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文标||王曲龙祥观与张可用、王大用

 文史艺苑 2022-07-01 发布于山西




王曲龙祥观与张可用、王大用

文/申文标

 

龙祥观乃道教宫观,在山西平顺县城西北四十公里处的王曲村。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年(1162)(一说为金大定元年),明清时期曾有修葺与扩建。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西配殿、昊天阁等,阁身三层,叠筑在山坡上。正殿为三开间六架椽、单檐悬山顶,出檐深远,屋顶平缓;山门三间,设有中柱一列,明间装板门方形门簪四枚。该观坐北面南,依山建造,东有青山,西有翠林,环境清幽,景色优美。

此龙祥观是平顺县境内惟一一处有确切建年而且是楼阁式的金代建筑,令人遗憾的是,连同《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碑毁于1982年冬季的一场大火。

龙祥观依山临水,风景绝胜,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赞颂。

明朝嘉靖年间户部清吏司郎中、平顺县建县后第三任知县徐元道之兄徐元祉曾以平顺景观为题材,写过一组《题古迹》诗,其中《憩龙祥观》写的就是王曲龙祥观胜景,诗云:

龙祥琳观拱仙灵,端谓唐皇旧此经。

清浊总看漳水合,淡浓俱是潞山青。

欲穷远目瞻宸极,更上高楼接沓溟。

好种芝田轻碧草,鉴湖深处驻颜冷。

平顺县建县后第六任县令、陕西通渭县人王沛亦作诗咏龙祥观:

龙祥高阁入云霄,宦客登临兴转豪。

漳水浪翻龙马出,太行翠耸凤凰翱。

未随玉女采灵药,耻遇金丹生羽毛。

平地神仙绿野雨,挂冠归去兴酕醄。

明朝崇祯年间,石鼎臣乘兴游览龙祥观,即兴赋诗:

游龙祥观

蚤过琳宫访道人,丹梯直上近星辰。

清虚本自尘来少,胜概偏令客到频。

华藏年深遗鹤羽,石坛岁久觅龙津。

我来不为《黄庭》事,聆得仙风一段春。

龙祥观的创建者为何人?为何创建龙祥观?此观为何得名龙祥?

《平顺县旧志》《黎城县旧志》《潞城县志》均记载:王曲龙祥观的创始人为张可用。只是对张可用的生卒年、出生地表述不一:

《平顺县旧志》载,张可用(?—1163),王曲村人氏,生年不详,卒于金大定三年,道号不详,道教龙祥观创始者。又载,龙祥观,在王曲里,金大定元年,道士张可用建。观前水泉时见瑞影,令弟子刘元正奏请赐额,进士王大用撰记。

《潞城县志》《府志》之《张可用传》记载,张可用,潞城人,隐于羊羔村崆峒山谷之石室,十有余载,得服气练神术,虎豹屏迹,盗贼不侵,石坼泉溜,清冷味甘,多汲不竭,少汲不溢,病者饮之获安。乡人后为筑观,大定三年赐额“神祥”。《黎城县旧志》载,龙祥观,在县南三十五里王曲村。金大定元年(1161)道士张可用建观前水泉时现瑞影,令弟子奏请赐额,进士王大用撰记。元至正十一年(1351)道士程和卿重修。亦载,张可用,潞城人,隐于羊羔村崆峒山谷之石室,十有余载。得服气,炼神术,虎豹屏迹,盗贼不侵。山乏水,张拜祝石坼,泉流清冷,味甘,汲之不竭不溢,病者饮之即愈,乡人后为筑观,大定三年(1163)赐额曰龙祥。而按照金大定乙巳(二十五年,1185)《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所述,张可用又属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人。

另据“搜词条百度百科”历史新知网:张可用(?—1172年)金朝黎城县平贤乡(今属山西省)人。《龙祥观记》载可用自幼喜静,擅绘画。壮岁,父母相继去世,遂舍妻子,厌尘俗,隐居修道于羊羔村崆峒山石室中。皇统年间授业于潞城县东白鹤观。大定元年(1161年)修筑龙祥观。大定三年(1163年)金世宗赐天下寺观名额,可用以观前水泉时现瑞祥,请赐「龙祥」。大定十二年(1172年)病逝,著名弟子有刘元正。事迹又载于《黎城县续志》。

