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风丨散文:茶店子的周家大院

 刘沟村图书馆 2022-07-02 发布于河南

茶店子的周家大院

▲ 周庆(区作协会员)

你们知道吗?在茶店子辖区内,也就是今天的一品天下蜀通街98号“锦汇花园”的位置,曾经坐落过三座周家大院,“安泰堂”“周家老房子”“周家新房子”,气势雄伟,非常壮观。而尤以“周家老房子”最为出名。一是因为它的年代相对久远;二是因为它的建筑风格比较独特。最近,我有幸认识了这个大院的后人——第九代传人周永益先生,他给我讲述了大院的故事:

大院的结构布局

“周家老房子”建成于清乾隆十年(1745),占地面积3480平方米,由三进两院、四天井、五厅堂、两排长厢房和四周相围的一百三十余间房屋构成川西民居综合体。人们望眼一瞧,便知这是一大户人家,房屋、包括高屋建瓴的条子都全采用柏木建制,门窗的构造也十分讲究,窗棂和门板上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构成种类繁多的优美图案。透过窗棂,可以看到外面不同景观,好似镶在框中挂在墙上的一幅幅画,有石榴蝙蝠、有仙桃葫芦、有扇状瓶形等等,极具装饰趣味。院子坐南朝北,南面三道龙门一字排开,正中大龙门上红匾额楷书“周家大院”四个大字,给人一种大气豪迈的感觉。堂屋为五柱四斗枋穿斗式双梁结构,屋顶高八米,三大开间显得雄浑庄重。上梁书“万代兴隆”四字高悬于头顶之上,仿佛在告诉后人要重根尊祖,方能开枝散叶、万代兴隆;下梁书“光前裕后”四字时时在提醒后人凡做之事要能给先人争光、为后代造福。而用双梁之意也在于告诫后人做人要正、行事要端,绝不能上梁不正下梁歪。

堂屋,高居于大院的最后一进,是全院的核心区域,实际上有了家族祠堂的意义,里面供奉有神龛和先祖的神位,神龛上所供牌位“周氏堂上历代先祖考妣香位”,两边另有“昭、穆”二字,这昭穆起源于周朝的昭穆婚姻制,延续两千多年下来,里面纠缠着太多错综复杂且一时半会儿说不清道不明的繁缛礼制,在这里我们无须赘述,只需理解左为昭、右为穆,左为大、右为小,昭男穆女这样的顺位就行了。神龛两边是一副黑漆木板的烫金楹联:宗传姬旦家声远,学绍濂溪道脉长。屋外大门一副对联为:仁孝无他举念共思先祖文,本源不远同心须作好儿孙。门楣匾额为:忠厚传家。此堂屋是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是家族祭祀和重要议事的场所,平日里门房紧闭,不得随意开启。家族平日里的活动和重大的聚餐一般会安排在两个上厅房,或是两个下厅房里;文人写写画画或交流、小孩的私塾或作业则会在两个长厢房内进行;四个天井则是养花喂鸟,或是妇女们洗衣晾衣之处;孩子们玩耍,或晚上大人们纳凉闲聊则多选择在两个大院坝内或院外的树林里。整个院落的建筑风格乍一看是川西民居风格,但房屋的结构布局则有了潮汕客家人围屋的味道,它的起居房屋完全是沿着院落的四围而建的。建房之时,因考虑到院落大,居住人口多,从消防安全起见,在院子的北面两侧开有后门两道。据老人们介绍,大院最多时居住了50余户人家、200多人口,可想而知周家大院之大。据说,在龙潭寺也有一座类似的客家人大院。

大院与“湖广填四川”有关

既然说到这里,大院又为何人所建呢?话还得从“湖广填四川”那会儿说起,明末清初经过无数次战乱和张献忠屠四川,使得大部分地区十室九空,十不存一。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人口统计,四川人口仅9万余人(后据地方志和家谱资料推定,此时全川顶多余留了50万人),总之人已很少,土地荒芜,民生凋敝。

新上任的四川巡抚张德地见此情景忧心忡忡,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让他给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他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比如:可以以命令与四川相邻省份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造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朝廷出台一项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稠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

