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路菜市,桂林老城北最具烟火气的温情地

 桂林0773 2022-07-02 发布于广西

原创专栏 / 2021年第19期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这附近,

每回下午放了学,父亲都会从厂里来接我。

自行车带着我穿过嘈杂的街巷,

停在喧闹的铁路菜市门口

这时候,父亲总会回过头问我,

“讲一下,今天晚上想吃点什么?”

图片

///

01.

『 有旧事的不止城南,还有城北 』
“ 菜市几十年了,还是这个老样子的确不太合适 ”

图片

铁路菜市的得名,在于周围有柳州机务段桂林机务区,有桂林工务段、车务段,还有桂林高铁工务段,一大片与铁路直接相关单位都汇集在这里的水塔路与福利路两旁其中的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80年前对于湘桂铁路的建设与维护,多年的发展,使得大量与铁路相关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生活在了这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座铁路菜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几十年间,叠彩区附近,来自大河乡和定江镇的菜农是铁路菜市的绝对主力,各色新鲜的应季蔬菜、生鲜果品、熟食糕点...还有各色各样的杂货物件、锅碗瓢盆。丰富的商品维持着这里的平凡而又宁静的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过,随着铁路资源的发展和城市区域的重新规划,这里也可能将要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20年7月份开始,原来的铁路菜市开始被封起来重新修缮,要建上一两栋楼,然后楼下做菜市和商铺,楼上可以出租或者住人,把这边打造成一座“铁路小城”。


图片


一位正在吃早点的大叔说:“我在这边住了有点年头了。现在这里开始有新的超市,新的学校,新的小区,菜市还是几十年的老样子确实不合适,也不安全。不过什么时候再把旁边的鸭湖公园也翻新一下就更好了。”


图片

图片

这些红砖的住宅楼便是上个世纪建起的老式机务段小区。尽管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洗礼,外墙的红砖已不复当年新建时的鲜艳,甚至有些还会略显斑驳,但却很少让人感到衰败、凋敝的气息,反而颇有些“老当益壮”的气魄!特别是当它和近年新起的小区楼并立的时候。


图片


或许,这些用红砖砌成的小楼比现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大楼更有温度些?又或许,只是我们渐渐看厌了后者,而对已被淘汰的前者感到既熟悉又新奇。现在很多地方流行开的复古工业风,貌似有不少追求的便是这些。

图片

图片


因为临时市场内的固定摊位有限,租金贵,所以在菜市周边还是会有很多这样的流动摊位,鸡蛋、鸭蛋、河虾、鲜鱼、糖果、杂货、水果,等等。这些摊位大多和周围的居民,特别是老人家都很熟络

图片


像这样一个卖菜的摊位,还有不少人会预订一些鱼和菜,有些还不是马上就买到的,得花些时间专门去弄,必要时,她还能帮忙把菜送上门。

02.

『 腊月里,菜市更加热闹 
“ 回去腌一下,用锅子炖上二三十分钟就行 ”

图片

— — —
图片
图片

尽管因为整修,菜市暂时搬到了旁边离路边更远些的临时大棚里,但其中的热闹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冬天里热销的羊肉,新鲜上市的柚子,过年要采买的香肠、板鸭、腊肉、糕点...现在更是深受追捧。


图片

///
图片
图片图片

正月前后还是桂林吃柚子的时节。除了盛名久负的沙田柚之外,在铁路菜市见到卖的最多还有阳朔柚子。尽管个头不大,但胜在皮薄多汁,大袋大袋拿到菜场上来,每天的卖出的量还都不错。


图片

腊月里,除了猪肉以外,卖得最好的应该就是羊肉了。商场里的好几家羊肉铺子前,时不时便会有人驻足,询价的,挑肉的,等着砍羊的,一天便能卖出好几只。


图片


“要这块羊排吗?皮子薄、肉头厚,煮汤炖萝卜正好!”

