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里石塘古纤道

 苏迷 2022-07-02 发布于上海
《姑苏晚报》2022年06月27日 B05版

   徐静

  在吴江松陵古镇南侧,沿运河西岸有一条长长的古纤道,这是京杭大运河上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纤道。2014年6月,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这条运河古纤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

  运河古纤道,是古人行舟背纤和躲避风浪的通道,是运河舟行船运的重要辅助设施。

  吴江运河古纤道始筑于唐宪宗元和年间,由时任苏州刺史的王仲舒主持建筑,是大运河苏州段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堤岸工程设施,也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范例。

  史料记载,吴江自唐代起,历经宋元,便在古运河上陆续修建纤道。吴江至嘉兴全程百余里纤道,由古塘、北塘、石塘、南塘等塘路组成。其中,九里石塘最为著名,始建于唐代,原为土堤,两宋期间几次增石修治,元代至正年间复以巨石重筑,用大青石加固堤岸,因此称为“至正石塘”,因总长约九里,故又名“九里石塘”。

  吴江石塘犹如长龙卧于运河侧畔,规模宏大,十分壮观。中唐著名诗人张籍路过吴江时曾写下“茫茫菰草平如地,渺渺长堤曲似城”,描绘了一幅境界阔大的画面,在天光水色之中,悠悠长堤渺渺乎无边无极。

  在烟波茫茫的吴江,渺渺长堤令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惊叹不已,写下不少诗文佳作。

  北宋初期,曾任扬州知州兼淮南发运使的王宾,写有一首七言绝句《王仲舒石塘》,诗云:

  三江连接五湖滨,

  垒石成堤似有神。

  非是使君为牧守,

  风波来往正愁人。

  “石塘”即石铺的湖塘路。其实,这条塘路最早是土路,唐代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筑建的是松江土堤。不过,诗歌创作不一定写实,这里,诗人竭力赞美并突出强调的是太守王仲舒首堤松江为路的非凡意义。

  《旧唐书》记载:“王仲舒,字弘中,太原人。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嗜学工文,不就乡举。凡与结交,必知名之士,与杨顼、梁肃、裴枢为忘形之契。贞元十年,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仲舒登乙第,超拜右拾遗。”唐德宗时王仲舒进士及第,官拜右拾遗。其为人刚正不阿,因屡次上疏直言,被贬为地方官。

  范成大《吴郡志·牧守》载曰:“王仲舒,字弘中,自婺州刺史徙苏州。堤松江为路,变屋瓦,绝火灾。赋调常与民为期,不扰自办。”王仲舒先在婺州任刺史,之后来到苏州担任行政长官。治苏期间谋民生之艰,做惠民实事,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所做实事中包括“堤松江为路”。这里的“松江”是指古吴淞江,旧时在吴江松陵古镇,吴淞江曾具有运河功能。

  江南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早在隋唐时期,江浙一带就已成为京师粮食的主要供应地,历代帝王均以江浙作为征敛财赋重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江浙粮食和珍宝改走水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到唐代,漕运已空前繁忙。

  然而,因苏州以南至吴江一带地势低下,漕运常常受阻。尤其是松陵地处太湖的下游,南、北、西三面俱水乡,一片泽国,抵苏州无陆路,非舟不通。王宾诗写“三江连接五湖滨”是指唐代之前,太湖与吴淞江之间是一片广阔的水面,湖尾江头相连,浑然一体。也就是说,在地势低洼的吴江松陵,运河与太湖的界限并不明显,二者之间是大片的太湖浅滩洼地,太湖水大时,湖水会漫过浅滩与运河交汇,河面宽阔,水深浪大,航路混淆难辨。就交通而言,吴江此时不仅没有陆路,而且,水路舟行,风疾浪大十分危险。而这一段大运河,系南北方向,载满皇粮的漕船,秋冬季节要顶着西北风行进,不背纤是很困难的。

  史载,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王仲舒任苏州刺史期间,为通驿道、利纤挽、确保漕运顺利畅通,组织当地民众“堤松江为路”,在太湖与运河之间修筑了一条苏州至吴江的长堤,名松江堤。从此,苏州与吴江之间有了陆路通道,驿道畅通,史称“吴江塘路”。

