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米壳焦山楂汤治疗小儿泄泻

 虚竹怀远 2022-07-03 发布于湖北

米壳焦山楂汤治疗小儿泄泻

刘殿礼,副主任医师,儿科主任(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邮编:137400)。主治:小儿泄泻。

处方

米壳3克,焦山楂10克,葛根5克,陈皮5克,云苓5克,白术5克,山药5克,白芍5克,防风3克。

用法

1日1剂,水煎2次,浓煎100毫升。1岁以下每次10毫升、1~2岁每次16毫升。2岁以上每次20毫升,每日3~5次,婴儿可奶前频饮。呕吐偏寒加半夏5克,砂仁3克、苏叶3克;偏热加竹茹3克、芦根5克;兼痢者加广木香2克、黄连3克;兼喘去米壳加莱菔子5克;夏秋暑湿偏重加苍术5克,藿香5克,佩兰5克;冬春风寒偏重加生姜3片,大枣3枚;久泻不止,脾肾阳虚去葛根、白芍、云苓加升麻3克、乌梅3克、煨诃子5克、益.智仁5克、干姜5克、党参5克、炙甘草3克。

疗效

临床治疗75例.对单纯性消化不良性腹泻,尤其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疗效较好。其中不少病例经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时,服用本方加减用之,一般2~4剂而愈。

按语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乳食不知自节、寒温不能自调,加之喂养不当易伤脾胃。小儿脾胃薄弱,无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或脾胃虚寒等,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故张景岳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小儿泄泻病因多挟杂而致,发病之后易耗气伤津,不及时治疗恐变生它症。本方立法以健脾收敛止泻为主,寒热虚实随症加减用之。经临床实践,没发现不良反应,说明了中药副作用少且经济方便。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