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去幼儿园看望孩子们,有个小男孩说:毛伯伯,咱俩名字一样

 风声之家 2022-07-03 发布于江苏

1946年春,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撕毁了停战协定,随后开始大举向解放区进攻。由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中央决定暂时撤离延安,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洛杉矶托儿所被决定提前撤离。

托儿所撤离延安前夕,毛主席专门来看望孩子们。在毛主席探望期间,有个小男孩跑到主席面前对他说:“毛伯伯,我要和你说个秘密!”毛主席蹲下身子,好奇地问:“你要和我说什么啊?”

图片

小男孩一脸害羞地说:“毛伯伯,咱俩名字一样!”这句话不仅引起毛主席的好奇,还令一旁的工作人员十分疑惑。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小男孩难道也叫“毛泽东”吗?这一切都要从洛杉矶托儿所说起。

傅连璋建议办托儿所,毛主席:我的娇娇第一个报名

红军长征中,不少女同志都得了各种各样的妇女病,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也不得不送给当地群众抚养。作为一名红军医生,傅连璋感到十分心痛。抵达陕北后,慢慢也聚集了一些小孩,其中很多都是由傅连璋亲自接生的。

当时作为过渡办法,很多小孩都寄养在老百姓的家里。但老乡们自己的生活本就很苦,再加上不懂得科学喂养,卫生环境极差,这不仅对孩子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很多婴儿还也因此夭折。

如何将孩子们养大培养好,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傅连璋身为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图片

傅连璋一家

这天,傅连璋来到毛主席的住处,向他汇报延安卫生工作的情况,顺便也谈及了孩子们的问题:

“主席,现在延安的小孩子越来越多了,有的是前线战士的孩子,他们在前线和日军作战,孩子根本无人管教,只好送到老乡家里或者亲戚家里。但效果不是很好,有病死的,有丢失的,我看这不是一个长远的办法啊!”

毛主席点点头,说:“是啊,我们在后方还好,但前线那些和日军作战的战士怎么能安心呢?不管怎么样,我们也要找一个最好的办法,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毛主席顿了顿继续说:“那现在都有那些人的孩子被寄养在老乡家里?”傅连璋想了想说:“有李维汉的儿子,谢觉哉谢老的孩子,还有你的女儿娇娇和我的女儿维芳。对了,还有刘伯承等前线将领的小孩。”

毛主席听到这些人的名字,瞬间陷入了沉思,是啊,究竟该怎么安置这些孩子们的。不一会,毛主席抬头盯着傅连璋,笑着说:“傅医生,既然你提出了这个问题,想必是有了好的解决办法吧?”

图片

傅连璋笑了笑,说:“主席,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确实想过,但不一定是最周全的办法,那我就说出来让您斟酌斟酌。我建议是否可以搞一个保育院,将这些孩子集中收养起来,这样方面照看,也利于教育他们。”

毛主席十分感兴趣地说:“办个保育院?这个办法很不错,你展开说说。”傅连璋继续说:“可以从小到大,先请几个保育员,让他们照顾孩子,吃饭、睡觉、卫生等都可以统一起来。”

毛主席点点头,说:“我看这个办法可行,你赶紧和有关部门商量一下,尽快搞定。”

几天后,傅连璋再次找到毛主席,说:“主席,我已经和有关部门商量过了,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我们决定先成立一个中央托儿所,将在延安的孩子们给看起来,之后再陆续将寄养在老乡家的孩子们给接回来。”

毛主席高兴地说:“好啊,这真是一件大好事,不过这件事要尽快办,到时候我的小娇娇第一个报名!”主席吸了一口烟后继续说:“要找一个能干且信得过的当家人,托儿所的所长选好了没有?”