张可用生年未见于记载,卒年有两种说法:《平顺县旧志》载,张可用卒于1163年,即金大定三年;而“搜词条百度百科”历史新知网则指出,张可用于金大定十二年(1172)病逝。《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十二所录的由潞邑进士王大用所撰的《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中记述很详细:“大定十二年,师复来归循,历周览雅,合厥意。居未周星而尸解。越明年正月,会葬于龙山之北。”明确无误地记载了张可用卒于大定十二年,即1172年。综合下来,张可用卒于大定十二年(1172)说法比较可靠。

至于籍贯,历史上,平顺县浊漳河沿岸分别隶属黎城、潞城、平顺,所以,张可用出生地表述有三种情况皆符合历史事实。属县多次变更,但属地属村都没变,龙祥观的创始人张可用属王曲村人确凿无疑。

张可用的事迹《平顺县旧志》《潞城县志》《黎城县旧志》均有记载,说法大体一致:张可用,潞城或黎城人,隐于羊羔村崆峒山谷之石室,十有余载。得服气,炼神术,虎豹屏迹,盗贼不侵。山乏水,张拜祝石坼,泉流清冷,味甘,汲之不竭不溢,病者饮之即愈……言张可用在羊羔(阳高)崆峒山隐居期间,以功德使“虎豹屏迹,盗贼不侵”,且“拜祝石坼,泉流清冷”医治百姓病痛。一边修道炼术,一边德泽百姓,心怀苍生。总体上比较简略,而录自《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十二的《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张可用的家世、出家缘由以及其学道、建观的过程,《山右石刻丛编》中载《龙祥观记》“碑高三尺七寸三分,广一尺九寸八分,十七行,行五十五字”“潞邑进士王大用撰、古黎靳元冲书、布衣路亨纂额”。

全文如下:

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

邑人  进士  王大用

道家者流,盖出于古,非特以居壮丽矜衒世俗,而崇大其教门者哉。其要在于远尘嚣,守虚寂,去华居实,无为清净而已。

今而敦是道者谁与?我与师而见之矣。师,本村人氏,法号可用,张,其姓也。皇统间,授业于潞城东白鹤观,夙钟道性,谦静柔殼,不茹荤酒。善丹青,从幼稚了弗与儿辈嬉戏;事比壮,有室。父母继没,送死事毕,厌世俗,捐妻子,慨然有修真乐道之志。初隐于羊羔村崆峒山谷之石室,十有余载,得服气炼神辟谷之术,人莫之知。先是有居此室者,往往病其乏水,不逾旬而退。自师之到,诚动神心,虎豹远迹,盗贼不侵。居无何,石坼泉流,清冷而味甘,汲多而不竭,少而不溢,病者饮之得安,于今人得以济。

是时山寇啸聚,抄掠村堡,官军据险守隘,原野搜索殆遍,由是舍彼而居此。人皆向师之德,喜师之来。族人张闵、张琯首谋胜事,于观音殿左施地盈亩,日闵等未暇兴修观宇,奉此聊为栖止之地。因凿洞而处之,仍命雕三清像,俾旦夕有所钦仰。每暑湿颓圮,虑不能久,会张希、杨植、杨绪、杨聚、张吉,共愿施地于石桥南,广阔平衍,依山之曲,附水之阳。柔桑朱枣兮,弥川满谷;涧毛林蔌兮,实篚盈筐。夏沼萍绿,秋风稻黄,水禽朝集以暮宿溪,树先春而后霜,言卜其地为最良。师乃经始用建斯殿,朴不至野,拙不至陋,富者输财,贫者给役,不逾岁而告成。同门张远一与有力焉。

大定三年,国朝赐天下寺观名额,令弟子刘元正申请,嘱以观前水泉时现瑞影,故给今额曰:龙祥。凡师所到之处,未尝假势豪赀托化于人,而远近自馈施者,岁时不绝于道,其德厚感人如此。是岁,祖师康崇贤以年老召适潞城,请主白鹤观事。元正始专主持,得嗣续之道。筑垣墙,廓廊庑,植松竹,以为闲晏之观;辟户牖,以纳虚明之趣。斋厨客馆,芝殿云堂,圣像仙坛,靡不完就。大定十二年,师复来归循,历周览雅,合厥意。居未周星而尸解。越明年正月,会葬于龙山之北。大定甲辰十月,予猥居新安,守先人之蔽庐。观主刘元正携道友冯君晸即予为记。吾欲发明先师平昔之功,行刻之于翠琰,庶后来者知其缔构之迹,愈勤嗣续之心。予固辞不能,终弗获已。且喜其人不忘师之德,而又感其能尽肯构之力,遂缀缉其言,直书其事而为之记。