“这羊好像也没什么膻味。”

“放养的山羊,没什么膻味,回去腌一下,用锅子炖上二三十分钟就行。”

“行,那这整块我都要了,帮我把骨头剔一下。”


图片


这里还有其它菜市场很少见的现榨花生油,老板自己种起的花生,专门用来榨油,从放料到出油,全程机榨,童叟无欺,拿自己的桶来接还能便宜一点。


“老哥,人家外面好多卖的油都说什么古法、手工榨油的,价格高,又有人买,你怎么不学学?”


图片


“这油怎么样关键得看料子,关那手不手工的多大事?不干活的才信啥手工榨的,干活的都知道那个费劲又费时间。你看我这榨的,又快又干净,出油还多,还能买便宜点。就是榨出的花生渣,以前没榨那么干净,弄一下吃起来还香;现在,真的成渣了,只能喂鸡喂鸭,或者到地里做肥料了。”


图片


天冷了还要吃火锅,除了正菜,用来熬煮汤底的各色山珍也是不能少的,山药、香菇、芋头、木耳......和什么样的肉炖汤都能搭上,香的香,粉的粉,一家老少都好这口。

图片
图片

正如同那句话,在菜市场里,“每一个摊位,都把生活的真相泼辣地呈现在你面前”。

03.

『 那些依然陪着菜市的味道 
“ 想要什么可以尝尝,这的东西便宜不敢说,好吃是绝对的 ”

 · 品鲜米粉店 

图片


开了有十七、八年的米粉店,这些年,菜市外的门面变化很大,因为学校的建起和周边道路设施的重新规划,很多以前的和它一样的米粉店都不在了。


图片

图片

老板一家是永福人,每天早上5点之前就要开始忙碌,因为刚好在菜市场对面的路口,所以从七点左右这样,来吃早餐的人便多了起来,一家人瞬间就变得忙碌了。


图片

>>>>>>

图片


天比较冷,加上那天还有点飘雨,所以吃汤粉的明显多了些,热乎乎的拌起来,一个上午的精神都在这碗汤粉里了。卤菜粉的口味相较于其他店的则相对淡一些,香味浓,有回甘,而又不会很咸。


图片


或许普通人的生活便是这样,当我们忙碌起来时,早已不在意身旁飞逝的时间与变化,只有再缓下脚步的片刻才意识到,原来时间已经过了那么久,周围的变化已有那么大。


 · 安徽馄饨店 

图片

开了快三十年的老馄饨店,就在学校附近,车务段宿舍往水塔路的路口边上。从以前的路边摊、简易棚,到如今的门面,凭借着手艺与味道,收获了一大批周边忠实的食客。

图片

图片

经营店铺的是一对老家在安徽的夫妻,丈夫在前揽客、烹煮,妻子在后麻利地现包着馄饨,偶尔出来收拾一下客人走后剩下的碗筷。几十年的桂林生活让他们几乎已经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唯一带着家乡特点的可能就还剩这一碗碗从锅中捞出的馄饨和饺子了吧。


图片

图片

吹弹可破的馄饨皮,入口后轻轻一抿便化开了,只剩下里面那块紧实弹牙的肉馅,两种截然不同的口感在热乎的汤水中巧妙融合,毫不违和。记得小时候,父亲每次带我来这里,他都要吃这的饺子,而我不喜欢饺子皮和陈醋的味道,所以他总是要单独给我点一碗馄饨吃。


图片

图片


如今,每到早餐、午餐的饭点,就会有很多附近的街坊来这里吃东西,铺子里的位子还是有些不够坐。听老板说,旁边的学校建起来了,寒暑假以外,每天又有很多小朋友和家长成为客人,那时候,这间小店的空间会显得更加不够用。


 · 多来吃米粉店 

图片


讲起大河乡的担子米粉,这才老一辈桂林人的味觉记忆中可是排得上号的,而这家开在菜市里面的米粉店,老板正是大河乡,十七年前,她接过了家里叔叔在菜市场里的米粉铺子。


图片

图片


大块的锅烧,大块的牛肉是这里米粉的精华,把米粉和咸鲜馥郁的卤水那么一拌,真正的老桂林谁能忍得住这个呀!