图片

毛主席

傅连璋向毛主席介绍说:

“已经选好了,她叫丑子冈,是一位参加革命很多年的老同志。丑子冈的丈夫牺牲了,她自己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延安,曾在中央疗养所和中央医院当过护士,还做过合作社的主任。她工作比较积极,还很能吃苦,最重要的是她对孩子很有爱心……”

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看来是个不错的人选,另外再多派几个年轻的女同志协助丑子冈同志工作,还要请一位做饭经验丰富的炊事员给孩子们做饭。”

经过自力更生,大家终于将托儿所给建起来了,而托儿所也迎来了第一批小主人,他们分别是李维汉的孩子罗小金、毛主席的女儿李敏、贾拓夫的女儿贾丽丽、谢觉哉的孩子谢定定等……

此后不久,托儿所越扩越大,从刚开始的7个小孩到几十个,从6间窑洞发展到20多间。除此之外,大批在前线和日军作战的抗日将领,也将他们的孩子送到延安来。其中就有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左权的女儿左太北、邓小平的女儿邓林、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征等等。

图片

刘伯承的女儿在托儿所被害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陕甘宁边区有不少烈士遗孤和抗日将士的子女都需要抚养。但由于当时物资非常缺乏,再加上药物缺少,大家的生活都极其困难,更别说照顾孩子们了。孩子们也因此遇到了更大的威胁——疾病。

由于生活条件极其恶劣,那一年托儿所的20多个孩子全都得了痢疾、百日咳。当时延安中央医院药品匮乏,因此只能给孩子们吃一点阿司匹林,再然后就是喝开水和米汤,这才将痢疾给压下去了。但痢疾下去了,百日咳却越来越严重。

这天上午,保育员王茜平正在给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换洗吐血弄脏的床单,侯大夫来问她:“你们从前线过来工作的人中,有没有害过百日咳的?”王茜平点点头,说:“我就害过。”侯大夫面露喜色。

下午,侯大夫和护士拿着针管来到刘太行的床旁,王茜平还以为孩子不行了,死死抱着刘太行痛哭。

就在这个时候,侯大夫轻轻拍了拍王茜平的肩膀,然后对她说:“茜平同志,你不要太担心,我们这次来是想给你验一下血型。如果合适的话,我们准备抽一些你的血给太行,这样或许能救他,你愿意吗?”

图片

王茜平一听刘太行有救,便点点头说:“愿意,愿意,你快抽我的血吧!”经查验,王茜平和刘太行一样都是O型血,或许这就是天意,这也令王茜平十分激动。

当200毫升的鲜血注入刘太行身体后,他的情况得到好转,当天晚上刘太行只吐了一次,第二天几乎不吐了。刘太行的百日咳终于治好了,这个奇迹传遍了整个延安城。

救活刘太行的奇迹启发了侯大夫,他又从几个患有轻度百日咳又好了的孩子身上分别抽取了一点血,紧接着再注射到其他几个病孩子身上。一个月后,肆虐中央幼儿所的百日咳终于得到全部消灭。

疾病虽然消失了,但物资的稀缺却始终无法得到改变。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宋庆龄通过洛杉矶的国际友人和华侨募集到了一批物资和款项,随后想办法转运到延安,送到中央托儿所的手中。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

于是,延安人的心中从此有了洛杉矶。紧接着延安有关部门决定将中央托儿所改称为“洛杉矶托儿所”,并举行了隆重的改名仪式。毛主席在参观托儿所的时候,还亲自写下了“好好的保育儿童”几个撒子送给丑子冈所长。

图片

这一年年底,由于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王茜平等一批同志需要前往敌后开展工作。离开延安的前一天,王茜平为刘太行、小金等10多个孩子挨个洗了一遍澡,又专门为太行的妹妹刘华北仔细地梳了一遍头。

刘华北刚来托儿所的时候满身长满疥疮,她也得到了王茜平的重点照顾。战火中生下的小华北根本不记得妈妈的模样,她从王茜平这里得到了温暖,于是便将王茜平当做是自己的妈妈。如今要离开小华北,王茜平也十分不舍得。

不久后王茜平离开了延安,尽管如此,但她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牵挂却一直割舍不下。两年后,当王茜平得知刘太行和小金都上了延安安塞保小后,她高兴地手舞足蹈。然而几乎在同时,王茜平又得到了一个噩耗:小华北被国民党特务给残忍杀害了。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敌人潜入了小华北居住的窑洞,极其残忍地将其杀害。第二天保育院的阿姨来叫小华北起床,然而阿姨看到的却是满身血迹的小华北。据同窑洞的一个孩子说:“我半夜起床上厕所的时候,看到有一个戴着口罩的人走到华北的床前,我还听到华北说认识他。”

