应该是一个县名(不可能是县里的某个地方的名称。如果它是指县里的某个地方,那么在其前面也应该会将县名写出来)。但是,我们从所见“二十五史”的“地理志”(或称“郡国志”、“州郡志”、“郡县志”)和古今多部著名的地理史志(如《读史方舆纪要》、《广东舆地全图》、《广东舆地图说》)以及由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大型志书《广东省志》(主要是《总述》、《大事记》和《地名志》这三部有关的分志)中,并没有看到在今广东范围内有过高安县。(可参看拙作《今本〈明史〉“析高安以益三水”质疑》【注8】

《宣统高要县志》第廿五卷《旧闻篇一·纪事》第2页记欧阳纥“召阳春郡守冯仆(高州良德人)至高要(《通鉴》作“二年召仆到南海”),诱与为乱”【注9】(见附图4)。《宣统高要县志》的《旧闻篇》(共两卷:第廿五、廿六卷)都是由高要本县人邓元勋初纂,吴德元复订的(见图5),这两位都是高要县的岁贡【注10】。他们的记述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图4)                                         (图5)

 因此,我们认为,《隋书·谯国夫人传》中所记“高安”很可能是“高要”之误。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之《二十五史》的《明史》中有将“高要”误记为“高安”的例子(详见拙作《今本〈明史〉“析高安以益三水”质疑》),此亦可作为我们怀疑《隋书·谯国夫人传》将“高要”误记为“高安”的一个佐证。

 《资治通鉴》记欧阳纥召冯仆“到南海”。此南海似是指南海郡而非南海县。因南海县是隋开皇十年(590)才设置的(见《广东省志·地名志》P107)【注11】,此前的“南海”应是指南海郡,它是包括高要县在里面的。

 另外,《宣统高要县志·旧闻篇一》中的高要与明嘉靖五年(丙戌,1526)后的高要是有区别的。因嘉靖五年曾从高要县划出部分地方到新建的三水县去了。当年冯仆去的地方,究竟是在今高要县境内,还是在原属高要后归三水的那一块,这恐怕是个难解之谜。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广东省志·大事记》在记欧阳纥“召阳春郡守冯仆,诱与为乱”(见该志P22),未提召冯仆至何处。

  麦先生认为作为地名的“高安”很可能是在三水县“今河口那一片位置,也即明代的三水县城”。麦先生还指出该处在三水未建县之前属于南海而非高要。如果该处确有“高安”之称,即么,三水县别称“高安”就有可能是出于“借代”(以部分代整体,以点代面)而不是因为“将'高要’误记为'高安’”了。是耶非耶,目前还只能存疑,有待对此有兴趣的专家学者们进一步去考证。

【注】

1.《广东三水县别称“高安”考略》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15/21/1146003_575802974.shtml

《佛山日报》社吕文斐记者曾于2017年8月6日在《佛山日报》上发表关于本人所作考证的长篇报道《三水曾别称“高安”?》。网址:http://www./p/206226.html[ds1] 

2.麦国培《三水古称“高安”考》2022-01-14 19:47发表于“华邮网

3.该诗集由浙江宁波学者赵伟伦(1943—)先生提供。赵先生现为余姚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姆渡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曾整理、出版《明清进士题名录》一书。

4.名一麟,号牧庵。浙江平湖人,嘉庆七年(1802)壬戌科三甲进士。曾任大埔、普宁、海阳、三水等县知县(其间在普宁、三水为署任)。

5.《广东省志》是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大型志书,包括概述、大事记及48个专题,共50部分志,各分志均一级平行排列。其中《总述》、《大事记》、《地名志》依次为《广东省志》之第一、第二、第七分志。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志》,由电子出版物数据中心,广东省科技音像出版社出品,新出音管[2006]303号。

6. 原附有“图10”

7.此处“嘉庆”似当作“道光”。

8.《今本〈明史〉“析高安以益三水”质疑》网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18/09/1146003_576448036.shtml

9.两处小括号内的字号较小。原无小括号。

10..见《宣统高要县志》卷十六《选举篇·科目表》第66、67页

11.据《广东省志·地名志》P20所记,在南朝梁代南海郡中已有“南海县”:“南海郡下设番禺、博罗、龙川、新丰、河源、南海6县。”此记述可能有误。它与《广东省志·大事记》P21—22的《萧梁时期广东境州郡县表》所记有出入。在该表中记南海郡所领六县为番禺、博罗、龙川、新丰、安远(“远”误为“运”)、河源,并无南海县。该表所记与光绪《广州府志》卷六《沿革表一》P6所记相同。(见附录)《广东省志· 总述》P332也记“隋开皇十年(590)番禺县分出南海县,属广州南海县辖。看来是《广东省志·地名志》P20中是将“安远”误记为“南海”了。

2022.06.30

【附录】

光绪《广州府志》卷六《沿革表一》P5—7中关于南海县的记述

广州,梁陈并置都督府。领郡六:

南海郡,梁为王国。领县六:番禺(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内博罗、新丰、龙川、安远、河源五县不在今广州府境。)

……

谨按:《陈书》无志,亦无补撰者。其建立、析置与梁代当大略相同。……

南海郡旧置广州,梁陈并置都督府,平陈置总管府。仁寿元年置番州,大业初废。统县十五。

南海(注:旧置南海郡,平陈,郡废,又分置番禺县,寻废,入焉。大业初置郡。)、增城(注:旧置东官郡,平陈,郡废。)、宝安、清远(注:旧置清远郡,又分置威正、廉平、恩洽、浮护等四县。平陈,并废,以置清远县。)、政宾(注:旧置东莞郡,平陈,郡废。)、新会(注:旧置新会郡,平陈,郡废,又并盆允、永昌、新建、熙潭、化召、怀集六县,入为封州。十一年改为允州,又改为岡州。大业初州废,并废封乐县入焉。)、义宁(注:开皇十年废新夷、初宾两县入。又有始康县废入封平,大业初又废封平入焉。)《隋书·地理志》内始兴、翁源、乐昌、四会、化蒙、浛洭、怀集四【注1】县不在今广州府境。

谨按:金《通志》云:仁寿元年析诸郡置岡、端、循三州。以新会为岡州,以高要为端州,以南海为循州。寻此事不见于《隋志》,郭志、黄志亦并无之,不知其果何所本也。

——光绪《广州府志》卷六《沿革表一》P5—7

   【注】

1.  此“四”似当作“七”'

  按:南海郡“统县十五”,但只算到十四个县(南海、增城、宝安、清远、政宾、新会、义宁、始兴、翁源、乐昌、四会、化蒙、浛洭、怀集)。而《广东省志·地名志》P22中记“隋代广东设置义安、龙川、南海(由番州改置)、熙平、苍梧信安、永熙、高凉、合浦、宁越(由钦州改名)、朱崖、儋耳、临振13郡。”“南海郡下设南海、义宁(一度在此设冈州)、新会、增城、四会、宝安、化蒙、怀集、政宾、清远、贞阳、含、翁源、曲江、乐昌、始兴16县。”比光绪《广州府志》所记多“贞阳”“曲江”两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