图片

桂林人对吃的味道,其实很执着。原来的铁路菜市开始休整后,这间店也暂时搬了家,尽管如此,每天仍有很多熟客找来,只为这口已经吃了几十年的味道。


 · 山东包子铺 

图片


紧挨着米粉店的,是一家山东包子铺,老板娘籍贯是山东的,十几年前嫁来了桂林,丈夫是大圩的,于是她便把山东的大包子也带来了桂林。

图片

图片


北方的包子实在,个头大,价格也可以,肉馅的两块五,素馅的一块五,馒头花卷一块,每一个都是当天现包现蒸的。不光肉馅,梅菜、豆沙、芝麻糖也都是自己做的,又香又细,而且还接受客人的预订,甚至是招牌上没有的馅也可以商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这种带着点豆沙馅的小馒头,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也是当时家里冰箱中的“常客”。当不想吃主食的时候,母亲总是蒸一点给我当饭吃,那时一顿就能吃三四个。


图片


有意思的是,听老板说,她这里一天卖得最好竟然是······油条。因为紧邻着米粉店,很多吃米粉的客人都会顺手在这里买一根油条;而米粉店和这里似乎也有些默契,店里面始终是没有油条买的。

图片

 · 金丝蛋糕店 

图片


这家店估计是很多从小生活在附近的朋友们集体的童年回忆,原先就开在铁路菜市大门的第一家店,三十多年时间,从壮小伙变成父子局,不变的还是那股只要一靠近便能闻到的浓浓的脆皮蛋糕味!


图片

图片


三十多年来,每天都会有定时现做的糕点出炉,那香味,闻到的瞬间便想起了那个赖在店门口不肯走,非要父亲买上一些的我。


图片


除了蛋糕,现在临近春节,店里麻通、桃酥、花生糖、鸡仔饼、萨其马······这些放得住的传统中式点心开始热销。老板对自己几十年的手艺相当自信,“想要什么可以尝尝,这的东西便宜不敢说,好吃是绝对的”。


图片
图片图片

酥脆咸香的蔬菜卷、外甜内脆的麻通、香酥细腻的鸡仔饼······每一样想来点。只是短时间地聊聊,老板就已经招呼我们尝试了好几种不同的点心,多年来得到了街坊认可的好味道,是老板热情背后的有力支撑。


图片


 · 双喜老面馒头 

图片


讲起菜市对面,北门铁路机关的职工食堂,很多老桂林一定能想起每个工作日下午下班时,门口聚集起来的排队买老面馒头的场景。如今,机关食堂早已不在这里,而附近能找到的老面馒头店,大概也只有这家了。


图片


这家开了二十几年的馒头店,除了红糖馒头是1.5元1个以外,黄馒头、白馒头、葱花卷、豆沙花卷,都是1元1个。老板讲,当年看着机关食堂的老面馒头生意好,于是周围也陆续有几家馒头店开了,后来也都渐渐搬走了,不在了。


图片

图片


以前,桂林的馒头店还没有那么多花样,红糖、玉米、南瓜这些馒头很少见,大多只是白馒头和葱花卷,一甜一咸。但说实话,白馒头的甜实在太过寡淡,所以很多小朋友如果能选的话,更多还是喜欢吃这种比较有味道的葱花卷。


///

【写在结尾的话】
图片
图片
有人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
或许就在不久之后,
我们现在所习以为常的物件、居所,甚至生活,
便会成为那时复古的对象。
你还知道这座城市,
有哪些地方正在变成过去吗?
不妨在评论区里留下你的文字,
也为那个地方留下些只言片语的记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