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用赵云马超,却只带二流将领出战,又为何失败

 茂林之家 2022-07-02 发布于湖南

三国时一共有三场改变历史的战役:

第一、官渡之战,曹操干霸占北方;

第二、赤壁之战,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让百万曹军灰飞烟灭,奠定天下三分局面;

第三、夷陵之战,刘备为二弟报仇兼夺回荆州,但此役以刘备大败亏输收场。战前信心百倍,战后无比狼狈,刘备失败原因何在?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用赵云马超,却只带二流将领出战,又为何失败

01

“马后炮视角”:用人不当

夷陵之战发生时,蜀国还没沦落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那时虽关羽、黄忠已死,但张飞、赵云、马超等猛将还在,“五虎上将”有其三,如果刘备带上他们三个,面对东吴军队岂不如砍瓜切菜般容易?毕竟三人的实力无人能敌。

但刘备一个也没带,反而是选了一些毫无名气的将领,就连魏延都不用。

刘备都带了谁呢?来自益阳的魏延同乡傅肜,襄阳人辅匡马良,荆州人赵融,还有来自南郡的张南冯习,以上这些都是荆州系,夷陵之战目标就是夺回荆州,他们这也算“打回老家去”。但带着来自阆中的黄权程吉(同属益州系)、陈留人吴班(东洲系),三大派系雨露均沾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用赵云马超,却只带二流将领出战,又为何失败

狮子搏兔尚用全力,关乎蜀汉未来的战役,刘备带的将领就这水平?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名不见经传”,比五虎上将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虽然东吴比蜀汉稍弱,也没有什么媲美五虎上将的猛人,但刘备这样安排以及最后的失败,免不了被后世诟病“用人不当”

刘备真想不到这些?其实不然!作为一手创建蜀国、忽悠回卧龙凤雏五虎上将的汉昭烈帝,自有其打算。

刘备当时的安排,是在为攻下荆州做准备,他想的自然不是此战失败,而是胜利之后以荆州为跳板图谋北方,想着先拿东吴做磨刀石,磨砺一下小弟。看似“用人不当”,实则图谋深远。

02

“历史视角”:带小弟升级

评判刘备的行为,我们不能“抛开事实不谈”当时刘备面临的现实又是什么呢?

首先,创业几十年,原来一起打拼的兄弟已经年岁渐高,黄忠跟随刘备时本来年龄就大,多年下来已经去世;而关羽则大意失荆州,捎带着连自己的命也丢了,五虎上将中只剩张马赵,却不能用。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用赵云马超,却只带二流将领出战,又为何失败

马超归顺前大杀四方,但归顺后却“常怀忧惧”,官职虽高却没有太大功绩可能从原来的西凉“老板”变成蜀国“打工仔”,谨小慎微不愿出力

赵云不能用,是因为意见与刘备相左思想不统一如何带兵打仗?赵子龙自然也被雪藏

唯一剩下的张飞,刘备本来安排他率军接应,但奈何为二哥报仇心切不体恤士卒,半路被“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妥妥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其次,刘备着眼未来,准备锻炼新人。上边也说过,类似“五虎上将”已经不能用了,而次一级的如魏延等,还要守着大本营汉中,自然不敢轻易调动,为了蜀国的未来考虑,刘备准备带着新的小弟,开始刷经验升级,而夷陵之战就成为这些小弟的第一个任务或副本。

这些人真没什么本事吗?那当然不可能,能让刘备亲自带着刷任务升级的,自有过人之处,否则也不可能入刘备法眼,我们看看刘备以前用什么人就知道了。之前文如卧龙凤雏,武如五虎上将,那都是经常和刘备“抵足而眠”的主,对刘备也是死心塌地

由此可见刘备不止选人用人眼光毒辣,而且笼络人心的手段更是一流。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用赵云马超,却只带二流将领出战,又为何失败

所以说,傅肜,张南、冯习、马良之流,必定是有能耐的,即便比不过五虎上将和魏延等人,在蜀国中生代中也应当是佼佼者

只是不幸的是刚出来刷经验升级,就遭遇“团灭”结局,不但没取得一点功绩,反而还把自己陷了进去,只有刘备“仅以身免”

刘备一生识兵势多鬼谋善用人,唯有曹操能比肩,但夷陵之战中面对东吴新生代将领陆逊,刘备大败亏输,不但自己培养新人的计划失败,还让蜀国的实力遭遇重创。战后,心灰意冷的刘备也不回成都,白帝城托孤后直接撒手人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03

失败原因:微操差、曹丕弱、陆逊坑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不过内因决定外因,终归还是刘备自己的原因占据了很大部分,而曹丕和陆逊的部署,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用赵云马超,却只带二流将领出战,又为何失败

夷陵之战初期,刘备部署还算精密,一直压着东吴打,但想要赢,光靠陆军不行,主要突破点还在水军,但蜀国水军显然不如东吴。

陆地久攻不下,又是劳师远征补给困难,兼之夏季高温,刘备便让士兵到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而这正好给了陆逊火烧连营的机会,一把火烧掉蜀军,烧没了蜀国中生代将领,烧光了刘备的最后一点家底

其实,刘备的昏招一是不该扎营树林给陆逊可乘之机,只要当时刘备能带着小弟耗下去,可能先坚持不住的应该就是东吴了;

昏招二是不该亲自上阵,本来想带小弟刷经验,结果却成了小弟的负担,让他们没有太多发挥的空间,最后只能白白陪葬,出征前的一切美好愿望全部成空。

虽然曹丕曾嘲笑刘备说:“备不知兵,岂有连营七百里拒敌者乎!”但实际上,曹丕自己也并不比刘备强多少。本来最初刘备拖住陆逊,是想等着曹丕出兵掏东吴老家的,如果曹操还在,以两人的默契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曹丕显然没有老爹那等战略眼光和政治觉悟,否则不说一举拿下东吴,但占据大半区域还是没问题的,但曹丕始终按兵不动,让陆逊可以安心与刘备对峙,估计刘备在心里已经骂了曹丕千百回。

至于陆逊也是奇葩,一方面和刘备对耗,全然不顾老家有被偷的风险,可能他也是在等着曹丕偷家,把孙权干掉然后趁机恢复陆家在东吴的势力,但曹丕始终不动陆逊也无可奈何,只好把所有怨气撒到刘备头上,看着刘备布下的七百里连营,强攻自然是不可能的,机缘巧合之下放了一把火,这一下不仅带走蜀国中生代,搞掉了刘备半条命,还让自己踏着刘备上位。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用赵云马超,却只带二流将领出战,又为何失败

一将功成万骨枯,夷陵之战的失败,不在刘备选人用人不行,而在于他自己本身不行,战后拖着半条命,刘备反思也认识到了这个错误,直叹“辜负黄权,权不负孤也”,不过认识错误已经太晚,一波送走了黄权、冯习和张南等中生代将领,也耗掉了蜀国半条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