  松江长堤不仅具有驿道的功能,而且,长堤作为行船的纤道,方便纤夫挽纤,避免风浪之险。此外,长堤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如前所述,早先太湖与运河之间的水面十分广阔,湖尾江首相接,浩浩渺渺,浑然一体,古称“一片白”,风急浪高时,行船相当危险。这条长堤具有隔开太湖与运河的作用,还有运河航行防风堤的功能,消解了风浪冲力,方便船行。因此,王宾这首石塘诗三四句强调说:“非是使君为牧守,风波来往正愁人。”

  二

  吴江塘路是在湿地或是水中筑堤,两面临水,堤岸工程要经得起湍急湖水的冲刷。当然,时间长久后,在风涛急流的日夜冲击下,难免崩塌。因此,历史上修建工程不断。可以说,修筑堤岸成为地方上的重要工程。

  大运河吴江段自唐代以来,政府就征用民工在运河西岸筑堤修路建桥,方便官文和军事信息的传送,便于纤夫背纤行走,方便行舟,官民两用,具备驿道纤道多重功能。吴江塘路在交通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典范,赢得世人的称赞。宋人张达明《石塘》诗云:

  九里崚嶒石,十桥遄迅流。

  湖神不敢激,波浪为君收。

  张达明为南宋诗人,嘉泰四年曾任吴江知县,后官至右丞。由其诗《石塘》可知,始筑于唐代的土堤,到了宋代已成为石塘。

  由于太湖洪水的不断侵害,筑成的长堤经受不住湖水长期冲刷,时有坍毁,土堤屡筑屡毁,因此,五代和两宋时期多次修整加固,并开始加入石材。

  范成大《吴郡志》记载,宋仁宗时期,苏州多水患,太湖东南,毁堤防,溺庐舍,漂田畴。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徐奭细心勘察,在塘路旧迹基础上,“市泾(今王江泾)以北,赤门(今苏州葑门)之南,筑土石堤九十里,起桥梁十有八,计(工)七十万。舟徒无垫溺之忧,堤上下复良田数千顷。”于是,太湖东岸形成一条南北贯通、水陆俱利的石质湖堤。徐奭在苏州精心治理水患,筑石堤,架桥梁,民乐其便,因功受到朝廷褒奖。据史载,两宋期间,这段石塘几次增石修葺。治平年间,知县孙觉始垒石岸进行加固。绍定五年,苏州郡守吴渊给钱三十万、米一千二百石,檄知县李椿添石重修。

  三

  到了元代,由于吴江塘路石块较小,风涛冲激,小石经常被水冲走,因此,元文宗朝和顺帝朝,几次用巨石修筑石塘。尤其是顺帝至正年间,全部用统一尺寸的大青石修筑,并用杉木梢打入土中作路基,路体内外再筑两道石墙,中间填入泥石,路面宽三至五米。同时在石塘下开水窦(涵洞)136处,以疏横流,建桥九座,三孔、五孔、七孔不等,自北而南名三江桥、三山桥、定海桥、万顷桥、仙槎桥、甘泉桥、七星桥、彻浦桥、白龙桥。并在南浦亭之南设立石门,上刻“至正石塘”四个大字,镇以四座石狮。这段至正石塘全长约九里,又称“九里石塘”。至此,形成了江南运河有史以来最坚固、最完整的一条临水石路,被喻为江南的“水上长城”。其构筑技艺,成为后来许多塘路效仿的典范。

  九里石塘成为政府传递政务、军事公文的驿道,也为南来北往的舟船提供了纤道,是水陆并用的交通要道,可谓古代的高速公路。

  明清时期,吴江塘路又有多次修筑。明成祖永乐年间,通政使赵居任治水东南,始奏修之,躬亲督视,灰石增崇,筑垒坚密,视旧有加。明神宗万历年间,自长洲县(现吴中区)至秀水县(现嘉兴)总长约88里,除土塘坚固不用石者10里,原有石塘坍塌扶砌者9里,实际筑塘路65里。皆用巨石,长阔四面如一,计用巨石8万块,石皆四层,高6.5尺。清初诗人徐崧所作《石塘》诗云:“崚嶒九里入湖天,浅水洪多长葑田。应识风波西最险,石留片片大如船。”

  千百年来,吴江塘路频繁修筑,屡坍屡修,不断改进工程技术,足以说明此项工程的艰巨程度。吴江塘路不但是运河史上人与洪水斗争的最好见证,也是吴地古人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显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毅力。

  吴江运河古纤道,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沧桑,保存至今,实属不易。20世纪80年代,吴江有关部门组织能工巧匠,用统一的旧青石对石塘进行修复,以“运河古纤道”的名称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大运河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