大定岁次乙巳正月元日

金大定乙巳(二十五年,1185)《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是平顺县境内惟一收进《山右石刻丛编》的碑文,其可信度极高。按碑文所载,张可用素来钟情道学,有道性,素食,不喜酒,长于丹青,这一切为他日后步入道教奠定了思想基础。年少时曾就学于潞城白鹤观,后来娶妻生子,过着普通人的日子。父母殁后,张可用厌弃世俗,隐于羊羔修炼服气辟谷之术。不难看出,张可用最初选定的修行之地不在王曲,极有可能羊羔的崆峒山与甘肃平凉之“中华道教第一名山”崆峒山同名,甘肃平凉崆峒山乃是道教神仙广成子的道场。张可用心意不言自明。张可用到了羊羔崆峒山后,确实也为当地做了做了不少好事,如果不是后来盗匪猖獗,张可用极有可能在羊羔崆峒山建立道观,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龙祥观”了。没多久,平静修行的日子被盗匪给打破了,于是张可用返回王曲,继续修行。在此期间,一则由于他本人的德行深得民心,二则他的功德深入民心,在张氏门人及邑人的帮助下,依山临水,一座道观终于建起来了——张可用的理想亦一步步变为现实。道观建起来后,张可用受召前往白鹤观主持道观事务——白鹤观是张可用出世修道的摇篮,白鹤观观主年老急招张可用返观主持观务,足见张可用之学识、修为、影响已经达到一定境界。 

《潞城县志》载:白鹤观,在县东一里,唐垂拱二年建。《府志》载:金明昌癸丑秋,申仙化此,启冢视之,但余只履椶扇,即作堂于观之。西偏甃空棺,塑像其上,题曰会真庵。延川秦知常有记。元延祐元年修,明洪武间置道会司并崇仙、元真二观入焉。万历壬子沈藩重修,程正己记。

重修白鹤观记

盖闻物有所凭而重,地有所托而灵,岂无历阅古今、互值常变,而有成无亏、倏废遽兴者?惟是青羊、白马、宝物、金庭几寰寓矣。乃深山穷谷、野水寒临因而 侈为大观,不翅捐山川之帜扬、星宿之煇此,岂尽物遭地幸、以徼有非常、处不争之域则亦已矣。而神若翼之,人若赴之,乃称适然之数哉。潞城东二里许,有白鹤观,创始亡考,重修于元仁宗延祐元年,观之西偏曰“会真庵”,以祀申仙者也。稽古周穆王尚神仙,如尹轨、杜冲居终南山,尹真人草楼之所,因号楼观。隋炀帝改为¨坛,寻复曰观,是为观始。乃从古人羽客著神奇而标灵异者,往往见之于鹤,未易屈指。若王子乔之缑山;丁令威之华表;马成子之石室;刘海蟾丹成尸接,曰:气冲霄化而为鹤;张道陵隐鹤鸣山,老君命乘白鹤赴成都;¨演正一盟威之旨;吕纯阳生白鹤,自天下而入帐中,后云房先生携之鹤岭,授以上真秘诀;以至琴高之还海,¨真之升天,李昉仙客之呼,东坡道士之号,然则白鹤之名,所从来与?申仙者,邑人也,遇葛仙公于大禹山,授太阴炼形之术,因佯狂,单衣跣足,卧冰雪中。能预知水旱灾祥及人寿夭。病者乞药,随坐中果蔬与之即愈。尝语弟子王住儿曰:“吾欲子为行者,待我于南天门,而不之信。他日霹雳一声,红光满道,当尔之际,虽呼我于青云之杪,不可得而见也。”年八十三卒,既殡百日后,时已入冬,夜半忽闻霹雳声,霞光照耀如昼,人皆惊异。明日见其冢有罅径寸,启视棺中,惟余只履、单衾、椶扇而已。昔马自然游方外,登杭州秦望山,忽归省兄,兄适外出,待三日不归,遽卒。明日兄归,感恸曰:“弟学道多年,是归讬化,以绝望耳。”乃殓窆之东园。明年东川奏梓潼:道士马自然白日上升,诏杭州发眠,只一竹杖耳。闻之太阴炼形之仙,虽藏之铁石中,数满自当擘裂,飞光而出,乃知真人变化,神人自尔,于申仙又何疑焉?弟子何延寿辈,思仙不已,乃作石于观之西,甃以砖函,设像于上,岁时致祭,即仿古群仙皆以鹤讬化之意。庵有明昌五年碑,郡志所载为金申仙也。观历年既久,一切倾圮,即殿宇仅存,而圮坏脱落,不蔽风雨,沈国君闻而慨然,下所司议,于是鸠工庀材,¨仍且创若重修者:则三清正殿五间,三官殿三间,四玺殿三间;其创修者:则玉皇殿三间,左右角殿各三间,前后厢房、左右各三间,左右真官殿各一间,山门三间,钟鼓楼二座,牌坊一座,碑楼二座。在会真庵则重修正殿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创修前殿三间,垣¨塔庀栏楯之饬,罔不撤其古而新之,圣神庙貌,金碧¨奕,澡丽闳杰,殆数倍向昔时矣。经始于万¨壬子二月,以乙卯七月告成事,计费若干缗。余益因是而有感于成亏、兴废之数,非适然也。观之始不可考矣,其历阅古今,互值常变亦多¨矣,一修于元,再修于今日,所谓有成无亏、倏废遽兴者,其故何在?毋亦有所凭而重、有所托而灵乎?故观于潞为大观,申仙于观为真跡,互凭愈重,转托¨灵,白鹤之名,与天壤无极可也。沈国君妙契三口,微参八石,寓内金丹台构而崇表者,随地而是,此其无量功德之一端云。是役也,发心首事、具状以请者,屯留乡官郭包田;董事者承奉赵思忠、指挥王朝阳;咸有劳勋,例得并书。

