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乡下老宅是1985年父亲主持修建的平房,如今已近40年了。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爷爷那里分有两孔土窑,我出生于1957年,童年和初中时期都生活在那里。1973年我爷爷正式分家,父亲继承了爷爷给的另处宅基,院子里有三孔土窑,1982年父亲在这里为我举办了婚礼。我住过的两处窑洞,因修建高速和宅基复耕,生活的痕迹已难以寻找了。 ![]() 村中的二层楼是我读小学的教室 ![]() 荒芜的老家山川旧村 ![]() 老家山川新村 ![]() 焦桐高速从南到北贯穿我老家山川村 现有的宅基建成后,经过几次续建和整修,目前的样子是:2018年在房顶上加盖了彩钢瓦,看着像二层;今年又进行了外粉刷,加装了前沿。 ![]() 院里开了个小菜园,当年在院子里挖了个40立方米水池,夏季储蓄雨水,用于浇花浇菜。 ![]() 目前农村老家的水、电、路、网络、气都与市区联通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卫生改厕等生活设施修建及管理与市区差距不大。 我家老宅离市区9公里,时不时陪着耄耋之年的老母亲回去转转;家里有什么事或活动,兄弟姊妹们聚集老宅话家常、聊过往趣事。 ![]() 乡下老宅是我寻根问祖的去处,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有我童年、少年的足迹和回忆。有童年一起爬树掏鸟窝的玩伴;有念着“种瓜得瓜”学识字、听着“司马光砸缸”故事的小学同学;有一起唱样板戏、背主席语录、写大字报的初中同窗。 现在退休了,乡下有个家,高兴了回去小住,观看春天里的百花,仰望秋天里的明月 ,享受夏夜里的凉风,感受冬季雪花飘飘的气息,体验农村的田园生活和宁静安逸的环境。 (个人图片禁止转载) |
|
来自: 二月春风TSg > 《今日头条推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