图片

根据分析,这显然是国民党特务对刘伯承的报复。众所周知刘伯承是前线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国民党对其恨之入骨,但无奈又不能将他除掉,于是便采取了这种卑劣的手段对付刘伯承的女儿小华北。

当刘伯承和妻子得知女儿遇害的消息后,连忙从前线赶回,然而他们看到的也只是女儿冰冷的尸体。孩子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但刘伯承和妻子并没有责怪保育院的工作人员,还主动安慰他们不要自责,随后便匆匆赶回前线。

由于敌人作案隐蔽且狡猾,小华北遇害的案子始终没能得到侦破。直到刘伯承临终前还说:“华北死得太惨了,这个案子不破,我死不瞑目啊!”

一个小男孩对毛主席说:伯伯,咱俩名字一样

1942年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虽然当时还处于战争年代,条件也十分艰苦,但延安的老百姓还是把年过得红红火火。

毛主席将洛杉矶托儿所中的孩子们接到他那里去过节,刚进窑洞,大家就争先恐后地喊:“毛主席,毛主席!”毛主席摸着孩子们的头说:“我的好乖乖,你们好呀!”

图片

孩子们调皮地模仿着毛主席的湖南口音:“好,好,毛主席好!”毛主席被这些孩子们给逗笑了,然后说:“来,娃娃们,快来吃糖果和花生。”

毛主席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像撒欢的小羊羔一样,扑了上去,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毛主席见孩子们吃得这么香甜,比自己吃在嘴里还要高兴。

玩了一会儿,毛主席领着孩子们来到延安大广场看戏。第一个节目就是秧歌剧《兄妹开荒》,演的是兄妹开荒大生产,支援前线打日军的故事。台上敲锣又打鼓,台下的小朋友则一阵阵欢笑。

第二个节目是《夫妻识字》,毛主席一边专心听着,一边随手打着牌子,孩子们也跟着哼着调子。毛主席见孩子们十分认真,便轻轻拍了拍他们的头,说:“娃娃们,你们可要好好看,将来你们也要去演戏,去做宣传工作。”

果然,孩子们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以后的行军途中,每到一个地方,孩子们就会给当地的百姓们演戏、唱歌,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1946年,当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没想到蒋介石就公然撕毁了和我党签订的《停战协定》,随后大举向解放区发起进攻。由于敌我双方实力比较悬殊,因此中央决定暂时撤离延安,为了保证托儿所孩子们的安全,他们被决定提前撤离。

图片

在托儿所撤离前夕,毛主席专门来看望孩子们。丑子冈所长见到毛主席十分震惊,她说:“主席,您都这么忙了,还有空来看望孩子们,我们真是有些过意不去。”

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再忙也要来看看孩子们,他们可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将来新中国的建设还是要靠他们!”

当时有同志正在改装小床,毛主席伸手拍了拍用小木床改成的驭床,说:“一定要捆结实了,务必要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有的同志在收拾上路的东西,他们觉得扔掉瓶瓶罐罐有些可惜,便站在那里犹豫不决。毛主席见状笑着说:“怎么,这些也要带上路吗?如果都带上的话,再有一个毛驴都驮不完啊!同志们,不要怕暂时扔掉这些瓶瓶罐罐,总有一天我们还会打回来的。”

毛主席的话令同志们轻松了许多,同时他们也倍受感动和鼓舞。

孩子们不懂为什么要搬家,他们把毛主席团团围住,争着和主席亲昵。毛主席抚摸一下这个娃娃的头,亲一亲那个娃娃的脸,有的孩子还撒娇抱着毛主席的腿不肯放手。

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毛主席深情地说:“娃娃们,希望你们这些小苗苗可以快快长大,将来就靠你们接班了。”孩子们忽闪着眼睛,认真听着毛主席的话。

图片

不一会毛主席来到操场上看望在这里玩耍的孩子们,孩子们见到毛主席纷纷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毛伯伯,毛伯伯”。毛主席笑着蹲下,和孩子们聊天。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胖胖的小男孩跑到毛主席的面前,说:“毛伯伯,我要告诉您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毛主席笑着说:“什么事情啊?你说来我听听。”

只见小男孩故作神秘地说:“毛伯伯,我和您的名字一样!”毛主席好奇地说:“哦?咱们两个的名字一样,那你叫什么呀?”小男孩认真地回答的:“你的名字叫毛主席,我叫席毛,你说咱们俩的名字是不是差不多?”

