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奖作家 | 王干:写作的化学反应

 老鄧子 2022-07-01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写作是什么?如何将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用文字抒发出来?写作就是“要化”“要学”“要反”“要应”,即写作的“化、学、反、应”,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

    1.要化:就要做到转化、融化、变化。写作首先要把别人的知识、经验、学问消化,转换成自己的东西,同时还需选择深入研究一位经典作家的作品,将作家的思想与自己灵感相通融化,做到变则通,通则灵,灵则秀。学以致用,不学习便没有天才。

    文学有大师,但文学没有大师傅。以文学大师傅名噪文坛的人,很多是远离文学本质的门外汉。但文学不是封闭的产物,“宅”在家里一时可以,“宅”一辈子的作家很难成为大师。文学需要交流,需要碰撞,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碰撞的方式也不一定非得是面对面。阅读是一种交流,网络也是一种交流,对话是一种交流,倾听也是一种交流。文学本身就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也是心灵与现实的交流,写作本身就是对交流的渴望而为。(《接地气的作家》王干)

    2.要学:便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人生学习,要细心观察生活,善于从自己的人生挖掘提炼文章。

    在文艺界有一个比较正式的说法,叫“深入生活”,经常引起人们的歧义,因为处处有生活,你干吗另外去找生活,而且每个人都是在生活之中,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价值的呀。但其实生活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人生活在生活的高端,有人生活在生活的浅处,有的人生活平淡无奇,有的人生活波澜壮阔,不是所有的生活质量都是等值的。深入生活的说法其实就是接地气的意思,好的小说必然和当下的生活血脉相连,和老百姓的生存息息相关。不接地气的作家虽然看上去很美丽,但实际是空中的阁楼、沙滩上的摩天大厦。(《接地气的作家》王干)

    3.要反:写作是纸上谈兵,也是纸上用兵,要反则要“逆袭”。写作逆袭就是出其不意、出人意料。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关故事情节的反讽手法。

    作家虽然写的是世相,骨子里说的却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伦理文化,这伦理文化凝聚成乡村的生存智慧之后,又反过来影响中国的伦理文化,松动或者板结我们脚下的这块文化土壤。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因此生生不息,也因此根深蒂固、负载深重。(《接地气的作家》王干)

    4.要应:写作本身是对自己知识的应用,应用首先要“应”。不仅写文章要应对,很多事情都要应对,比如投稿的时候要根据作品风格确定报刊媒体。

    文人其实是一种本色。文人装不出来,文人学不来。骗子里面装领导的很多,装大款的很多,装军官的很多,装老大的也有,但装文人的很少,为什么?文人不好装,做一个文人看起来不难,但装起来很难,文人的气质,文人的用词,文人的交际,都是自然而然的。文人装起来不容易,但文人褪起来很快,一夜之间,一个文人变成政客,变成一个商人,变成一个外交家,变成一个首长,易如反掌,比易如反掌还易。(《文人高洪波》王干)

图片图片图片王干:优秀作家要超越生活要有崇高感和力量感

王干,评论家、作家、书法家。1960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师院中文系毕业,文学创作一级。曾任《文艺报》编辑、《钟山》杂志社编辑,江苏作协创作室副主任,江苏电视台《东方文化周刊》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文学选刊》主编。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现任《小说选刊》副主编,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教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