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晋——得国不正,失之亦然

 haior 2022-07-01 发布于重庆

如果说历史上建国和灭亡戏剧性或者说看起来和开玩笑一样,那这个王朝就非晋朝莫属了,晋朝的前身是曹魏,那个在三国中霸占北方,大举屯田,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国家,后来暮年的司马懿抓住时机一举夺权,加上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不懈努力,最终在兼并天下的同时也将曹魏的势力吞食殆尽,最终顺利建立了晋朝,因为和东晋相对,史称西晋,不曾想这个大一统王朝只持续了二十多年,而且之后引发了大规模的动乱,持续数百年之久,堪称华夏历史的黑暗时期,在我看来,都归功于得国不正,没有一支强大的边军部队的缘故。

西晋——得国不正,失之亦然

其实在曹叡时期,三国的格局已经基本固定,诸葛亮六出祁山赢了战争,输掉了大势,将蜀汉原本就不多的国运挥霍的一干二净,或者说,被限制在陇西一带无法前进,至于东吴,孙权自己在末年都屠杀功臣,何况他的子孙?矛盾重重的同时又偏安一隅,只有不断积蓄力量的曹魏可以一统天下,结果幼帝登基,曹爽辅政发生了高平陵之变,优柔寡断的曹爽被处死,司马懿摄取了国政后大权独揽,一如当年的曹操,随后去世,长子司马师掌握了大权,也曾多次征战,姜维九伐中原,还有曹家残余势力的反扑以及东吴的进犯,最终在钟会明面进攻,邓艾绕道阴平后,刘禅出城投降,随后就是鸟尽弓藏,邓艾,钟会都死在了西川;之后是老将杜预献策,以火船大破铁锁横江顺流南下,风卷残云而灭东吴(孙皓不得人心),至此天下一统。那时候司马炎年龄已经大了,继承人问题被提上了日程,长子夭折,作为杨皇后嫡出的司马衷是第一序列继承人,虽然这孩子脑子有点问题,让大家觉得堪忧。挑太子妃的时候,在贾充贿赂下挑中了贾南风,一个性格彪悍的女人,司马炎虽然不满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后来在卫瓘等人多次劝说,提醒后司马炎也有些怀疑,就写了一份题来考验考验他这个儿子,以此堵上臣子的嘴。这都是一些朝政方面得题,太子司马衷毫不在意,确是把贾南风吓坏了,她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她本来找了个枪手,结果这旁征博引,水平太高明显不是太子水平吗,这个问题被一个随从发现提了出来,不得已之下,贾南风就让这个随从回答,这个随从虽然回答的不是很优秀,但是朴实无华,带着几个错别字更符合司马衷得水平,司马炎一看,虽然不好,也凑合吧?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这下大臣们也无话可说了,尤其是他有了儿子,更加让自己地位稳固了,了不起就是十几年呗,以后好好教育太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司马遹这个孩子非常得聪明,得到了司马炎的喜欢,一次宫中大火,众人都想避火,司马炎在登楼观看火情,这个小孩子说突然起火应该防备意外,不能在这里,让司马炎大为惊叹。所以在他心里,太子司马衷只是一个过渡的人,真正的继承人是那个年幼的司马遹。因此他在床榻上给他儿子安排了两个辅政大臣,汝南王司马亮和国丈杨骏,两人一个是宗亲,一个是国戚,他觉得这样就可以放心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西晋——得国不正,失之亦然

先是国丈杨骏起了其他心思,另外起草了一份诏书,把辅政大臣变得只有自己,然后太子妃贾南风见大家都对杨骏把持朝政不满,就勾搭上了司马衷弟弟司马纬,一个没啥脑子,全是肌肉的猛男入宫处理掉了杨骏,随后又假装辅政,把大将军卫瓘和司马亮任命为辅政大臣,大家都以为相安无事的时候,贾南风出其不意,让司马纬干掉了司马亮和卫瓘二人,又以擅自杀害宗亲除掉了司马纬,好一出大戏后,他手握大权以为可以享福了,任命了张华为宰相,还能保持朝堂的相对稳定,直到她对司马遹下手,一波激起千层浪,各地藩王纷纷不满,这是司马炎指定的继承人,国家的太子就这么死了?赵王司马伦率先起兵,杀光了贾南风一家,随后又觉得这皇帝也能当当,就把司马衷也送走了,随后见到有机会的齐王,河间样,邺城王,成都王也纷纷起兵参与了进来,打的很开心,后来又有长沙王,东海王的参与,加上之前死去的那几位王爷,共有八人,史称八王之乱。因为各地藩王都在中央打来打去,地方上很多别有用心得人就开始揭竿而起,驱逐政府自立,西南的氐人,西北的张轨自立为王,扬州刺史陈敏割据江东,幽州都督王浚也在待价而沽,他们后来觉得自己打不过瘾,还把鲜卑,匈奴,氐,羌,羯等拉进来,结果五胡乱华,当然这是后话,匈奴的刘渊乘机而起,抓住时机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更是自称自己是汉朝后裔(刘备后代),建立了后汉政权,收买民心,不久之后就攻破了长安,洛阳,在途中抓住了晋帝司马炽,麾下的石勒杀死了晋帝,灭亡了西晋,历时51年,4位皇帝。可以说是灭亡的有些稀里糊涂,好像就是起源于一场没有处理好的政变,其实根源于西晋的根基不稳固,始终是篡夺了曹魏的基业,在司马炎等人在时候还能维持,但是他们一走,司马衷压不住天下,各地的叛乱就随之而来,而他也没有一支忠于自己,强大的禁军部队,在各地诸侯,少数民族政权面前显得有些懦弱,最终在匈奴的滚滚马蹄声中丧送了自己,只能说一报还一报,司马氏自相残杀,最终丢了江山。后来永嘉南渡,在东南建立的割据政权其实更多是世家大族自治,建立堡垒,收拢租户,也不缴税,就是抵抗北方而已。

西晋——得国不正,失之亦然

西晋的灭亡告诉后世君王,辅政大臣的选择得有制衡性,起码要三足鼎立,同时,太子不能太那啥了,多少得有点自己思考的能力,不至于“何不食肉糜”,惹天下人笑话。西晋的逝去,彻底拉开了一个乱世的序幕,一个比三国持续更长,更混乱的十六国时代,就要到来了,混乱而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