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晖|【长篇历史小说】铁血孤臣谱(二十五):风雨前奏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7-02 发布于浙江




(二十五)立国舟山




文/李晖


自从发布剃头令后,摄政王多尔衮已被各地的反清复明搞得晕头转向,眼见江西、广东、山西、陕西等地的大规模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福建的郑成功也举旗反清,满洲八旗已被拖得精疲力竭,疲于奔命,想不到浙江的朱以海也死灰复燃,钱塘让他侥幸逃脱,福建又让他漏网,这次变本加厉,竟想在舟山立国,东山再起。可惜鞭长莫及,养痈成患,加上清军不熟悉海上作战,权衡得失之后,多尔衮定决“剿抚并举,汉人治汉”的方针。鉴于当时,以南明为旗帜的闽浙反清势力还相当强大,舟山有鲁王朱以海部张名振水师,福建有郑氏余部,湖南有何腾蛟重兵,广西有孙可望、李定国大西军,为避免两线作战,因而对鲁监国政权采取招降瓦解、恩威并用的方法,以汉攻汉,双管齐下。

特别是舟山群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清廷在江浙地区的统治构成重大威胁。
多尔衮一时如芒刺在背,一面不吝厚赏,大搞银票交易与封官许愿,诱使鲁王手下一批动摇分子,前来句归顺。

早在顺治六年(1649)正月,江南总督马国柱报告:
“舟山伪佥都御使严我公(即陈德芝)率知府等投诚,并献进剿机宜,愿充向导。”多尔衮如获至宝,立即让马国柱把严我公送到北京,亲自两次召见,授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招抚沙埕、舟山等处招抚使,并携带敕书前往浙江招降明方文武官员。

陈德芝即以清朝钦差大臣的身分派遣使者,分批进入四明山寨和舟山群岛各处游说。
在他的策动下,这年三月鲁监国所封开远侯吴凯降清,九月清廷封吴凯为沙埕侯、总领沙埕、舟山、大岚、东白海岛总兵官。接着,鲁监国名下义安伯顾奇勋降清,被封为舟山伯、舟山总兵。随同降清的明开平将军姜君献被任为归义将军,安远将军王用升为怀义将军,翼义将军陈龙为慕义将军。陈德芝标下右营总兵雷虎彪为后营总兵、杨子龙为前营总兵,明副使吕一成为沙埕监军副使,高树勋为舟山监军副使。

次年(1650)正月至四月,陈德芝又疏报招得定远侯石仲芳、昭武将军田得坤、忠勇将军沈乘龙、虎贲将军胡茂芳、定一将军陆鸣时等多人。
连鲁监国滥发敕印授予的官爵只要来降就保留其原官原爵。清廷通过严我公的活动,仅发出一批空头敕印就招来了鲁监国手下一批摇摆分子,对于掌握浙东抗清势力的虚实,动摇人心确实起了不小作用。

这年年底,主张“剿抚并举”瓦解舟山的摄政王多尔衮在漠北守猎中突然一命乌呼,他制订的内外政策开始受到诟病。
十四岁的福临亲政,仅管施政方法有些变化,改内三院为内阁制,沿袭明朝中枢机构的体制,剥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规定以正黄、镶黄、正白旗为上三旗,归属皇帝直辖,限制和削弱八旗贵族势力,开始重用汉族官吏,并提倡汉族文化。但皇权的归落并没有延缓舟山的复败。

顺治七年(1650年)庚寅,清闽浙总督陈锦也上疏进剿舟山事宜,他奏称:
“舟山及各山负固者,皆以拥戴明鲁王为名,水贼登岸则山贼为之接应;山贼初被创,则入海以避兵锋。交通闽、粤,侵犯苏、松,为数省之大害。臣已多方咨访,尽得舟山情形及进兵路径。今图并力大创,必由定关出海。定关距舟山才百余里,乘风半日可到,攻其不备,可决必胜。前此以招抚为名,莫敢言剿,甚为非计。宜就臣标及提督镇拨选,合定关水陆之兵,相机督剿,此一要也。舟山到海,直接定关,不但沿海奸民伺我动静,既今贼党阮进、王朝先等俱屯桐礁、南田等处,机事不密,彼必求援闽寇。为提防,宜密会抚提诸臣,合力迅击,庶克成功。其苏松台温等处水师应调遣者,或壮声威,或资堵截,俱临时审度而行,此其二要也。”此奏折深得军机处赞许,从此,清廷对浙东义师的策略由招抚转为征剿。一面发兵扫荡四明山寨的义军以剪其羽翼,以免大军出海,内陆蜂拥。


顺治七年(1650)九月,清将固山额真金砺、提督田雄等调集兵马分别由奉化、余姚分兵两路进入四明山区搜剿,再次进攻山寨,军帐逶迤三十里,游骑四出。
鲁监国委任的兵部右侍郎冯京第因病被擒遇难。兵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王翊见清军势大难敌,航海往舟山,准备趁清军主力聚集于大岚山之机,会合王朝先率舟师攻杭州。

接着,温州、处州的何兆龙义师也被陈锦标下中军副将张国勋会同金华总兵马进宝率军攻破。
至此舟山已失去了二个极为重要的外援。除了清方进行的策反活动以外,鲁监国政权内部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鲁监国麾下闽安伯周瑞和平虏伯周鹤芝在三盘闹矛盾,鲁监国派巡按吴明中去调解。不料,吴明中原为清官,是隐伏奸细。他到达三盘后,乘机火上加油,大肆挑拨,二将互不相容,周瑞引兵南下福建投靠郑彩,周鹤芝则带领所部兵船北依阮进。

