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220

 金色年华554 2022-07-0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公元516年左右 梁魏对峙图

NO.220

长期以来,由于北魏建国以来一直施行的“子贵母死”制度,后宫嫔妃们都害怕为皇帝生下第一个皇子——谁都不想因此而失去生命。

但胡氏却不这么看,经常对别人说:苟利皇帝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子不可没有儿子,我怎么能为了自己的生死而让皇家失去继承人!

此时元恪已经年近三十了,还没有儿子——之前有过两个但都早夭了,对此非常焦急,故而胡氏的话传到元恪耳中后,他对她自然更有好感。

这姑娘,真的和她姑妈说得那样,心灵和外表一样美!

从此,他对胡氏越加宠爱。

不久,胡氏果然怀了孕,有相熟的嫔妃劝她为自己的安全考虑,想办法流产,但她不仅不听,还发誓说:但愿我怀的是个男孩,他生下来应该是长子,即便我因此而死,也在所不辞!

公元510年三月,孩子出生了——天遂人愿,果然是个儿子!

元恪喜出望外,当即为儿子取名叫元诩,同时加封胡氏为充华嫔。

他还亲自安排抚育人员,将小元诩安置在别宫精心抚养,无论是高皇后还是胡氏都无法接近。

元诩三岁时被封为太子,按照之前的惯例,胡氏的生命应该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但元恪却没有这么做——也许是出于对胡氏的感恩,也许是出于对幼子的同情,也许是因为高皇后家势力太大,他想留着胡氏以便对高家有所制约……

实行了一百多年的“子贵母死”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不过,对胡氏来说,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

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一向性情妒忌且心狠手辣的高皇后一直想致其于死地——甚至到了元恪去世的时候,她还企图派人暗杀胡氏。

关键时刻,幸亏知情的太监刘腾事先将此事告诉了右卫将军侯刚,侯刚在和于忠、崔光等人通气后及时将胡氏转移到了别处,并严加保护,胡氏这才幸免于难。

高太后被赶出后宫后,作为小皇帝元诩生母的胡氏顺理成章地被群臣抬了出来,成为了新的太后。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于忠大权独揽,骄横跋扈,包括诸王在内的大臣们对他都极其不满。

为制衡于忠,群臣奏请胡太后临朝听政。

胡太后不负众望,刚一上台就用雷霆手段将于忠贬为冀州刺史,把他打发到地方任职。

之后她重用元澄、元雍、元怿等北魏亲王以及崔光、侯刚、刘腾等功臣,北魏的朝政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就这样,继冯太后之后,又一个女人走上前台,成为北魏最有权势的人物。

公元516年,执政不久的胡太后遇到了一个严峻的挑战——时隔几年,南方边境的形势又再度紧张起来了!

自从连续取得钟离、朐山两战的胜利后,南梁皇帝萧衍信心大增,一心想要收复淮南重镇寿阳。

公元514年,在降将王足的建议下,萧衍突发奇想,决定在寿阳淮河下游的浮山峡(今安徽五河)修建拦河大坝,想要水灌寿阳。

在征用了二十万民工、付出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脑力后,两年后大坝终于合龙了。

一时间,北魏军队颇为紧张。

然而这只是一场虚惊。

正如以我有限的文字素养根本无法保证这本大部头作品的水准一样,以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也根本无法保证这种大规模水利工程的质量。

就在浮山堰建成仅几个月后,淮河水位暴涨,大坝被冲毁了。

决堤的洪水给下游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一下子吞没了下游无数村落和十多万南梁无辜百姓的生命!

杀敌为零,自伤十万!

萧衍拍脑袋想出的这个主意非但没能实现他的战略意图,反而导致自己的国力遭受到了重创!

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经济元气大伤。

之后萧衍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内政上,放弃了原先雄心勃勃的北进计划。

南北两朝的局势终于再次平静了下来。

也许在那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表面的风平浪静之下早已暗流涌动。

也许在那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更加波澜壮阔、更加激动人心的时代即将到来。

也许在那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尔朱荣、高欢、宇文泰、陈庆之、高敖曹、独孤信、李虎(唐高祖李渊祖父)、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韦孝宽、陈霸先、高长恭(兰陵王)、宇文邕……一个个如雷贯耳的盖世英雄们已经在台下做好了充分的热身,即将依次登上历史舞台,为大家展现那段充满热血、充满智谋、充满精彩的千古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