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黄花鸢尾

 zzm1008图书馆 2022-07-03 发布于上海

枫林植物


绿影婆娑

云霞飞渡

柔媚清朗的夏日

一枝金色的鸢尾花

把微小的欢悦

努力扩大

把平静的幸福

不断延长


在大运河畔一隅,黄花鸢尾盈立风中,清扬婉兮,似伊人在水一方,与水鸟相映成景,构成一幅劲挺飘逸,野趣横生的画卷。


黄花鸢尾别名黄菖蒲,许多人将其认作菖蒲,其实黄花鸢尾并非天南星科的菖蒲,而是鸢尾科鸢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为它的植株形态独特,花姿极具辨识度,花色灿烂如虹。在希腊神话中,把鸢尾(Iris,希腊语中意为彩虹)称作“彩虹女神”。


鸢尾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几大观赏植物之一,其栽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小亚细亚和印度。鸢尾传入中国后深受推崇,“鸢”字便取自高空翱翔兼具鱼跃于渊的上古神兽之物象。五代后蜀,《蜀本草》中记录,“此草叶名鸢尾,根名鸢头,亦谓之鸢根”,因鸢尾的叶片相互套叠,排成2列,如同鸟的尾巴,故以“鸢尾”名之。


黄花鸢尾属于水生鸢尾一类,是最早开放和开得最久的鸢尾花,浅夏至仲夏都是黄花鸢尾的花季。它的植株高大,花茎中空,叶型和菖蒲有几分相似,条条纵脉着于碧翠如剑的花叶上,叶影婆娑,浓淡相宜。


黄花鸢尾既可观叶,亦可观花。每年5月,随着花葶出挑,与叶片颜色接近的花苞逐渐膨胀,开花之时花瓣舒展为上下两层,内侧直立的花瓣,叫做旗瓣,外侧下垂的花瓣,叫垂瓣,在两层花瓣之间,花瓣化的雄蕊密集聚合。垂瓣上面的明显的斑纹其实是一条花蜜向导,亦是数百万年植物经过演变进化与蜜蜂达成的默契协议,起着引导昆虫着陆助航的作用,辅助蜜蜂准确降落在花蜜的位置,然后完成它们采蜜授粉的自然使命。


黄花鸢尾素有水中骄子的美誉,作为水生植物的重要代表植物之一,是湿地景观中优秀的园林造景素材。古朴的河岸以组团式的自然式种植,风韵优雅,清新自然,亦或是在清雅的池塘边,三两点缀又掩映成趣,用自然流畅的植物线条营造张弛有度的静谧空间,置身其间尽占风情。


如今正逢黄花鸢尾花期,在北京的圆明园遗址公园、玉渊潭公园、海淀公园、温榆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的湿地驳岸,都可以感受黄花鸢尾娴静雅致、娇花四溢的美感。


黄花鸢尾被许多国家的人们所钟爱。在以色列的传统习俗,人们在墓地周围栽植黄花鸢尾,因为黄花鸢尾象征着“黄金”,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富足的美好寄托。在法国,黄色鸢尾所蕴含的“光明”与“自由”的意象同样根植于人们内心,相传,圣女贞德曾高举绘有金色鸢尾纹章的王室旗帜与英国人作战,多年后,她高举的战旗上的金色鸢尾纹饰便成为了民族纯洁的国家象征。


黄花鸢尾虽依水而生,却丝毫不像浮萍等水生植物那样随水漂泊,聚散不定。凭借出淤泥不染,不落凡尘的耿耿之志,诠释了古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不染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