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的白鹤观,至金大定年间已有四百七八十年的历史,老观主以此相托付,不难想见,张可用在其心目中的分量。《重修白鹤观记》中所载的申仙,于金章宗明昌年间羽化,比起金大定十二年仙逝的张可用晚了二十多年,申仙在白鹤观历史上举足轻重,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张可用在白鹤观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张可用将龙祥观一应事务委于弟子刘元正。刘元正不孚师望,扩轨创制,龙祥观始成后来的规模。张可用死后归葬王曲。弟子刘元正请当时新安里著名文人王大用作记,以纪念其师创建龙祥观之不易。

从上述碑文可以看出,在龙祥观的发展史上,张可用的弟子刘元正是一个承前启后并将张可用的精神与理想追求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可惜,县志上没有留下关于刘元正的生平简介。刘元正极有可能亦为王曲村人,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在张可用殁后,在王曲村扩大龙祥观规模,创新龙祥观旧制。

至于龙祥观得名,三县县志亦有记载。大体是说,张可用见“观前水泉时现瑞祥”,遂命弟子刘元正奏请赐额,“大定三年(1163年)金世宗赐天下寺观名额”,“吏部尚书牒文奏请”张可用所建之观被赐为“龙祥”。

三县县志对此似无异议。但“观前水泉时现瑞祥”中之“瑞彩”或“瑞影”究竟为何像?县志上语焉不详。推测,“瑞彩”或“瑞影”可能呈龙形,也有可能是道观四周群峰连绵起伏、蜿蜒逶迤,山体倒映入水,微风吹拂,观前水泉涟漪阵阵,鳞浪层层,王曲宛若一条龙在水中游动,故名。不然,何以偏偏名之曰“龙”?

至于《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的撰写者王大用,三县县志记载极少,综合起来,仅有如下事迹:

王良臣,字大用,潞州人,承安五年进士,入翰林,曾从军南征,兴定二年任潞州元帅府参议官。

进士,王大用,新安里人,登项安世榜  撰《龙祥观碑记》。

据王欣欣所著《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记载长治市共有进士255 名,其中潞城县16 名。潞城县进士名录载,王大用,金科年失考。

按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王良臣(?—1218),字大用,金潞州人,章宗承安五年进士。诗才敏捷,尤邃于佛经。入翰林,修起居注。宣宗兴定中,为潞州元帅府参议官。蒙古兵至,死之。

《中州集》对王良臣注解较为详细:良臣字大用,潞人,承安五年进士。作诗以敏捷称,又于内典有所得,入翰林,与李钦叔善。从军南征,钦亦与行。道中酬唱甚多。有诗云:荞花冉冉蜜脾香,禾穗累累鹘眼黄。一缕晚烟吹不去,为谁著意护秋霜。钦叔爱之。兴定初,自请北行,没于军中。赠孟州防禦使。