此时,清廷刚刚平定了三藩,国家百废待兴。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正为国家的税赋和重建犯愁,而恰在这时,蜀中各地官员的奏折又雪花般飞来:“任此抛荒,征赋无策!”自古四川就是天府之国、天下粮仓,岂可让它凋敝下去,于是康熙采纳了张德地的意见,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开启了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的大潮,这就是史上的“湖广填四川”。

而当时为了鼓励移民,康熙在《填川诏》中给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包括入川者给予永久性土地;准予入籍;插标圈地(新开垦荒地)五年内不收税;鼓励生育,对于移民后出生的人口,不管多少不加收任何赋税;甚至还对涉及移民相关省份的官员进行移民指标的考核,与政绩、升迁挂钩。然而,最初人们还是不愿背井离乡、远走他乡,第一批入川者基本是被官府束缚双手,一队一队押解过来的。后来当这批人尝到了甜头,便相继捎信回到老家,一传十,十传百,逐步形成族亲相约、叔侄相携的入川高潮,持续时间达百年之久,迁居人口100万以上。周家大院的主人公周茂吉就是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与叔叔周乐生,哥哥周吉达叔侄三人相约,一起由广东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水寨的下坝迁移四川,最初落脚地选择了简州银匠沟一带,靠开荒种地为生。当时成都平坝周边肥沃的土地大多为皇亲国戚、清朝的八旗子弟所圈占,所以填川人员的初始落脚地一般都不会在这里。

茂吉公的家族在广东长乐是一个望族,入粤一世祖仁德公是元朝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由福建迁入广东的。在这位入粤开基主的行述中有这样记载:“闯关跋涉,艰难辛苦”,“贤祖开基,其气象规模自异凡庸十倍”。就是说这位先祖通过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才来到长乐。初来乍到,人地生疏,且人丁稀少,势单力薄,公以极大的勇气和聪明才干,并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此打拼出一片天地,在此落脚生根、开枝散叶。公育有六个儿子,到明末清初的400多年间里这一支脉已发展到十四五代,是家业丰裕、人丁兴旺。而这时长乐水寨这片土地再也容纳不下这支望族了,于是后裔子孙纷纷往外州外县迁移,有迁惠州的、有迁海丰的、有迁河源等地的。而恰逢这时朝廷开始动员“填四川”,于是有些思想活泛又愿意出外闯一闯的后人,就成了第一批入川者。从家谱看,这批人大多为十二三世,初始落脚地多为壁山、江津一带。而十四五世基本就属第二、第三批入川者了。旅欧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原名周光瑚,仁德公第二十二代孙),她的先祖周茂发,就是十五代,入川先落脚简州黄土场,后迁居成都的。

大院的真正由来

入川时,周茂吉只有18岁,年轻力壮,又肯吃苦,很快他便在荒山野岭间开垦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因为这里是丘陵地带,他们脑筋活泛,便因地制宜,除将水地、坡地拿来种庄稼粮食外,还将山地种上果树和番薯、玉米类作物。为什么红苕最初叫番薯?就是因这一作物是由广东、福建一带移民引进过来的,便随了他们的叫法。这些农作物的引入,即解决了旱地的利用问题,实际还带来了四川种植技术上的一次革命,对改变四川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乾隆时的《双流县志》就作过这样的记载:“民间有空地者种之,或售或食,是亦治生之道”。只经过几十年的传播,到1760年全川种植红苕就颇成规模,尤其是川北等地如西充就被称为苕国。如此一来,加上原水稻、小麦的种植,使得四川的粮食逐渐富裕起来,且廉价的红苕、苞谷还可以用来喂猪,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改善了民众的营养膳食结构。茂吉公他们这批人既是这场“革命”的肇始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几年下来,开始有了一些本钱,正在这时他们又瞅准了一个机会,就是银匠沟一带产银、铜工艺品和生活器皿,这些都是西藏贵族和富裕人家所喜欢的物件。他们便利用农闲时间干起了以物易物的营生,把这边的茶叶和银铜器皿挑往西边,就像当年山西人走西口一样,只不过他们走的不是西口的包头,而是走的西边甘孜、阿坝西藏的茂县、理县、泸定、康定等地,与藏族人交换当地的土特产和藏药材,如红景天、藏红花、天麻等。有一年,成都闹疾病,并发生械斗,药材生意出奇的好,利润在原有基础上又涨了一分半(15%),这让他们把握住了机会,大赚了一把。