毛主席听了小男孩的话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这果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啊!”小男孩继续说:“咱们俩名字虽然一样,但先后顺序却是不一样的,您的名字先说'毛’,我的名字先说'席’。”

毛主席听着小男孩一本正经的说,不由得觉得他太可爱了,于是便将这个小男孩抱起来,说:“今天这一趟算是没有白来,认识了一个和我名字一样的你。那你告诉毛伯伯,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图片

席毛想了想说:“我想当八路军,和伯伯们一起打敌人!”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说:“好,那伯伯等你长大,和伯伯一起打坏人!”

毛主席日理万机,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要离开托儿所了,孩子们恋恋不舍地送他到大门口。临出门前,毛主席嘱咐所长丑子冈:“丑子冈同志,孩子们就交给你了,要好好保护教育孩子们,有问题,有困难的话,多找傅连璋同志商量,听从中央的指示。”

毛主席书写条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主席十分关心孩子们的教育,他曾三次为“4.4”儿童节题词。新中国成立前,革命根据地仍沿袭多年前的4月4日纪念儿童节。

1940年4月4日儿童节到来时,毛主席特地题词:“天天向上。”

1941年4月4日,毛主席为延安纪念第十届儿童节题词:“好生保育儿童。”

1942年4月,当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毛主席再次挥毫为《解放日报》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

图片

三次题词,一片深情,也体现了毛主席对儿童的殷切期望,表达了毛主席对儿童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关心。

离开延安时,洛杉矶托儿所共有近百名孩子,经过一年半的长途迁徙,连中班的孩子都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如此一来,中央决定创办一所自己的寄宿制学校。

学校筹办工作由杨尚昆负责,入学的孩子们包括中央直属机关和解放军总部所属各单位全体在职人员的学龄子女。不管父母的资格和职务高还是低,都一律平等看待,照收不误。

1948年11月2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育英学校宣告正式成立。不过为了庆祝十月革命胜利,每年都将校庆和它结合在一起,于是每年的11月7日,都成了育英学校的校庆日。

学校开课后,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和李讷、侄子毛远新、毛岸英妻子的妹妹邵华等人也相继进入育英小学读书。

1949年12月,政务院决定采用6月1日国际儿童节为新中国儿童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际儿童节快要来临之际,毛主席于1950年6月1日挥毫为《人民日报》题词:“庆祝儿童节。”

图片

1951年9月底,毛主席接见安徽省参加国庆的代表团,其中有一位名叫马三姐的渡江小英雄,那年的她才15岁。马三姐在家排行第三,还没有名字。

毛主席接见马三姐的时候,亲切地对她说:“你姓马,我姓毛,不如你就叫马毛姐吧。”紧接着毛主席又送给马毛姐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并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53年,育英学校的新校舍落成,校长杨尚昆特意请朱德总司令为育英小学题词,并镶刻在学校大门照壁墙上。朱德是这样题词的:“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1954年四五月间,毛主席又为育英学校的教师王瑞珍题词:“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尽管当时育英小学的生活条件很不错,但是崇尚俭朴、反对铺张的校风代代相传。同学们早已习惯穿着打补丁的衣裤,大家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大家都会自己动手补袜修鞋,袜板和针线包也是育英学生都会随身携带的“传家宝”。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某年的六一儿童节之际,毛主席通过女儿李讷送给育英小学一个珍贵的礼物,那就是毛主席亲手书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条幅。当全校师生接到这一条幅后欣喜若狂,将其制作成玻璃镜框,高高悬挂在大厅里。

也是从这以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鼓励无数孩子的话语……

鉴史文学社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冷冻的历史

不喜欢

确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