王良臣,亦即王大用,虽然史载传世事迹不多,但仅凭“承安五年进士,作诗以敏捷称。又于内典有所得,入翰林,修起居注。曾从军南征,兴定二年(1218)任潞州元帅府参议官”的履历、头衔,也足以使龙祥观和张可用在潞州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诗以敏捷称”的王大用有六首七言律诗、五首七言绝句传世,现抄录如下:

七言律诗——送任李二生赴举 

尘涩鳌钩公子恨,风吹马耳谪仙愁。

皇天老眼成人晚,今日男儿得志秋。

官样文章堆笔底,世情风色候江头。

主司不是冬烘物,五色迷人莫浪忧。

汴堤怀古 

迷仙楼观郁连空,一日都归鬼唾中。

奢则兆亡天听迩,去而不返水声东。

锁烟弱柳愁蛾绿,阁雨幽花泪脸红。

总为锦帆归不得,至今啼鸟怨东风。

旬休饮 

袅袅东风雪外还,又催春色动溪山。

百年莫作千年调,十日须谋一日閒。

千丈归心诗卷里,一襟豪气酒杯间。

醉鞭约住黄昏月,马首低悬玉半环。

息轩 

乾没皇皇西复东,不知假息祸机中。

黄金一旦随胠箧,腐骨千年付攓蓬。

世味甜于刀上蜜,人心苦似蓼中虫。

一庵松雪双明底,笑杀西山槁项翁。

九月七日饮 

紫霞零落带孤禽,平楚苍苍秋意深。

月过初三半梳玉,菊迎重九满篱金。

天怜病骨商量暖,云促归程计会阴。

风雁飞来更潇洒,一枝芦雪印波心。

牧牛图 

三摩不受一尘侵,本分功夫日念深。

杖屦得回游子脚,葛藤灰尽老婆心。

颠狂不作风头絮,出入谁伤井底金。

回首人牛在何许,一江明月夜沈沈。

七言绝句——狸奴画轴 

三生白老与乌员,又现吴生小笔前。

乞与黄家禳鼠祸,莫教虚费买鱼钱。

杂诗三首 

其一 

道人知我爱禅房,净埽阶前紫石床。

软饱三杯风味好,脱巾和月卧昏黄。

其二

老子平生酷爱閒,天教行处得禅关。

粥鱼敲落檐头月,犹在梅花醉梦间。

其三

残阳收拾弟兄行,拣得机心不到卿。

安置小奴今夜梦,芦花风细月如霜。

绝句 

流转年光桥下水,翻腾时态岭头云。

溪翁道号奇聋子,除却松风百不闻。

王良臣既有才名,又有佛缘,还有官凭,刘元正请王良臣执笔作记也在情理之中。

根据《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所载:“大定甲辰十月,予猥居新安,守先人之蔽庐。观主刘元正携道友冯君晸即予为记。”王良臣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十月,回归故里新安,新安与王曲相去不远,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龙祥观观主刘元正携道友冯君晸慕名登门造访,求王大用为新修的龙祥观作记,始有《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流传于世。

龙祥观历代皆有修缮。清朝雍正年间,龙祥观昊天阁曾经大修一次,现存有《重修龙祥观昊天阁记》碑文,据载,此碑于“清雍正元年(1723)勒石。碑佚,依据馆藏拓片而录。碑版高135厘米,宽65厘米。额篆“重修龙祥观浩天阁记”。碑文楷书,共15行,满行55字,总计825字。内容为龙祥观古黎胜景,村中老贡生王端极等捐资维修,并栽松柏二十余,诸公之德,山高水长。国朝诏赐明经吏部候选训导古黎张□愫撰文,黎邑学生王尤奇书丹。”

全文如下:

平顺县平北乡王曲村重修龙祥观昊天阁记

观庙之设,择址而建,所以培风气、稽居民也。且罔功在□稷生民,而庙祀焉。诗曰:肃在庙,书曰祀于周庙,可知神之威灵在庙,而祀享者非人。庙则无以告 □也,庙之由来尚矣。若龙祥观昊天阁规模阔大,气象俊伟,登览之倾,万象森列,岂徒饰观听,以炫耀于人区哉矣 ?祀所当祀,邀神之灵,俾近斯土者,福禄绥之,保世□大也。询所自始,则有碑记,可据金皇统间炼师张可用廼徒刘元正缔造剏建其经营之始末。□观名之原悉载于王公碑誌,余不复赘。畴昔之日,观,左依山之足,建立三元大殿,后人因旧制而恢宏之,逐改三元殿为昊天阁,岑楼壮丽巍然亦观。“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唐孙公诗可假以吟之,三檼(yin四声)各有神龛,中塑天地水府,旁列孙真人、呂祖师,上祀昊天上帝,面前漳水如帶如镜,回望山围若朝若拱,川岳钟秀,地灵人杰,(其)村豪杰梃生,代不乏人,未必非此观此阁之灵也。遥忆王曲,□古黎名区也,龙祥观古黎胜景也。明嘉靖(因)陈卿之乱,黃门夏言建议析隶(青)(于)立平顺县,割黎之东南五里以隶之。故今王曲等里为平邑所属。观阁岁旧倾圮,道会司明性张师字通善,徒仁恭马师字粹然,焚修斯地,荊棘满目,恨翚飞无力,愿共成有志,敦请村中长老贡生王端极、生员刘人杰、王允修等为维那,量力捐资,富者输财,贫者效力,踊跃争先,诗詠子来,其庶几乎,论者谓神灵默运使然。实为诸公□□鼓舞所致也。其师若徒,寢不安席,日无宁时,与诸公经营劳瘁,终始惟一。由是轮奂一新,于前有光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傳□,虽重修功同创始。张师跨鹤返真粹然,虑非树无以壮观,因栽松柏二十余株,培养灌溉不避寒暑,历数十年如一日。松柏得养□茂盛,马师辛苦又将与松柏俱传。工峻十余年来未修碑铭,□然恐师□□□之勤劳久而湮没,思镌石傳□,托余为记,余惧鄙俚,贻笑大方,且□无暇刻,辞之再三,终弗获免。不得已走笔疾书不敢□□。创观祗铭□颠末以誌功德于不朽云尔。余为之铭曰:“云山苍苍,漳水泱泱,诸公之德,山高水长。” □愿后之君□随时修葺,永俾勿坏,则阴骘发于子孙,功德垂乎奕□矣。是为记。

国朝诏赐明经吏部候选训导古黎(国)张□愫拱手稽首撰。

黎庠生员王明远□    黎邑学生王尤奇书

皇清雍正元年岁在癸卯仲春之吉□  木观道会司马仁恭弟张仁重徒靳□本、王□□ 

 洪孙□崇礼、靳崇义、杨崇美、范崇喜    曾孙刘真奇、王真阶仝立石。

清康熙、雍正之间,龙祥观昊天阁大修,“……逐改三元殿为昊天阁,岑楼壮丽巍然亦观。'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唐孙公诗可假以吟之,三檼(yin四声)各有神龛,中塑天地水府,旁列孙真人、呂祖师,上祀昊天上帝,……”原来供奉三元大帝(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殿改扩建为昊天阁,昊天阁巍峨壮丽,依山傍水,直耸云天。作记者引用唐代著名诗人孙逖的《宿云门寺阁》中的“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以状龙祥观昊天阁的高峻伟岸之势 。阁中塑昊天上帝、吕祖师、孙真人、天地水府等道教诸神像,  为昊天阁平添了威灵之气。

1983年冬季的一场大火,将平顺县境内唯一一座有确切建年的金代楼阁式道教建筑化为一片焦土。后人只能从《黎城县平贤乡王曲村新修龙祥观记》和顺县平北王曲重修昊天阁记》以及残存的相关文字资料中想象、拼接、触摸昊天阁曾经的富丽和龙祥观已逝的辉煌!

作者简介

申文标,曾用名申文彪。笔名千里孤行客。平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参与编写《平顺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多篇文史散文在《文史月刊》发表,多篇戏剧评论发表于中国作家网。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根脉》。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申文标||千古石寨今有源

申文标||平顺县化工史上的一面旗帜——平顺县化肥厂话今昔

申文标||还是回家过年好

申文标||参花烂漫天池岭

申文标||三里湾酒赋

申文标||赞南垴古庙会

申文标||三代人:从潞州到并州

申文标||济源行之小浪底

申文标||  小舅,你在那边好吗

申文标||浊漳行吟

申文标||平顺“小江南”——实会村的传奇故事

申文标|| 感怀九天圣母庙

申文标||王曲:王者的足印 ——戏圣段二淼与王曲三乐班

申文标||金星不落耀九州 ——悼申纪兰老人

申文标||实会行吟

申文标||石门口赋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zb1663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