奋斗了二十多年,这批人大多有了一定的积蓄,心又开始活泛起来,想着往更好的地方挪移。乾隆七年(1742),堂兄周岐凤约上周茂吉和乐生叔三人来到成都县西郊茶店子,在一处叫三座坟的地方看中了一块地。这三座坟在当地名气很大,据说是明朝的三座皇家坟。为安葬这三座坟,传说还搞了48座假坟,为的是以假乱真(至于三座坟到底埋的是谁,已无从而知,1961—1964年修电子工业部十所时遭到了毁灭,取土时听说挖出了不少随葬品,这些东西目前收藏何处也不得而知)。正因为此,叔侄三人认为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而这块地的朝北方向还略略高出其他地方,正好用以建房,背靠皇坟,前览庄稼地,一年四季欣赏着变幻莫测的风景,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吗?于是,三人当即拍板,从皇姑爱新觉罗氏手中买下了这三百多亩土地。接着,三人又商量,将高处的五六亩地合建一处周家大院,既要将客家建筑风格触入到川西民居中去,又要有老家的味道存在,于是便有了上述周家大院的格局。因为这座房子的规模很大,又全采用木质结构,光备材料就花了一年多时间,房屋还需雕梁画栋,精工细凿,所以历时三年方得落成,到1745年三家人才高高兴兴举家迁往。这年茂吉公44岁,膝下有六个儿子,早已是儿孙满堂,其乐融融了。

大院的命运

大院建成后,不仅给茶店子一带来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也给周家带来了好运。茂吉叔侄几人过来后,仍坚守祖训:“耕读立家,诚信为业”,他们还将入川时以及后来跑生意时所用的那根扁担当作神物,将它绑在梁上供起,随时提醒自己和后人,要不忘初心、不忘创业的艰辛。所以,当他们来到这么一个好地方后,并未让自己歇息下来,而是加倍努力。因此,以后的十几二十年间是他们发展的最好光景,一是在此劳作再不用看天吃饭了,是种啥得啥,年年粮食丰盈;二是靠着城边,城内(包括满城)的需求越来越大,生意非常好做,生意也越做越大,粮食、蔬菜、家禽样样都做,过去的扁担生意也换成了马帮生意;三是在移民政策的鼓励下,各家各户是生产生育两不误,迅速壮大了家族队伍,使得人丁兴旺。尤以茂吉公这一脉发展的最旺,此时他6个儿子已为他添了37个孙子(还不加未入谱的女子)。于是,在此期间,他们又做了三件事,一是随着仁德公后裔入川人数不断地增加,据广东老家统计:湖广填四川时本族先后进来了600多支(以入川祖算),加之各支系进来后快速的开枝散叶,人口数量已开始庞大起来。为了加强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为扩大周氏影响,周茂吉等人倡议筹款、买地、建祠堂,并于乾隆十七年(1752)在正府街建成周氏大祠堂一座,取名“仁厚堂”,祭祀入粤一世祖仁德公(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以“仁厚堂”名义修谱时,已联系上仁德后裔600多支中的300多支,人口遍布全川各地,当时少说也有数万人吧!据最新推算,目前在川渝两地仁德公后裔应该有数十万之众,许多地方都建有“仁厚堂”);二是四人(包括一外姓人谢维蛟)出资,于1756年在磨底河边建水碾房一座,既满足了自家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方便了当地群众;三是族人快速发展后,周家大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便开始了第一次分家,岐风公和乐生公的后裔不断迁出,在化成桥附近和石人坝一带另建屋业、安身立命。到十八代时,茂吉公的二儿子景龙公的五个孙子中的四个又相继迁出,在三座坟、化成桥、磨底河沿线又修建了“周家新房子”“安泰堂”“千栏子”“中间房子”等四个大院,和“周家老房子”一起合称五大房,那在当时是相当的有名。五大房出了不少当地的名流、名士,包括出过一批清朝时的贡生、监生、廪生、庠生的读书人,还出过五六个民国时的黄埔和中央军校生,后来基本官至团长、旅长。除新中国成立后被枪毙的几人不好提及外,尤以成都县中(今成都市七中)校长周开培、国民革命军146师875团上校团长周树森、国防部中校考核官周开仕、黄埔军校六期中校参谋长周开桢等人较为有名,连周永一(益)的名字都为这帮人所取。其中安泰堂更是了得,不仅出了个前清举人周凤梧外,民国时期从政、从军、从商之人比比皆是,另外在老西门的北巷子、南巷下与石灰街的交叉路口上,还开有很大的糕点铺和中药房。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后期,“安泰堂”被转为营门口公社的敬老院,为社会主义福利事业贡献了余生。