由于名振为鲁监国信任倚重,所以作事有些专擅,这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而名振心胸又较狭隘,导致了一些廷臣的不和。右佥都御使王翊因迳自上表鲁王,未由名振上达,名振便在封拜官职时对王翊予以压制,由此二人始终不合;大学士刘沂春也因不满张名振而返回福建;左都御使黄宗羲也于这年秋以“祸连家母”为由,离开了舟山。

这年六七月间,朱之瑜(朱舜水)也提出离开舟山,重返日本。
大家都劝说挽留,之瑜执意不肯。张煌言说:“众人都在舟山,连个年翁都留不住,让扶桑国人知道,还不笑话我等。”而朱之瑜仍然坚执出走。

朱舜水
(16001682),名之瑜,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当清军铁骑长驱南下之际,朱舜水追随鲁王,为抗清而奔波,还参与郑成功、张苍水的北伐南京之役。先后七次东渡日本,最后终因反清复明无望、又不愿做清朝的顺民,流寓日本二十余年,讲学以终。   

他到日本后说出了他的理由;
“海岛无田可耕,不能自食其力,无所事事徒耗粮饷,而这些粮饷又都是百姓的血肉,更有甚者是打粮……。所以我才决意离开。

不久,在鲁监国内部又爆发了张名振同王朝先的冲突。王朝先以前在舟山受到肃虏侯黄斌卿的压制和排挤,内心深为不满,才同张名振、阮进策划了刺杀黄斌卿的行动。鲁监国对张名振非常信任,委以节制诸军大权,拜太师定西侯,阮进晋升太子少保、荡虏侯,王朝先仅为原先的平西伯爵位而已,他又感到不公平,声称要公开宣传袭杀黄斌卿的主谋是张名振。

王朝先(?-1651)故四川土司,(《小腆纪年》云:翁洲人),崇祯中,调征辽东,官平西将军。京师陷,南奔,鲁王时,拥兵蛟关,黄斌卿利其兵力,屡贻书招之。既至,夺其兵,仅以身免。后
至奉化之鹿颈,四五月而聚兵数千,丁亥,鲁王次长垣,封为平西伯,已丑,闽地尽陷,他随王至健跳,以军饥告急斌卿,斌卿不应。遂与名振、阮进合兵攻之,杀斌卿,而并其众。

由于舟山黄斌卿的旧部尚多,张名振惟恐导致内变,就同阮进密商:
“平西伯气量狭小,嫌叙功不平,四处造谣,说是剌杀斌卿是我的主意,其实你是知道我和斌卿的关系,讨伐都是他起的头。

阮进安慰说:
“兄长不必在意,鲁监国和朝臣都是知道是非曲直的,有目共睹。

张名振还是很担心地说:“只是阁部和部份将领不明底里,还以为我是罪魁祸首。况且,斌卿旧部尚多,万一受其挑唆,恐有不测。”接着又说:“近来他
争粮争汛,逞力恃强;一旦得志,恐是后患。”

阮进顺着说:“王朝先亦是反复小人
以前他与斌卿有矛盾,利用我俩而打掉斌卿,今又妒忌我俩官位,横生枝节,混淆视听,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一味想邀功,这种二面三刀之人留之亦是祸害。”于是决定先发制人。

辛卯二月的一个早晨,由阮进派健卒冲入王朝先帐中。
当时王朝先未着衣服,上身坦露,下身仍一裤叉,见人刺杀,奋力夺刀,反杀了阮进手下数人,势不敌,避走阁部张肯堂私邸,张肯堂见状请他避入内室。王朝先自顾身裸不雅,不肯入,反与阮进对仗庭中,结果被追卒杀害。事后,张名振即将谋害黄斌卿的责任推到王朝先身上,说他“擅杀斌卿,忘谊不赦”。但是,事情并未因此了结,王朝先的部将张济明、吕廷纪愤恨不平,逾墙坠城,夺得船只驶往宁波,竟向清总兵张杰投降,告以舟山虚实,并愿意充当向导。

1651年,清廷欲攻舟山,王翊因舟山危殆,急回四明山中招兵,这时山中诸义师有的已被清军剿灭,有的被严我公招降,虽然曾一度攻陷新昌和慈溪浒山镇,但形势大不如从前。
七月二十四日,王翊被清政府团练兵俘获,八月十二日在镇海就义。

山寨被攻灭,封官招降又玩得得心应手,离间计也屡试不爽,一切准备就绪。
辛卯年(1651)八月,清军在平南将军金厉、固山额真刘之源、闽浙总督陈锦和浙江提督田雄的率领下云集定关(今镇海),另一路吴淞水师由王璟率领,西南一路由金衢总兵马进宝所率台州水师组成,三面合围,统兵十万,舟山战役即将开始。

(未完待续)


公告


本文作者郑重声明:未经作者同意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机构不得擅自使用.修改.改编。


作者简介

李辉

李辉:网名柴门,笔名修人,男,1952年10月出生,汉族,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宁波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跃龙诗社副社长、宁海徐霞客研究会会员、兼宁海史志研究会会员。长期钟爱诗词文化和历史文化,作品多发表于《浙江当代诗词选》《浙江诗词楹联》《浙江诗潮》《西湖新咏》《当代宁波诗词选》《今日宁海》《徐霞客在宁海》《宁海文史》《跃龙诗声》《宁海当代诗词选》《缑乡风情录》《诗咏宁海三百首》《宁海当代诗词精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