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人生的最高境界––回归童年 | 蒲公英

 sswy66 2022-07-01 发布于湖南

     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无“情",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我",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无“为",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无“恶",哲学的最高境界是无“知“,事业的最高境界是无“悔",处事的最高境界是无“名",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欲”。

     我们身处人世间,生活在繁华的红尘中,很难做到完全没有欲望。但是欲壑难填,它总是会反噬我们的生活。心平气和,知足长乐,不抱怨自我,不眼红别人,才是获得美好人生的秘决。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俗话说:“事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事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累了,放空自己,让心静一静,清扫内心的杂物,清除内心的欲望。烦了,让心静一静,清空内心的烦恼,还心一片清静。遇到困难,让心平静,理清思绪,寻找解决的方法,要相信即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我们与人相处的一种高明方式,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风度。人若心静,就能在繁华浮躁中保持沉稳,在逆境中从容笃定,在遇到事时,不慌张,不怨天尤人,遇到问题,寻找根源解决,不为名利所累,不去参与争斗,不去胡思乱想,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风平浪静。静能生智,否则一切皆乱,一颗石子就能击碎心智,扰乱人生。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更好地认清现实,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经历,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静才是修养,舍才会有得。这些去做了,才有可能拥有。

    生而为人,都在为衣食住行奔波着,总有社会所赋予的角色要扮演,总有家庭的责任要担当,总有这样那样的牵绊。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应该慢慢学会安静,把一切都看得云淡风轻。

   苏东坡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只有心静,才能正确面对世事纷扰,心无物欲乾坤静,安静是为了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只有心境空灵,才能容纳万物,生命才会变得丰富,达到自由洒脱,逍遥自在的境界。

    在我们生活的当下,有人沉溺于人世浮华,有人专注于利益法则,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繁杂的各种信息劳累着我们。

      真正的人生不是走向复杂,而是抵达那种阅尽沧桑之后的既简单又天真的境界。有时候简单比复杂更难,因为人心总是会有太多的欲望,所以就会有太多的考虑与算计,就有太多难以割舍的牵绊。人生的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简单,人出生的时候,赤条条、简简单单,什么都没有。人死的时候,孤零零,寂寂寥寥,什么也抓不住,带不走,一切都是一种经历,很多人看不透,机关算尽,苦心孤诣,在利意的交织中身心疲惫,其实,人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阳光、空气、健康和充足的睡眠,而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种假像中,以为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拥有和争取的,为了这些认为必须和必要的东西,东奔西跑,疲于奔命。其实,当我们学着放下那些所谓“重要"的东西,它不仅不是生命之必须的,而且还是生命之累赘。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活得简单,是越活越小,活回到童年。叶圣陶老师曾有首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当我们留心观察小孩时,他们带给我们的收获和惊喜,超出我们的预期,小孩们就像天使,从他们身上,我们会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智慧。

   我孙女今年4岁了,在幼儿园上小班,每天回到家就让我和她一块看绘画本,一天她指着绘画本中的饼干,蛋糕,披萨等食物时,两眼放光,调皮地问我:“奶奶,你猜我最喜欢吃那一种?" 我指指披萨,她开心地说:“恭喜你答对了,奶奶,你能给我做个披萨吗?" 我直接说:“我不会做,你想吃,我带你去超市买",孙女眨了眨眼睛说:“以前我不会背诗词,但是我学了之后,就会背了,你不会,也可以学呀。” 孙女的话让我汗颜,也让我反思。

     现今社会中的我们,遇到困难,要么拖延,要么绕道走,要么说自己不是那块料,总会给自己找借口。但是,孙女让我明白,找理由塘塞只能原地踏步。只有学,才会进步,别因难,就退缩。

    幼儿园有个小朋友,在一个星期内抓了孙女三次,最严重的一次脸都抓出血了,我生气地要去找那个小朋友的家长理论,孙女却操着奶腔对我说:“小朋友不是故意的,老师已经让小朋友给我道过歉了,我和小朋友都握过手成好朋友了。" 原来,孩子具有天然的忘却及修复的能力,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承载开心的事情。

      人与人之间有摩擦很正常,事后彼此不计前嫌,不心存芥蒂,人际交往会轻松很多。人们常说,心宽了,路也都宽了,人生的底色也就亮了。

作者简介:张桃英,网名蒲公英,1959年生于河南渑池,自由职业,爱好文学,喜欢阅读各种刊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