说起周家大院,它不仅建筑古朴,而且四周的绿化也非常好,两百多年下来,四周古木参天、林盘环绕,郁郁葱葱。茂吉公的第九代孙周永益说起一件往事,至今让我记忆深刻。他儿时,院外的一片树林很不错,大的几棵树要两人合抱才抱得过来,枝叶撑开就像一把把大伞一样遮天蔽日,小朋友们习惯称它为“森林”。一到夜晚,院子里的人们都喜欢搬把椅子或马架子到林盘里头乘凉、喝茶,小孩们穿梭在“森林”里“逮猫”或“打游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因为此,周永益的爷爷周泽光很看重祖上留下的这片树林,谁要动一下,那是不得行的,他成了这片树林的真正守护者。然而,1958年的那场大炼钢铁运动,却让这位善良的老人再也无力保护这片树林了,最终倒在了砍伐声中。38天的砍伐,刀刀砍在他心上,当最后一棵大树轰然倒下时,老人便气绝身亡。这一幕也深深印在了周永益的脑海中,他立志,长大后一定要挣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林园,替爷爷了却一桩心愿。

1994年至1996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存在了二百五十年之久的周家大院也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光荣谢幕了!

要么说一切都是缘!这时,通过二十余年的打拼,仁德公的二十四代后裔、周家大院的九世孙周永益也算是腰缠百万的“款爷”了。1997年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周永益作为一名游客来到了“农家乐”的发祥地郫县友爱乡,他被这里的花草树木和园林艺术吸引住了,他对友爱乡政府的“生态平衡保护点”的标牌怦然心动了:这里是花草树木的天堂,它们再也不用担心被任意扼杀、毁灭的不幸了。周永益当机立断,在这里投资60万,在占地四亩的中心路口位置建起了一座仿古建筑的花园式景点,取名“益园”,里面有“永益”名字之意思,更有“益事业之发展,益生灵之悠存”之意义。在这里,周永益完成了两个心愿:一是树木,了却爷爷的心愿,在这里他栽种了不少花草树大,其中庭院中的四棵金丝楠木长势特别好,十九年尽长到30多公分直径实属难得;二是在茶店子周家大院拆迁之际,他将堂屋中的上梁和下梁请到了益园,这是老祖宗遗留下的东西,一定要留作念想。顺便他又将一些门窗拆下,包括堂屋中的神龛、上房中的花床、农具间的风车和拌桶,以及晒场上的晒席、背篓一应杂物拉了不少过来。受这些老物件的启发,后来周永益就干脆干起了民俗文物的收藏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他这个益园中诸如大花雕床、八仙桌椅板凳、古香古色屏风、红木镜屏、鸡公车等民俗文物应有尽有。于是,他就又将益园改名为“益园成都民俗文化博物馆”,前两三年去,最抢眼的就是那尊天然“巨龟石”和太阳花型的大型楠木根雕,以及三十多架各色大花雕床,这让联合国代表麦克斯·甘维看了都赞不绝口!

原本周永益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彭州他另一处农家乐所租的200亩地上,除栽种树木外,还要将他脑海中的“周家大院”在这里完全把它复制出来,把家族的这项文化遗产呈现给大家,以此来缅怀先祖。然而,当梦想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却因资金和土地手续问题搁了下来,至今都让他难以释怀!

最后,周永益深情地说:“还好,对周家大院的怀念和记忆,时不时还能从这堆旧门窗中找到。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得住乡愁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