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缺陷是怎样产生的?

 熔模铸造每天学 2022-07-01 发布于陕西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种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这个缺陷产生原因的思路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关注我的朋友。
       下图是一个有缺陷的铸件,我们借用这个铸造缺陷来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思路。

                     图一,铸瘤
       我来引导大家分析这个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假定我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首先我们来看,这里原本是型壳,但是现在实际上中间变成了铸瘤,当然是金属瘤。(首先声明,大家不要嫌我啰嗦)说明金属瘤占据了原来型壳的地方。这是什么意思?型壳坏了吗?还是金属液太厉害,把型壳打败了!
       从上面的情况猜测,都是型壳有问题。型壳可能坏了;型壳可能强度不够。这就是我们从缺陷表象得出的结论。
       那么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入手。型壳坏了,人为的还是本来就坏?因为从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这种几率比较小。因为产品经过脱蜡、焙烧、清洗、二次焙烧等多道工序,特别是清洗。如果型壳坏了,清洗那道关是过不去的,因此,我们可以排除型壳坏了这种可能。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型壳强度不够。我们知道型壳强度不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型壳干燥不好,一个是型壳厚度不够。从上面的图一来看,两种情况可能都有。第一,该位置处在窄缝里,干燥肯定比外露部分相对困难点。型壳干燥不好,等于先天条件不足,强度肯定不能跟正常型壳相比。其二,这个窄缝里制壳也困难,如果不认真作业,很容易搭桥(外面看起来好好的,其实里面是虚的)。这样型壳的厚度显然不能支撑金属液的动能以及热冲击。综合分析,虽然第一种情况可能有,但是,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下面是两张正在制壳的图片,在类似位置也出现过铸瘤。

       从两边看,感觉空间挺大(这个是两边对称),但是到中间实际空间很小。假如背层涂料粘度大点,砂子粗点,我们干活时没有清理浮砂,干完也不检查,问题不就产生了吗?
       我们在上面的分析中采取了什么样的办法,我给大家总结一下:首先,从外表缺陷分析可能产生的间接原因,然后从间接原因扩展找到其存在的直接原因,然后结合产品结构分析,剔除,最终确定直接原因。
       对于浸淫铸造行业多年的老鸟,也许这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对于新从业的铸造小鸟,首先要让他们对铸造这个行业产生兴趣,愿意钻研,这是我的初衷。我希望我能帮助到所有愿意从事铸造的朋友。
       实际上我讲的都是细节,我不想说细节决定成败。铸造是由细节组成,你比如:上面的缺陷产生有三个以上的原因,如果哪一个忽略,都会造成最终铸件产生缺陷这个结果。因此,干铸造一定要从细节开始。
       我是一名铸造工程师,我爱我的职业,关注我,每天教你你不一样的熔模铸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